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賈環再起征程-鄉試
字數:4300 加入書籤
七月的天空高遠,碧空如洗。榮國府的槐樹枝繁葉茂,蟬鳴聲此起彼伏,為炎炎夏日增添了幾分聒噪。賈環站在自己院子裏的老槐樹下,仰望那濃密的樹冠。一陣微風拂過,幾片枯黃的槐葉打著旋兒落在他肩頭,在靛青色的直裰上格外醒目。
"三爺,行李都收拾妥當了。"順兒從屋內走出,手裏捧著一件疊得方正的雨具,"這是才從庫房領的新油衣,說是南邊雨水多,讓帶著以防萬一。"
賈環接過雨衣摸了摸,是上好的油綢料子,針腳細密。往日裏這等物件哪輪得到他這個庶子用?不過是因著賈蘭連番高中,他這個做叔叔的地位也水漲船高罷了。想到這裏,他不禁自嘲地搖了搖頭。
"先去老太太院裏辭行吧。"賈環拍了拍衣袖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免得去晚了,老人家又該多心。"
榮慶堂外的遊廊上,幾個小丫鬟正忙著擦拭圍欄。見賈環走來,慌忙停下手中的活計行禮。一個穿紅綾襖子的丫頭還偷偷抬眼多看了幾眼——自從賈蘭高中後,府中這位三爺的聲望確實與往日不同了。
進了堂屋,賈環隻覺得一股涼意撲麵而來。原來屋裏四角都擺了盛滿冰塊的大銅盆,兩個小丫頭還徐徐打著扇子讓涼氣流通。賈母倚在紫檀雕花羅漢床上,背後墊著青緞靠枕,正與王夫人說著閑話。
賈環恭敬地行了大禮:"孫兒給老祖宗請安。明日便要啟程赴考,特來辭行。"
賈母眯著眼睛,上下打量這個往日不太起眼的孫子。老人家注意到賈環今日穿的是一身嶄新的靛青色直裰,腰間束著一條素白絲絛,整個人看起來清爽利落,竟顯出幾分儒雅風度。
"起來吧,走近些讓我瞧瞧。"賈母招招手,"聽說你這段時間讀書很是用功?"
賈環向前兩步,正好站在從窗欞透進來的光線下:"回老祖宗的話,孫兒不敢懈怠。"
"嗯..."賈母點點頭,"眉眼間倒是有幾分你祖父年輕時的神采。"老太太忽然轉向王夫人,"我記得老太爺在世時也有這麽一件顏色相近的直裰?"
王夫人笑著應和:"可不是?還是老太太記性好。那年老太爺要去國子監講學,特意做的這麽一件。"
賈母又叮囑了幾句路上小心、衣食當心的話,末了還命鴛鴦取來一個錦囊:"這裏麵有幾兩碎銀子,還有我讓妙玉給求的平安符。你帶著,也算是個心意。"
賈環雙手接過,隻覺得這錦囊入手沉甸甸的,想必不止"幾兩"那麽簡單。他心裏明白,老人家這番心意,多半也是看在賈蘭的份上。
出了榮慶堂,賈環又依次去拜別賈政和王夫人。賈政正在書房與清客相公們閑談,見他來了,難得地露出幾分和顏悅色:"此去金陵,路途遙遠,更要小心飲食。南邊水土與北邊不同,最容易鬧肚子。"
一位姓賈的清客湊趣道:"三公子此番定能金榜題名!到時候咱們府上可是雙喜臨門啊!"
賈政撚須微笑,竟也從書架上取出一冊裝幀精美的《程墨精選》遞給賈環:"這是我從翰林院同年那裏得來的,上麵有不少批注。你帶著路上看看,或有裨益。"
王夫人那邊則準備了更為實際的贈禮——兩套新做的杭綢內衫,一套文房四寶,還有一封薦書。賈環注意到那封薦書是寫給金陵一戶姓王的人家,想必是王夫人的娘家親戚。
"你一個人在異鄉,若有什麽難處,大可拿著這信去找王家表叔。"王夫人語氣平淡,但眼神卻比往日柔和了許多,"他家在金陵城西開著一家綢緞莊,也算有些門路。"
最動情的當屬趙姨娘。見兒子來辭行,趙姨娘早已哭紅了眼睛,拉著賈環的手不肯放:"我的兒啊,這一去就是幾個月的路程...你可千萬要當心飲食,夜裏讀書也別太晚了..."
說著又從箱底翻出一個小包袱:"這裏麵是我攢的一些私房錢,你帶在身上應急。還有..."她壓低聲音,"幾副丸藥,水土不服時吃一丸就好..."
拜別了府中長輩,賈環又特意去見了李紈和賈蘭。李紈在稻香村的小院子裏備了茶點迎接他。竹簾半卷,院中的桂花樹上已有了星星點點的花苞,暗香浮動。
"環兄弟來了。"李紈起身相迎。這位向來端莊內斂的大嫂子今日穿了件湖水綠的褙子,顯得格外精神,"蘭兒才還念叨著要去找你呢。"
賈蘭從書房匆匆走出,手裏還拿著一卷書:"三叔!我剛溫習到你上次講的那篇《春秋》義例..."少年眼中閃著熱切的光芒,顯然對這位給予他莫大幫助的三叔充滿了崇敬。
李紈命素雲端來一個錦盒:"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裏麵有幾支湖筆,兩塊徽墨,還有..."她略顯靦腆地笑了笑,"我照著你說的法子做的幾味草藥,讀書困倦時含上一片,最能提神醒腦。"
賈環鄭重道謝。在賈府這些年,李紈母子算得上是少數對他真誠相待的人了。他轉向賈蘭,見少年眼中滿是期待,不由笑道:"怎麽?有話對我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蘭不好意思地低頭:"侄兒給三叔準備了一份薄禮..."說著從袖中掏出一個精致的香囊,"這是侄兒上次去廟裏求來的..."
賈蘭紅著臉解釋道:"不是什麽貴重東西,隻是裏麵添了些安神的香料...三叔莫嫌棄..."
離開賈府前,賈環特意去了林府辭行。林如海公務繁忙不在府中,黛玉便在小花廳接待了他。時值盛夏,花廳四周的紗窗都高高支起,一陣穿堂風帶著園中花草的氣息拂麵而來。
"環兄弟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黛玉親手斟了一杯茶推到他麵前。今日她穿了一襲月白色的紗衣,發間隻簪了一支銀簪,素雅中透著幾分清冷氣質。
賈環端起茶盞,是上好的西湖龍井,湯色清澈,香氣馥鬱:"鄉試若順利,明年春天便可回來;若不順..."他苦笑一聲,"怕是要在外遊學幾年了。"
黛玉聞言,眉頭微蹙:"以環兄弟的才學,定能高中。"她從案上取過一個錦囊,"這裏麵是我閑時抄的幾篇詩文,還有..."她頓了頓,"紫鵑配的幾味丸藥,路上若是有什麽不適,可以應急。"
賈環接過錦囊,發現上麵繡著幾竿翠竹,針腳細密,想來是黛玉親手所繡。他鄭重地收入懷中:"多謝林姐姐記掛。"
離京那日,東方剛泛起魚肚白。
賈環騎著馬,身後跟著兩輛裝行李的馬車,緩緩駛出城門。他沒有驚動太多人,隻帶了順兒和兩個小廝同行。晨風吹拂著他的麵龐,帶來幾分涼意。遠處的山巒起伏如浪,被朝霞染成了淡淡的金紅色。
"三爺,咱們走官道還是水路?"順兒策馬跟上問道。
賈環望著前方綿延的道路:"先走一段陸路,沿途看看風物人情。到了濟寧再改水路。"
他這次特意提前出發,為的就是能一路遊曆。在揚州那幾年的曆練,已經讓他不再是當初那個懵懂無知的少年了。如今的他深知,八股文章固然要緊,但若沒有開闊的眼界和豐富的閱曆,終究隻是個腐儒罷了。
一行人曉行夜宿,不幾日便到了山東地界。這一日正值集日,賈環吩咐眾人在客棧安頓好,自己則換了身布衣去集市上閑逛。集市上人來人往,叫賣聲此起彼伏。有賣針頭線腦的,有賣時令瓜果的,還有當街耍把式賣藝的,熱鬧非凡。
賈環在一個賣舊書的攤子前停下腳步。攤主是個須發花白的老者,麵前鋪著塊青布,上麵亂七八糟地堆著些舊書。賈環翻檢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是本《山海經圖說》,雖然書頁泛黃,但裏麵的插圖卻異常精美。
"後生好眼力!"老者見狀笑道,"這是我祖上傳下來的孤本,市麵上再難找第二冊哩!"
賈環翻到記載"西山經"的一頁,上麵繪著各種奇異的花草樹木。其中一株草的形狀引起了他的注意——葉片呈鋸齒狀,莖幹上有幾道特殊的紋路...這不正是他那方小世界中生長的那種草藥嗎?
"老丈,此書怎麽賣?"賈環強自鎮靜地問道。
"二兩銀子。"老者伸出兩根枯瘦的手指,"若非等著錢給老伴抓藥,我哪裏
喜歡紅樓之賈環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賈環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