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好像在哪裏聽過
字數:6504 加入書籤
錄音裏,有菜市場裏討價還價的喧囂,有剁肉師傅有節奏的剁肉聲,有公交車到站時的提示音,有學生們放學時衝出校門的嘈雜腳步聲……
這些聲音,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最普通的聲音。
它們混雜在一起,顯得雜亂無章,毫無亮點。
編導聽完這段錄音,眉頭都快擰成麻花了。
“小林啊,你這是什麽意思?這些聲音也太普通了吧?根本沒法用啊!”
林小滿卻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編導,你先別急著否定。這段錄音的妙處,就在於它的‘無重點’。它真實地還原了城市生活的原貌,讓聽眾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脈搏。”
編導將信將疑,但還是決定給林小滿一個機會。
畢竟,這段時間,林小滿的節目,確實給他帶來了不少驚喜。
在剪輯這段錄音時,林小滿特意保留了一段長達三秒的“空白”。
那是一段沒有任何聲音的沉默,靜謐得有些詭異。
其實,這段“空白”,是吳小雨用傘麵敲擊靜音亭時,留下的節奏。
她希望通過這段沉默,引發聽眾的思考,讓他們在喧囂的城市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寧靜。
節目播出當晚,熱線電話被打爆了。
“喂,你好,我想問一下,剛才節目裏那段安靜,是怎麽回事啊?聽著特別踏實。”
“是啊,是啊,我也覺得那段安靜特別舒服,感覺整個人都放鬆下來了。”
“我聽著那段安靜,突然想起小時候在鄉下老家的日子了,那時候的生活,可比現在安靜多了。”
聽眾們紛紛表示,那段三秒鍾的“空白”,給他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觸動。
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人們早已習慣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卻忘記了傾聽內心的聲音。
而這段沉默,恰恰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找回內心的平靜。
林小滿看著不斷跳動的熱線電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她用聲音,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一絲溫暖,一絲希望。
陳青山在父親祭日那天,提著一小袋東西,來到了靜音亭。
他沒有帶香燭紙錢,也沒有帶鮮花水果。
他帶來的,隻是一小袋種子。
那不是什麽名貴的種子,隻是當地最常見的野生狗尾草。
陳青山默默地走到那口倒扣的銅鍋旁,將狗尾草的種子,撒在了石墩周圍。
然後,他轉身便走,沒有留下任何話語。
一個月後,那些被陳青山撒下的狗尾草,竟然奇跡般地發芽了。
它們貪婪地吸收著陽光和雨露,瘋狂地生長著。
很快,靜音亭周圍,就長成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
那些狗尾草,高低錯落,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
微風吹過,草葉相互摩擦,竟然自然形成了一種奇特的節奏。
那節奏時而舒緩,時而急促,時而高亢,時而低沉,仿佛一首無聲的樂章。
村裏的老人們,喜歡在傍晚時分,來到靜音亭這裏納涼。
他們坐在石墩上,聽著風吹過草地的聲音,感受著大自然的寧靜。
有人說“這草,踩著都帶拍子。”
沒有人再提起那口銅鍋,也沒有人再提起“甲五”。
那些曾經的記憶,仿佛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地被人們遺忘。
但是,孩子們卻依然喜歡在這裏玩耍。
他們赤著腳,在草叢裏蹦蹦跳跳,追逐打鬧,歡聲笑語回蕩在靜音亭的上空。
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正在用他們稚嫩的腳步,為那段被遺忘的曆史,默默地打著節拍。
於佳佳最近忙得焦頭爛額。
德雲社的演出場場爆滿,各種商演邀約更是紛至遝來。
她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合同,安排演員的行程,協調各種關係,簡直忙得腳不沾地。
這天,她好不容易抽出一點時間,跑到德雲社的後台,想看看郭德綱排練新節目。
剛走到門口,就聽到郭德綱正在訓徒弟“相聲不是耍熱鬧,不是一味地逗樂。真正的相聲,是讓觀眾在笑聲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是讓觀眾忘了你在說相聲,讓他們覺得,你說的就是他們自己的故事。”
於佳佳站在門口,靜靜地聽著。
她忽然想起靜音亭那口銅鍋,想起那些默默無聞的人們,想起那些被遺忘的曆史。
她脫口而出“就像那口鍋,響的時候沒人聽,不響的時候,全城都在打拍子。”
郭德綱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好!說得好!下期新活兒,就叫《沒人聽的時候最響》!”
於佳佳沒有解釋,隻是微微一笑。
她走到合同的備注欄,寫下了一行字“本節目所有節奏設計,源於生活,歸於無名。”
她相信,隻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一定能夠找到那些最動人的節奏,創作出最優秀的作品。
周曉芸坐在非遺辦的辦公室裏,看著桌麵上堆積如山的申報材料,感到一陣深深的疲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是她在非遺辦主持的最後一次評審會了。
下個月,她就要調到市文化局工作了。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她知道,這一次評審會,對於那些默默守護著傳統文化的人們來說,意義重大。
她拿起桌上的遙控器,打開了會議室裏的音響。
她決定在會議開始之前,播放一段特殊的音頻,作為暖場。
那是一段沒有任何標簽,沒有任何定義的環境錄音。
錄音裏,隻有一些普普通通的聲音菜市場裏討價還價的喧囂,公交車到站時的提示音,學生們放學時衝出校門的嘈雜腳步聲……
在這些聲音的間隙,隱藏著一段長達三秒鍾的沉默。
那是一段沒有任何聲音的空白,靜謐得有些詭異……
會議室裏,那段精心挑選的“無名之聲”循環播放著。
地鐵頓步的金屬摩擦,像城市巨獸的歎息;少年擊掌的清脆,是青春蓬勃的宣言;掃帚劃過地麵的沙沙聲,是生活最樸實的旋律;風穿過亭梁的嗚咽,是時間無情的低語……
周曉芸關掉音響,目光掃過在座各位評審,都是文化界響當當的人物,可此刻,他們卻如同被按下了靜音鍵。
她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打破了沉默
“各位老師,這段聲音,沒有署名,沒有出處,卻構成了我們日常的一部分。如果現在要給它命名,你們覺得,該叫什麽?”
全場再次陷入沉寂。
資深專家們捋著胡須,眉頭緊鎖,仿佛在麵對一道高深的哲學命題。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也許……”一個年輕評委怯生生地舉起手,“它已經叫了很多名字,喜怒哀樂,柴米油鹽…也許……現在該讓它什麽都不叫了。”
周曉芸“今天的議題到此結束。”幹脆利落,不拖泥帶水。
她拿起手包,向門口走去,高跟鞋敲擊著地麵,發出噠噠的響聲。
她拉開門,走出會議室。
窗外,省台大樓的晚播燈光亮起,紅色的光芒映照著她的臉龐。
新聞前奏那段熟悉的旋律響起——那一聲輕震,像心跳,像呼吸,像從來就不曾需要被記住,又無處不在的……
她加快腳步,消失在走廊盡頭。
“周秘書,等等我!”一個略微發福的中年男人,氣喘籲籲的追了出來……
老吳拄著那根被歲月磨得油亮的拐杖,慢吞吞地挪向鎮衛生所。
他要去取點降壓藥,這把老骨頭,零件越來越不聽使喚了。
陽光暖洋洋地灑在身上,倒也不錯。
隻是這新鋪的步行道,著實讓他有點不習慣。
太亮堂,太幹淨,少了點人味兒。
走到一處井蓋前,老吳的腳步突然頓住了。
“哢嗒——”
一聲清脆的響聲,像老鍋裂口後的第一聲風鳴,突兀地鑽進他的耳朵。
這聲音太熟悉了,熟悉得像是老朋友的招呼。
老吳顫巍巍地蹲下身子,枯瘦的手指摸索著井蓋的邊緣。
水泥已經完全凝固,將那塊薄薄的銅片牢牢地固定在裏麵,隻露出一道暗紅色的紋路。
這該死的銅鎮流器,還是響了!
“嘿,大爺,您幹啥呢?”一個穿著藍色工作服的施工隊小工走了過來,咧嘴一笑,“這蓋子怪得很,每到傍晚人多的時候就響,好多人都愛踩一腳,說是能聽個響。”
老吳沒搭理他,隻是默默地站起身,回頭望去。
幾個放牛娃正領著一群穿著時髦的城裏孩子,排著隊,輪流踩著那塊井蓋,嘴裏還喊著什麽奇怪的牌子。
“咚!哢!”
那聲音,在老吳聽來,就像一曲拙劣的葬歌。
他皺了皺眉頭,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
拐杖點地的節奏,竟鬼使神差地補上了孩子們喊的最後一拍。
省台機房裏,嗡嗡的機器聲像一隻巨大的蚊子,吵得人頭昏腦脹。
林小滿揉了揉酸澀的眼睛,盯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波形圖。
她正在重聽“城市之聲”最新一期的素材,試圖從中找到一些新的靈感。
突然,一段來自社區廣場舞的錄音引起了她的注意。
這段錄音裏,沒有震耳欲聾的dj舞曲,隻有領舞大媽清脆的拍手聲。
“咚嗒嗒!咚嗒嗒!”
起手三下,節奏鮮明,卻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變異。
林小滿覺得這節奏有點耳熟,好像在哪裏聽過。
喜歡港片製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港片製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