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年輕氣盛

字數:5113   加入書籤

A+A-


    兩地相隔千裏,雖不算從天南到海北那般遙遠的距離,卻也無論如何稱得上一句從淮北到西南。
    曆經數年羈旅風霜,分明實際年齡還未步入而立之年的年輕劍客。
    倘若站在那些不知曉其具體身份的陌生人眼前,估計光看其嘴角邊,下巴處那般濃密的須發就敢斷定……
    這個中年男子也是位飽經歲月風霜摧殘的淪落人啊!
    跨越千山萬水,終究順利抵達了潼川府路,潼川府的年輕劍客,甚至就連那名周姓劍客全名叫什麽都不知道。
    又何談在這茫茫異鄉城池之中,去找到關於他過往存在的痕跡?
    幸而這時的年輕劍客,已然邁入破浪劍境,為人做事也不再像先前那般不諳世事,天真無邪。
    他先是以一名初來乍到愣頭青的身份,故作無意接近潼川府衙門官役。
    經過數日密切觀察,再將目標放在衙門裏某位負責緝拿凶犯的捕頭身上,俗話說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他之所以在眾多衙門捕頭裏,最終定下接近這位年輕捕頭。
    原因很簡單,看重的就是這位捕頭平日裏說話做事,無不年輕氣盛,據他和自己手下聊天內容獲知。
    這位年輕捕頭每次查案抓人,皆是身先士卒,爭強好勝。
    也正因他屢屢斬獲頭功,經常第一個抓住凶惡賊寇,方才使得他年過二十,便能有如此快的升遷速度。
    迅速於周遭一眾中年老資格衙役裏麵脫穎而出,並頂替掉原來不思進取捕頭的位置。
    以年輕劍客十餘年武道磨煉造就出來的好眼力,自然不難看出,這位年輕捕頭本身隻有勉強震石境界。
    一步一動間,仍顯氣血虛浮之感。
    因此接下來他需要做的,唯有等待,等待這位年輕氣盛,爭強好鬥的年輕捕頭哪天陰溝裏翻船。
    到時候自己再裝作巧合撞見,路見不平,拔劍相助,何愁沒有機會結識?
    隻可惜……這份等待的時間對他而言,實在太過漫長了點,那位年輕捕頭是年輕氣盛,爭強好鬥不假。
    可他在年輕氣盛之餘,做人最基本的自知之明也沒有丟掉。
    碰到那些凶殘程度,武道實力遠非他所能對付的賊寇,不僅他上麵人不會無緣無故讓自己手下去送死。
    其次,在抓捕那些情報不明,實力底細不夠詳盡的賊寇之時。
    這位年輕捕頭也表現出了與平常說話,做事模樣截然不同的小心謹慎,別說指望他去身先士卒打頭陣。
    能夠按捺住讓手下前去送死,當炮灰探明賊寇底細的衝動都算不錯了。
    接連跟在他身後,見證了他緝拿多名賊寇歸案過程的年輕劍客,終於失去耐心,決定主動出擊。
    你不是很有自知之明,喜歡小心謹慎行事嗎?那我便來助你一臂之力。
    年輕劍客改變以往暗中窺探方式,轉而在下一次跟蹤他緝拿賊寇之時,搶在他前麵抓住了那位賊寇。
    而且還刻意展現出自己霸道無匹的破浪實力,出手揮劍,僅僅用了一劍。
    便讓那名手裏至少有三條人命的凶殘賊寇,當場嚇破膽,雙腿癱軟呆坐在地上,久久失神。
    眼見自己精心埋伏好的緝賊布局被一個突然衝出來的攪局者給搶了先。
    那名年輕捕頭自是頗為客氣上前。
    看樣子很明顯,他想憑借身上這套勉強稱得上“官皮”的衣裳,借勢讓麵前這個攪局者主動退卻。
    隻因麵前之人隨手揮出的那一道無形劍氣,便足以讓他見識到二者間實力差距了。
    來硬的自然不行,那便隻能寄希望於對方願意給自己這個捕頭,給自己身後偌大潼川府衙門幾分麵子。
    但可惜,年輕劍客出手攪局的目的便是要借此與其搭上深層聯係。
    現如今機會就擺在眼前,他又豈會為了日後能萍水相逢,相顧一笑的交情,而如此輕易給他麵子呢?
    年輕劍客內心深處迅速思考完,麵上仍裝出一副生人勿近的冷臉姿態皺眉。
    質問麵前人,他先抓到的通緝要犯,該他拿的賞錢,為何要拱手讓與他人,話罷,年輕劍客俯身發力。
    單手提起地上早已嚇傻了的賊寇衣領,強迫他雙腿站穩。
    果不其然,旁邊的年輕捕頭率先沉不住氣,伸手攔住他轉身步伐,想要好聲好氣同他商量下。
    看能不能把這個賊寇交給自己,賞錢照付,由自己代替衙門補償給他。
    甚至於,多給他一點錢也沒關係。
    全當結交個朋友,彼此多客氣幾分,相逢即是緣分。
    劍客聞言故作一番思考模樣,顯然答應了他提的交易,年輕捕頭見狀再歡喜不過,當即自報姓名。
    從懷裏掏出五兩銀子,遞給麵前劍客。
    順便再詢問下對方姓名,來路,武道實力這般強勁,有沒有興趣加入他們衙門。
    自己願意代為引薦,而且敢保證,以他這身破浪境界實力,進了衙門最低也能混個跟自己一樣的捕頭當當。
    當然,年輕捕頭這般熱情,肯定也是有自己私心存在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世間強者,無論走到哪都受尊重。
    越是弱小的人,就越渴望能與強者相識,結交,隻因他們能從這段關係中得到許多可以預見的收獲。
    年輕氣盛不算壞事,這通常意味著年輕人身上更有衝勁,更有活力。
    但年輕氣盛也得分時間,分場合。
    或許年輕氣盛放在其他地方的衙門上,沒什麽大問題,衙門主官反倒能欣賞底下人的這股拚勁,闖勁。
    可放在潼川府衙門,顯然不是那麽回事。
    整個衙門捕役都想著混日子,得過且過,每天閑來無事上街喝喝茶,聽聽戲他不香嗎?
    就非得跑去把腦袋懸褲腰上緝拿賊寇?一個月總共才幾錢月俸啊!值得你這樣跑去跟人玩命。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的歪斜,肯定也跟上麵人脫不了幹係。
    正所謂上行下效,府衙裏那些官老爺們做官什麽德行,底下這麽多雙眼睛又不是擺那裝裝樣子的。
    憑什麽衝鋒賣命我上,你隻需要躲在酒樓勾欄,溫香軟玉懷裏盡情享受。
    便可毫不費力將我賣命拚來的大部分功勞都據為己有?是憑你比我多長兩個腦袋,多長兩條腿?
    還是憑你比我更會享受,生來就是那該死的富貴命?
    這些話隻不過是府衙內絕大部分拖家帶口,平平無奇的衙役內心感想,以他們的實力和心氣……
    確實無法容許他們人到中年,還整日像個毛頭小子那樣不拿自己命當命。
    隻為了搏到個九死一生,虛無縹緲的錦繡前程,便甘願去做那群官老爺屁股下麵的傻騾子。
    奔著他們偶爾心情好時扔出的骨頭,吭哧吭哧往前賣命跑。
    直到最後快累死了才知道後悔兩字怎麽寫,才知道什麽狗屁錦繡前程,榮華富貴……統統都是假的,虛的。
    唯有像他們這群聰明人一樣,每天享受到的老婆孩子熱炕頭不假。
    整日勾欄聽曲,從街坊鄰居手裏收來的油水孝敬不假,此乃衙門當差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經驗之談。
    現在卻因為幾個不識好歹的“異類”存在,從而影響到他們過舒服日子。
    他們能看年輕捕頭順眼……那才是真的出鬼了,別無他法的年輕人想要擺脫如今這般四麵楚歌境地。
    唯有變強!用盡一切辦法,不斷的在實力上,權勢上變強。
    所謂追逐功名利祿,權勢地位的道路規則究竟有多麽不合理,有多麽崎嶇坎坷,就連那群平庸之人都看得清楚。
    他又如何會看不清楚?他難道比別人少長個腦袋,少長雙眼睛?
    隻是即便看清了,又能怎樣?
    規則就明晃晃的擺在那,既非某一處官衙所定,更非某一個人所定。
    而是由偌大天下,偌大趙宋王朝廟堂,甚至於古往今來,無數王侯將相,鍾鳴鼎食之輩共同製定出來的規則。
    延續至今,不以某一代王朝之興而興,不以某一代王朝之廢而廢。
    沒有人能夠輕易改變這些規則。
    喜歡凡儒請大家收藏:()凡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