第49章 濃眉大眼的壞人

字數:5903   加入書籤

A+A-


    尉遲恭盯著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就等著兩人誰說不去呢,這樣秦王殿下的佩劍就能見血了。這些日子實在憋屈,打算拿這兩個文人開刀。
    尉遲恭手裏緊緊握著李世民的佩劍,就聽到房玄齡說到:“辛苦尉遲將軍了,我們兩人馬上就去。”
    尉遲恭驚呆了,本以為兩人會推脫說不去,沒想到是這麽一個結果,這答應的也太爽快了吧?
    還在尉遲恭詫異的時候,房玄齡接著說道:“我們兩人這樣去目標過於明顯,一會化妝成道士偷偷去秦王府,尉遲將軍可以先回去了。”
    尉遲恭就這樣離開了房玄齡家,路上盤算半天才想明白,讀書人果然沒一個老實的,料定了有人來請,還料到了會先到房玄齡家,所以杜如晦也等在那裏,也不知道讀書人的腦子到底怎麽長的?
    等尉遲恭回到秦王府之後,沒多等太大工夫,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也分別來到了秦王府。
    此時人總算齊了,李世民看著這些可以托付生死的人,已經不需要虛頭巴腦的話了,開口說到:“本王最近的處境各位應該都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步步緊逼,本王已經退無可退。如不奮起反抗,必定是死路一條。各位與本王這些年來出生入死,休戚與共,今天就是商談此事。”
    李世民說完之後,眾人俯身拜倒,口稱:“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李世民再次環顧眾人,心中甚是欣慰,這麽多人願意把性命相托,自己何其幸哉?氣氛到了就要再加把火,於是繼續說到:“如事可成,必不相忘。”不知道李世民怎麽想的,跟陳勝吳廣當年所言“苟富貴、勿相忘”有點類似。要是事情不成,結果更是可想而知了。
    眾人果然受到了鼓舞,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尤其是尉遲恭等武將,這些武將跟文官可是不同,武將更是無路可退,文官投降說不定還能保全自己,要不說尉遲恭為何最看不上這些文官呢。所以說“畫大餅”,古往今來皆有之,而且很多時候是有效果的。
    李世民看到氣氛差不多了,就對長孫無忌說道:“輔機,你來談談,下一步我們如何進行。”
    長孫無忌聽到李世民點自己,心中還是有點苦,雖然長孫無忌出了名的喜歡出陰招,但是出招歸出招,總是躲在幕後為主,如今隻能把陰招放在表麵上。
    長孫無忌想了想,好像也隻能他來起個頭,於是下了決心說到:“眾位同僚,如今我等已經退無可退,秦王殿下不願做出兄弟相殘的事來,但是我等為了自保,也隻好幫殿下做決策了,如今隻有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條路了。”
    其實在場的都明白這個道理,幹掉李建成是唯一的解決方法。這話李世民不能說,隻能其他人來說,長孫無忌無疑是最適合的人選,雖然李世民早就想動手幹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了,還需要幫李世民稍微遮掩下。
    要是勝了,就是李建成等人不顧兄弟之情苦苦相逼,秦王李世民無奈反擊。要是輸了嘛就是長孫無忌等人攛掇的,死了說不定還能留下來一個讓人同情的名聲。後世人常說,小人物怕官府,大人物怕史書。
    造反這種事雖然風險極大,但是收益也極高,所以總會有人挺而走險,作為臣子很少人能抵抗得了“從龍之功”的誘惑,更何況李世民是無敵的統帥,這也是眾人心甘情願冒風險的另外一個原因所在。
    殺掉李建成,談何容易,這需要極為周密的規劃才行。要說起謀劃,在場最出色的兩人就是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而杜如晦其實更擅長決斷,這也是後世房謀杜斷的由來。
    李世民首先問了房玄齡,說道:“玄齡,你看此事如何規劃?”
    房喬撚著胡子,盤算了片刻才說道:“殿下,微臣認為此事隻能智取,而且必須一擊即中。太子出行必定前呼後擁,如果硬攻我等毫無勝算,隻能選擇李建成身邊護衛最少的時候。”眾人一聽都覺得有道理,如果調集更多的人手強攻,也意味著泄密的風險加大了很多,如果李建成有了防備,再加上李淵此時對李建成的支持,自己一方根本就沒有勝算,怕是隻能死無葬身之地了。
    尉遲恭腦回路雖然跟正常人不太一樣,但是也感覺選擇人少的時候下手是非常有道理的,感歎著讀書人心眼是真的多,於是說到:“老房,李建成睡覺的時候護衛最少,要不晚上我馬踏東宮,把李建成一馬槊敲死。”
    李世民一聽差點氣死,對著尉遲恭說到:“你這黑鬼休要胡說八道,再敢胡說就趕出書房。”尉遲恭最聽李世民的話,聽到這話自然也就閉嘴了,但是覺得自己好委屈。
    尉遲恭雖然不靠譜,但是好歹起了個頭,到底李建成什麽時候周圍護衛最少呢?長孫無忌眼前一亮,對著李世民說到:“太子和殿下都隻能帶少量護衛進入皇城,殿下如果帶著尉遲恭、秦瓊等百戰名將,在去皇城內往太極宮的路上埋伏,李建成的那些護衛哪裏會是對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無不帶頭,都感覺此計確實可行,不過也有難點,那就是如何讓李建成在特定的時間進入皇城。如果根本就無法得知李建成的行蹤,那伏擊這種事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雖然東宮有自己的臥底,但是此次李世民中劇毒都不死,李元吉一定會有所懷疑,掌握李建成的行蹤就變得更加難上加難了。
    尉遲恭眼珠子轉動,此時突然腦洞大開有了主意,拱手對李世民說到:“殿下,上朝的時候李建成周圍護衛最少,不如等上朝的時候屬下埋伏在朱雀門,看到李建成老黑衝過去一馬槊把他敲死。”
    “尉遲恭,你這腦袋怎麽長的?當著滿長安的文武群臣動手嗎?再敢胡說趕出書房。”李世民怒了。
    尉遲恭覺得好委屈,覺得反正要要動手弄死李建成,你管多少人看到呢?怎麽殿下也好像讀書人一般,想法太多了。
    此時擅長謀略的房玄齡說到:“東宮雖然跟皇城挨著,但是李建成早已成年,是不能從東宮直接進入到內城的,需要先出東宮然後再從北邊玄武門或者南邊朱雀門進入才行。”
    “如果平常上朝隻能從南邊的朱雀大街進入朱雀門,路過宮城內的各衙署,然後進入皇宮來,最後才來到太極殿。太極殿就在皇城的中軸線幾乎最北邊的位置,再北邊一點就是玄武門。如果不是常朝,陛下召李建成的話,李建成肯定會走玄武門,正常人都不會舍近求遠。”
    房玄齡又沉思了良久,環顧周圍的同僚,說到:“這樣看來,現在需要找點事由,讓陛下不是常朝時召見李建成,又同時召見秦王殿下。”
    房玄齡不虧是一代名相,不管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會非常出彩。眾人聽完了房玄齡的分析全都點頭稱是,經過一層層分析剝析,事情好像並不是那麽困難。
    一直沒說到的杜如晦,此時總算發言了,對著李世民說道:“殿下,近些年來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結交後宮妃子,讓眾多妃子常在陛下身邊詆毀殿下,臣覺得可以從這點入手。”
    “李元吉所住武德殿就在東宮和內宮之間,李元吉可以隨時出入內宮。武德殿又跟東宮相通,李建成也有機會出入內宮,所以臣覺得,這兩人怕是跟後宮嬪妃有苟且之事。”杜如晦說完之後,還不忘看看自己的手指。
    真是沒想到,杜如晦這個濃眉大眼的人居然想出了這麽陰險的計策。
    李淵比較出名的兒子就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個,還有一個死在武德年間的李元霸,在李淵剛太原起兵時,消息傳到了長安,李淵還有個庶出幼子李智雲在長安被俘,後來被殺掉了,當時才十來歲。
    至於李淵後來的兒子,幾乎都是在大唐立國之後生的。所以李淵的嬪妃所生皇子、皇女均十分年幼,嬪妃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或者以後子女將來有個好封地,爭相結交李建成和李元吉。這個事情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後宮的嬪妃也都是支持李建成的,或者認定了李建成將來能夠即位。
    李建成和李元吉也都曲意侍奉,作為交易,嬪妃們常在李淵旁邊詆毀李世民,誇讚李建成。
    說起來李建成和李元吉跟後宮嬪妃的關係的確不錯,至於是不是有什麽苟且之事,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的確有作案的機會。
    這些嬪妃的家人也借助李建成的勢力在長安橫行霸道,杜如晦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原來有一天杜如晦騎馬從尹德妃娘家路過,因為沒下馬的緣故,被幾名家仆拽下馬打了一頓,還打斷了一根手指。
    尹德妃的父親還指著杜如晦打罵:“你算個什麽東西,路過我家大門居然不下馬。”
    就因為沒下馬,居然被打斷了一根手指,杜如晦自然恨之又恨,所以想出來這種計策也就不奇怪了。讀書人嘛,都自稱為君子,講究的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就是這麽“公私不分”。難怪杜如晦一邊說計策,一邊看著自己的手指。
    李世民越想越覺得這個計策確實可行,李元吉成年之後還住在武德殿的事,一直都有不少朝臣上書李淵,要求讓李元吉趕緊搬家,因為這個住處可以直通內宮,實在非常敏感。
    那李世民隻需上書給李淵,說李建成和李元吉因為可以隨時出入內宮,跟尹德妃有亂倫之事,那麽李淵就算不信,也會進行詢問,一定會招這三個兒子來對峙詢問,那機會不就來了嗎?
    李世民此時又想到一件事,前些年王叔李神通有戰功,李世民作為天策上將打算賞賜李神通一些土地,結果此事被嬪妃張婕妤知道了,她就跟李淵索要這些土地,李淵真的把李世民打算賞給李神通的土地賞賜給了張婕妤的父親。而李神通因為秦王的賞賜命令在先,就沒有將土地讓給張婕妤的父親。
    因為這件事,張婕妤成了宮裏最喜歡詆毀李世民的嬪妃。為了維護好跟後宮的關係,自己的妻子長孫王妃,經常帶著各種禮物去後宮走動,還要陪笑臉。想到這裏李世民覺得,有必要把張婕妤也加進去,這樣就剛好二對二了,四人大戰了,可見李世民也是個體貼的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李世民對眾人說到,把張婕妤也加進去,眾人都說秦王殿下果然妙招。
    於是最終定下計策,打算分幾步走。先是秦王殿下上書給李淵,說李建成、李元吉跟張婕妤、尹德妃私通亂倫。奏折要求長孫無忌來寫,要求形象而且生動。長孫無忌內心好苦,但是也隻好如此了。
    李淵不是傻子,但是他是皇帝啊,這種事本就說不清道不明,再說李建成和李元吉還真有作案的機會。這還不算,這些嬪妃常在李淵麵前稱讚李建成,所以怕是真的會有懷疑,就算不懷疑也必定會招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詢問。
    要是再加上長孫無忌生動的奏折內容,再不相信也會懷疑啊。等到李淵同時召見三人對峙,秦王帶著幾個部下埋伏在玄武門內,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進了玄武門就擊殺。
    計策不可謂不完美,但是李世民還是有些不放心,老覺得少了點什麽。所以從矮幾上拿起一個龜殼,想要占卜一番,看看此事最終是不是能成。古代凡是造反這類的大事,基本都會占卜一番,可見古人之迷信到了何種程度。
    等李世民拿出了龜殼說要占卜,眾人麵麵相覷,都已經這個時候了,居然還玩這一套?正在此時,門口守著的張公瑾實在聽不下去了,打開門闖了進來,走到矮幾邊上拿起龜殼,扔在地上一腳踩爛。
    在李世民剛要發作前就大聲說道:“要是占卜出來不吉利,難道就不殺李建成了嗎?”
    都已經謀劃到這一步,還占卜個什麽東西,一群當世的精英,在這一刻居然不如張公瑾這個殺才精明。古人的思維大致就是這樣,你要說是迷信吧,好像也是一種儀式。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什麽退路了,接下來就是好好保密,讓計劃一步一步進行。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