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字數:6489   加入書籤

A+A-


    說完,她直接掛斷了電話。
    “這幫人,真是為了賺錢,什麽都敢往上貼。”於佳佳搖了搖頭。
    放下電話,她立刻聯係了秦峰。
    “麥窩社區上線一個‘生活節拍療愈’板塊,不收費,不推廣,隻收真實環境錄音。”於佳佳開門見山地說道。
    “生活節拍療愈?聽起來有點意思。”秦峰在電話那頭笑著說,“放心吧,這事兒交給我了。”
    趙誌明最近有點煩。
    作為省台技術科的副科長,他每天都要處理各種各樣的技術問題。
    最近,省裏統一采購了一批新型社區安防係統,要求在各個社區安裝。
    這套係統功能強大,不僅可以進行視頻監控,還可以進行聲音監控,一旦檢測到異常聲音,就會自動報警。
    廠商在進行培訓時,特別強調了這套係統的“異常聲音自動報警”功能。
    趙誌明聽著,總覺得有點不對勁。
    這套係統,會不會把一些正常的、甚至是美好的聲音,也當成“異常”呢?
    比如,孩子們在樓下玩耍的嬉鬧聲,老人們在公園裏唱歌的合唱聲,甚至是風吹樹葉的沙沙聲……
    這些聲音,在某些人看來,可能隻是噪音,但在另一些人看來,卻是生活的一部分。
    趙誌明想了想,決定做點什麽。
    在安裝調試的過程中,他偷偷修改了本地服務器的參數,將特定低頻段(1823hz)設為“忽略區間”。
    理由嘛,他隨便寫了個“常見設備共振幹擾”。
    幾天後,派出所反饋,某老舊小區夜間頻繁誤報,係統總是發出刺耳的警報聲。
    民警們不堪其擾,調取錄音,卻發現,那所謂的“異常聲音”,其實是幾個老人在涼亭裏,用竹椅敲出的“甲五”變調。
    那節奏,時快時慢,斷斷續續,聽起來有些雜亂無章。
    但對於這些老人來說,這卻是他們晚年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趙誌明看著監控畫麵,心裏五味雜陳。
    他沒有聲張,也沒有向上匯報。
    他隻是默默地刪掉了報警日誌,然後在維修單上,畫了一個小鍋圖案。
    吳小雨最近有點忙。
    作為縣中初一的學生,她每天都要麵對堆積如山的作業和考試。
    但她仍然抽出時間,去關注那些被人們忽視的事物。
    比如,村口那棵老槐樹,每年都會準時發芽開花。
    比如,田埂上的野草,總是在風中搖曳。
    再比如,班上新轉來的那個自閉症男生。
    男生名叫李明,從不說話,總是獨來獨往。
    課間休息的時候,他總是默默地躲在教室的角落裏,雙手緊緊地抱著膝蓋,身體不停地顫抖。
    吳小雨觀察了幾天,發現李明抖動的頻率,與村口老亭子裏“鍋縫風聲”,幾乎完全一致。
    她突然明白,李明並不是在無意義地抖動,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著這個世界。
    她悄悄地用手機錄下了一段靜音亭最新的環境音——風穿裂鍋、葉落石台、遠處放牛娃敲竹筒……
    她將這段錄音做成循環音頻,然後借了一個舊p3,塞給了李明。
    “送給你,聽聽看。”吳小雨輕聲說道。
    李明抬起頭,看了她一眼,
    他接過p3,戴上耳機,開始播放。
    第三天,李明突然抬起頭,看向吳小雨。
    他伸出手,輕輕地拍了三下桌麵。
    吳小雨笑了,她也伸出手,回拍了兩下。
    全班安靜了一秒。
    然後,不知是誰先開始,整排桌子,響成一片。
    節奏錯亂,但充滿生機。
    吳小雨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秦峰盯著麥窩社區後台數據,看著“生活節拍療愈”板塊那幾乎為零的點擊量,正準備關掉頁麵。
    突然,一個不起眼的ip地址,上傳了一段新的環境錄音,備注亭。
    秦峰盯著麥窩社區後台那可憐的點擊量,心裏直犯嘀咕這年頭,免費的東西果然沒人稀罕啊!
    正當他準備關掉頁麵,眼不見心不煩時,後台數據突然像打了雞血似的,蹭蹭往上漲。
    一夜之間,“生活節拍療愈”板塊竟然湧入了上千條上傳!
    這簡直就是“鹹魚大翻身,鯉魚躍龍門”的真實寫照啊!
    秦峰興奮地點開上傳列表,各種奇奇怪怪的聲音撲麵而來。
    有位母親錄下了嬰兒心滿意足的拍嗝聲,備注“這小祖宗,吃飽了就這動靜,比啥搖籃曲都管用!”
    還有位工人上傳了電焊間歇的節奏,滋啦滋啦的電流聲,配上鏗鏘有力的敲擊聲,意外地帶感。
    更絕的是一位盲人按摩師,上傳了自己踩腳踏鈴的錄音,備注“我聽不見這世界的喧囂,但我能用腳踩準生命的節拍。”
    秦峰看著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聲音,感動得差點老淚縱橫。
    他正要大手一揮,把這些“寶藏聲音”全部置頂推薦,突然意識到一個詭異的事實——這些聲音裏,沒有一段標注“甲五”,也沒有人提及靜音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感覺就像是,大家都知道“芝麻開門”的咒語,但誰也不肯說出“芝麻”這兩個字。
    秦峰撓了撓頭,陷入了沉思。
    如果直接推薦,那不就等於把“甲五”這個符號強行貼在這些聲音上嗎?
    那會不會適得其反,讓這些原本自由生長的生音,失去它們原有的生命力?
    想到這裏,秦峰果斷關閉了推薦位,隻在首頁不起眼的位置,加了一行小字“你不需要知道它叫什麽,隻要你覺得‘對’。”
    他相信,真正的共鳴,不需要標簽,也不需要定義。
    第二天清晨,老吳推開院門,準備遛彎兒。
    “咦?這是要幹啥?”他望著門外那條被施工隊挖開的土路,一臉疑惑地問道。
    老吳起了個大早,打算去村口那棵老槐樹下溜達幾圈,順便跟那幾個老哥們兒嘮嘮嗑,侃侃大山。
    誰知道,剛一推開院門,就被眼前的一幕給雷了個外焦裏嫩。
    好家夥,門前那條土路,硬生生被施工隊給“開膛破肚”了!
    幾台挖掘機橫七豎八地停在那裏,轟鳴聲震得他耳膜嗡嗡作響。
    幾個穿著藍色工作服的工人,正揮舞著鐵鍬,熱火朝天地往下挖。
    老吳心裏那個氣啊,這幫家夥,也不提前打聲招呼,就直接開幹,也太不拿他老人家當回事兒了吧?
    他正想上前理論一番,眼角的餘光卻瞥見了路邊堆著幾塊破磚頭。
    磚頭倒也沒啥稀奇的,農村嘛,誰家還沒幾塊破磚頭?
    可當他的目光落在一塊碎裂的磚頭上時,整個人瞬間愣住了。
    那磚頭的斷茬處,竟然隱約可見一塊銅鍋的碎片!
    老吳的心髒猛地一抽,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攥緊。
    那口銅鍋,是甲五的象征,是他們這群老家夥們心照不宣的秘密。
    現在,它竟然被人挖了出來,還被無情地砸碎了?
    一股難以言喻的滋味湧上心頭,有憤怒,有悲涼,還有一絲深深的無奈。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那些老物件,那些老傳統,終究還是逃不過被遺忘、被拋棄的命運嗎?
    他沒說話,隻是默默地轉身,回到了屋裏。
    屋裏還是老樣子,斑駁的牆壁,吱呀作響的木床,還有那張擺滿了各種工具的老舊工作台。
    老吳走到工作台前,從抽屜裏翻出一把鏽跡斑斑的鐵鉗,又走到灶台旁,往灶膛裏添了幾把柴火。
    火苗舔舐著鍋底,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老吳將鐵鉗伸進灶膛,夾起那塊帶著銅鍋碎片的磚頭,放在火上炙烤。
    磚頭被燒得通紅,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老吳卻仿佛毫無察覺,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在進行一項神聖的儀式。
    當磚頭燒到通紅發亮時,他小心翼翼地將它從灶膛裏取出,放在一塊新澆的水泥井蓋模具上。
    然後,他用鐵鉗夾住銅鍋碎片,用力地壓進水泥裏。
    滾燙的銅水瞬間與水泥融合,發出滋滋的聲響,一股白色的煙霧升騰而起,彌漫在整個屋子裏。
    老吳沒有停手,他一下又一下地壓著,直到那塊銅鍋碎片徹底嵌入水泥之中。
    三天後,那塊帶著銅鍋碎片的水泥井蓋,被鋪在了村口的路麵上。
    井蓋並不顯眼,它混雜在其他的井蓋之中,毫不起眼。
    隻有當行人踩在上麵時,才會發出一聲輕微的“哢嗒”聲。
    那聲音很輕,很細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它卻像是一種暗號,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村裏的放牛娃們,每天都會趕著牛群從這條路經過。
    他們並不知道這塊井蓋有什麽特別之處,但總覺得踩在上麵的時候,特別的“順”。
    於是,他們總是忍不住多踩上兩腳,讓那“哢嗒”聲,在空曠的田野上回蕩。
    誰也不知道,這群無憂無慮的孩子們,正在用他們稚嫩的腳步,為那段被遺忘的曆史,默默地打著節拍。
    林小滿最近春風得意,她主持的“城市之聲”欄目,因為收視率穩步攀升,被台裏正式納入常規新聞的前奏。
    這意味著,她的節目,將會每天晚上七點,準時在省台播出,黃金檔啊!
    編導找到她,讓她盡快一批新的環境音素材。
    林小滿手裏倒是有不少存貨,各種標誌性的城市生音,應有盡有。
    但這一次,她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她沒有選擇任何標誌性的聲音,而是提交了一段長達四十分鍾的無重點錄音。
    喜歡港片製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港片製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