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漢正街的電子複活
字數:4707 加入書籤
1991年6月5日淩晨2點17分,緬甸撣邦組裝廠。
謝一揚站在流水線末端,指尖劃過剛下線的“長江二代“遊戲機外殼。冰冷的金屬觸感帶著緬甸雨季特有的潮濕,機身上那個篆體“揚“字在應急燈下泛著青光。流水線上,五百名童工正以驚人的速度組裝著最後一批主機,他們瘦小的手指在電路板間穿梭,右耳根處清一色烙著揚帆集團的物流編碼。
“老板,武漢急電。“張鐵柱的獨眼在陰影中閃爍,他遞來的衛星電話裏傳出周明遠刻意壓低的聲音:“工商總局特派組已到武昌,明早九點突擊檢查漢正街倉庫。“
謝一揚的指尖在遊戲機啟動鍵上停頓了0.3秒。窗外一道閃電劈過,照亮了倉庫裏堆積如山的五千台遊戲機——這些任天堂紅白機的山寨品一旦被查獲,罰款足以讓揚帆集團半年的走私利潤付諸東流。
“具體查哪個倉庫?“謝一揚的聲音平靜得像是詢問明天的天氣。
“所有帶"電子"二字的。“周明遠頓了頓,“有人舉報你們用教育設備配額走私遊戲機。“
電話掛斷後,謝一揚凝視著流水線上一個特別瘦小的童工。那孩子最多不過十歲,正踮著腳往主板焊接電容,焊錫的煙霧熏得他不停咳嗽。在重生前的2035年,這樣的畫麵足以讓任何企業股價暴跌,但此刻——1991年的緬甸叢林裏,這是最廉價的勞動力。
“通知吳奈溫將軍。“謝一揚將遊戲機扔回流水線,“把"長江教育基金會"的標牌準備好。“
張鐵柱咧嘴一笑,露出那顆標誌性的金牙:“已經讓童工們開始撕原包裝了。“
淩晨3點40分,武漢揚帆大廈地下三層。
二十名程序員正在緊急重寫遊戲機係統代碼。主控台上,原本的馬裏奧遊戲界麵正被替換成“小學數學輔導係統“,像素化的謝一揚頭像出現在開機畫麵,下方寫著“知識改變命運“的標語。
“老板,工商局那個王科長油鹽不進。“法務總監擦著汗匯報,“他去年因為查獲盜版磁帶升的職,這次明顯是衝著立功來的。“
謝一揚沒有抬頭,手指在鍵盤上敲出一串命令。屏幕閃爍幾下後,顯示出雲南到武漢的貨運路線圖,其中五個紅點標記著臨時檢查站。
“三點調整。“謝一揚的聲音讓整個機房溫度驟降,“第一,所有遊戲機外殼加貼"希望工程專用設備"標簽;第二,準備三十份捐贈協議,受贈方寫最偏遠的希望小學;第三——“他轉向張鐵柱,“讓童工營那個鬧事的緬甸女孩"消失"。“
張鐵柱的喉結滾動了一下:“那小丫頭才十二歲,要不要...“
“十二歲已經會向國際勞工組織寫信了。“謝一揚打開抽屜,取出一疊照片甩在桌上。照片裏一個紮著馬尾辮的女孩正偷偷將紙條塞給送貨司機,紙條特寫是歪歪扭扭的英文:“p us“。
機房突然安靜得隻剩下鍵盤敲擊聲。程序員們不約而同地加快了手上的活計,仿佛這樣就能逃離那個令人窒息的瞬間。
清晨6點15分,雲南省猛臘縣邊境檢查站。
十輛印著“教育扶貧物資“的卡車正在接受檢查。帶隊警官老李用手電筒照著車廂深處,隱約看到堆成山的紙箱上貼著“長江教育基金會“的封條。
“李叔,這麽早啊?“張鐵柱從首輛車窗探出頭,遞過一包紅塔山,“這批電腦是捐給山區娃娃的。“
老李接過煙,目光掃過車隊最後那輛沒開廂的冷藏車。他分明聽到裏麵有細微的敲擊聲,但張鐵柱已經掏出一疊文件:“這是省教育廳的批文,這是受贈小學的接收函...“
當老李的手電照到文件末尾的省廳公章時,他擺擺手放行了。沒人注意到冷藏車經過時,車廂縫隙滲出幾滴暗紅色的液體,在塵土飛揚的路麵上很快幹涸。
上午8點30分,漢正街揚帆電子商城。
謝一揚站在三樓窗口,俯瞰著工商局的車隊駛入步行街。為首的桑塔納裏,王科長正在整理製服領口,這個細節暴露了他的緊張——對謝一揚來說,這就像獵物的心跳聲一樣清晰可辨。
“老板,都安排好了。“張鐵柱低聲匯報,“希望小學的張校長已經收了錢,記者那邊也打點妥了。“
謝一揚整了整領帶,突然瞥見商城後門有個熟悉的身影——工商局技術員小張正偷偷繞向倉庫側門。這個去年剛畢業的大學生,曾在計算機大賽上被謝一揚親手頒獎,如今卻想當那個戳破皇帝新衣的孩子。
“讓三號倉庫"失火"。“謝一揚的聲音輕得像一聲歎息,“記得用磷粉。“
當王科長帶人衝進主倉庫時,東南角突然騰起濃煙。刺耳的消防警報聲中,謝一揚鎮定自若地指揮員工撤離,順手將王科長一行人引向西側的小倉庫——那裏整齊碼放著五百台貼著“大別山希望小學專用“標簽的遊戲機。
“王科長,您來得正好。“謝一揚的聲音充滿“驚喜“,“這批教育設備今天要發往貧困山區,正好請您做個見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科長狐疑地檢查著開機界麵——原本的《魂鬥羅》已被替換成乘法口訣表演示程序。當他按下複位鍵時,係統直接跳轉到“湖北省教育廳認證“界麵。
“謝總熱心公益啊。“王科長皮笑肉不笑地說,突然從箱底抽出一台機器,“不過這台怎麽有使用痕跡?“
機器縫隙裏確實卡著半片指甲蓋大小的貼紙,隱約可見“超級“二字。現場空氣瞬間凝固,張鐵柱的獨眼閃過一絲凶光。
“您眼力真好。“謝一揚笑著接過機器,“這是樣機,上周送去黃岡實驗小學試用。“他轉向身後,“劉主任,把試用報告拿給王科長看。“
當王科長翻看那份蓋著教育局公章的報告時,謝一揚的目光越過他肩膀,看到技術員小張正在偷偷記錄主機序列號。這個細節像一根刺紮進他的視網膜——序列號前三位暴露了這批機器其實是上周剛從緬甸運來的新品。
“失火了!三號倉庫失火了!“外麵突然傳來尖叫。王科長條件反射地衝向門口,謝一揚則趁機將一張銀行卡塞進他口袋,附耳低語:“密碼是您女兒生日。“
混亂中沒人注意到,有個穿工裝褲的年輕人偷偷拆開了一台機器主板。小張盯著那塊被重新刷寫的ro芯片,發現擦除痕跡的日期分明是今天淩晨。
中午12點整,長江大酒店宴會廳。
“揚帆集團捐贈儀式“的橫幅下,謝一揚正與希望小學的孩子們合影。攝像機鏡頭前,他親切地摸著一個小男孩的頭,男孩懷裏抱著的正是那台“教育設備“。
“謝叔叔,這個怎麽玩...“男孩天真地問,手指按在隱藏的複位鍵上。
謝一揚微笑著“不小心“碰翻了果汁,液體精準地滲入機器接口。短路冒煙的遊戲機被緊急撤下,換上一台真正裝有教育軟件的樣機。
“小朋友要好好學習。“他揉著男孩的頭發,力道剛好讓對方疼得說不出話,“將來像叔叔一樣報效祖國。“
宴會廳角落,王科長正將銀行卡塞進內兜,同時吩咐下屬:“檢查記錄寫清楚,確實是教育設備。“他瞥見技術員小張欲言又止的表情,補充道:“小張啊,你實習期快滿了吧?“
與此同時,緬甸童工營的鐵絲網外,一隻髒兮兮的小手正從土裏挖出半張燒焦的紙片,上麵還能辨認出“國際勞工...“的字樣。夜風吹過叢林,將紙屑卷向漆黑的夜空,像一隻永遠無法抵達的求救信。
下午3點20分,揚帆大廈監控室。
謝一揚重播著捐贈儀式的新聞,突然定格在小張技術員的特寫鏡頭。這個年輕人眼中那種固執的懷疑,讓他想起重生前那個在董事會上質疑財務數據的審計員。
“給武漢大學計算機係捐個實驗室。“謝一揚突然吩咐,“指名讓張同學當項目助理。“
張鐵柱不解:“老板,那小子明顯...“
“把他放在眼皮底下最安全。“謝一揚按下銷毀鍵,監控畫麵裏小張的身影被一片雪花取代,“就像把蟑螂關進玻璃罐。“
窗外,一輛滿載“教育設備“的卡車正駛向大別山區。車廂裏,某個遊戲機的複位鍵在顛簸中突然自動觸發,屏幕閃爍幾下後,露出了原本的馬裏奧遊戲界麵——這個瞬間恰好被路過的監控攝像頭拍下。
謝一揚不知道的是,這段視頻將在二十三年後成為指控他商業帝國原罪的鐵證之一。但在1991年這個潮濕的午後,他正翻開黑色筆記本,在新的一頁寫下:“1991年6月5日,電子複活計劃完成。工商局檢查過關,但需監控技術員小張。“
筆尖頓了頓,又補充一行小字:“緬甸童工營加強管控,國際勞工組織線索指向金利來。“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