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太白含憤離長安,丹丘喻物寬心劫

字數:3172   加入書籤

A+A-


    開元十九年的秋雨打在伊闕古道上,李白勒住青驄馬,望著雨中飄搖的“招賢”旌旗。
    長安城門的守卒將文牒擲還時,“商”字朱印正巧落在父親李客的西域通關符記上,像團凝固的血。
    “西市胡商缺個會粟特語的賬房。”守卒的嗤笑驚起城樓寒鴉。
    這是李白第二次入京求薦失敗,背囊裏五姓七望的薦書被雨水泡軟,邊角處王禦史的私印暈成模糊紅痕。
    他忽然想起淮南道作坊裏那些淬火的刀胚——每把都要在冰水中發出不甘的嘶鳴。
    嵩山夜霧漫過太室峰時,李白已迷途三個時辰,他並未動用修為去尋找元丹丘的所在之地,而是一步又一步用雙腳丈量所走過的土地。
    這次的長安之行讓李白明白,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靠修為解決不了的,自己太過依賴自身的修為,最終導致有些目空一切,居然連眼前的齷齪都沒能察覺。
    這一點,李白自認不如自己的妻子,別看許紫嫣在李白麵前一副小女人作態,但是要知道的是,在李白離開家的這麽多年裏,許府大小事物全靠許紫嫣一肩擔之,這些年來安陸發生的數次天災人禍,最終也被許紫嫣完美善後。
    李白背囊裏的《長短經》被露水洇透,這是他年少之時在老師處求學,老師所贈送之物。硫磺氣息忽刺破霧氣,青石板上浮現朱砂箭頭,指向雲深處吞吐紫煙的丹爐。
    "太白星動東南,果然應驗,太白兄別來無恙啊。"元丹丘推開紫檀窗時,簷角銅鈴驚落三清殿瓦當的宿雨。
    道人廣袖間散出奇香,非蘭非麝,倒似李白少時在青城山聞過的雷擊木焦香。
    此時,元丹丘正在煉丹,不便走動,一副毫無防備的模樣,任由李白走進煉丹房,李白也不自覺的放輕了腳步,生怕打攪好友的煉製。
    煉丹房內,八十一盞長明燈映著壁上的《黃庭經》。李白指尖撫過“呼吸廬間入丹田”的朱砂批注,青玉案上的銅蟾蜍突然吐出枚金丸。“這是九轉金丹的秘要?”
    “是煉心的火候。”元丹丘將金丸投入丹爐,紫煙幻化出巴蜀山水,“你眉間戾氣太重,燒不化這濁世金鉛。”
    爐火漸熾,李白掏出碎成兩半的纏絲瑪瑙玉玨。這是揚州鹽商贈的拜謁信物,在範陽盧氏府前台階上摔作兩截。“世人皆求點石成金,丹丘生你煉的又是什麽?”
    元丹丘以鐵鉗夾起塊黝黑礦石:“此乃嶺南毒砂,經七晝夜武火淬煉...”
    礦石在烈焰中綻開孔雀尾般的青藍焰色,“去其暴烈,存其精魄,方成救人的砒霜。”
    “就像這《長短經》?”李白抖開濕漉漉的書卷,縱橫術殘頁間有趙蕤手批的“屠龍技淪為爭食爪”。
    道人掀開丹爐,鉛液裏浮沉著半卷《莊子》。“鉛汞相融,恰似入世出世之道。”銀液澆在冰磚上,騰起的白霧竟現出長安城闕的蜃景,“金丹要訣不在火候,而在知白守黑。”
    龍泉劍嗡鳴出鞘,寒光將凝固的鉛塊劈成太極圖形。“若以劍氣為火,可能煉出三昧真火?”
    元丹丘撫掌大笑,震得壁上經卷簌簌:“好個青蓮火!且看這爐中物——”
    丹爐轟然洞開,金砂如星鬥迸射。
    元丹丘不惜浪費這一爐珍貴的金丹,也要讓李白親眼所見之景,墜落的火光裏,李白看見自己破碎的倒影重新凝聚:峨冠士子與散發狂客在焰色中合而為一。
    五更雞鳴刺破山霧,李白在《南華經》殘頁寫下“欲濟蒼生未應晚”。漏窗飄入的雨珠暈開墨跡,恰似嘉陵江上未成形的漩渦。
    元丹丘解下焦尾琴,弦動處鬆濤相和:“昨夜觀你劍舞,倒是悟得新曲。”
    琴聲忽轉激越,李白按劍而起。當“颯遝如流星”的泛音響起時,劍尖露珠裏映出萬裏外的劍閣棧道。那些嶙峋山石在晨光中蠕動,竟似未成形的詩句在尋找宿主。
    “太白,此去意欲何為?”元丹丘按住震顫的琴弦。
    半塊玉玨投入丹爐,瑪瑙紋在火中化作青煙,李白瀟灑一笑:“覓一座能聽見地脈心跳的山,寫首讓黃河倒流的詩。”
    道人袖中飛出泛黃道符,正麵北鬥七星圖,背麵“噫籲嚱”三字沾著蜀地紅土。這聲歎息將在十二年後化作《蜀道難》的起筆驚雷。
    這短短的相會,兩人同時默契的沒有提及為何李白會出現在此地,元丹丘隻是從李白畫中的細枝末節裏猜出了李白來意,於是以金丹之術的要義寬解好友那憤懣之心,讓李白認識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何物。
    多年的顛沛流離讓他漸漸忘記了自己想要進入官場的初心,為官從來都不是目的,隻是過程而已,縱使官場再險惡又如何?他想要成為什麽樣的人,不是早在年少之時就有定論了嗎?
    是了,知黑守白,和光同塵。
    若是覺得這個世道不公,就不能隻是自欺自艾,更不能掩耳不聞,而是更要投身其中,改變它!
    縱使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也可以作為敲醒世人麻木的大鍾,為這不公的世道發出第一聲抗議。
    這才是他想做的,要做的,必做的。
    下山的石階被宿雨浸成青黑。李白在第五十三級處駐足,懷中《長短經》殘頁飄出,墨字遇水顯出血色批注:“大鵬同風起,扶搖不可摧。”空穀長嘯驚起群鴉,回聲撞在開鑿佛窟的叮當聲裏,濺起滿天朝霞。
    他不知此刻的劍鳴與錘音,正悄然滲入峭壁間的棧道裂隙。待十二載春秋輪回,這些聲響會在夔門絕壁上蘇醒,化作“飛湍瀑流爭喧豗”的千古絕唱。
    遠山傳來玉真公主別館的晨鍾,李白仰頭飲盡葫蘆裏的冷酒。最後一滴落在龍泉劍格上,映出東方既白的雲海中,有青蓮於虛空中綻開十二重花瓣。
    喜歡人間風華請大家收藏:()人間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