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當殿驗銅

字數:2368   加入書籤

A+A-


    正德二年三月初五,卯時的雪停了,奉天殿丹陛覆著薄霜。王巧兒身著赤羅銷金比甲,左襟別著鐵錨銀墜,袖口露出劉娘娘賜的防燙手套,指尖輕觸腰間銅鈴。她身後,牛二虎抱著鬆煙墨袋,粗布短打袖口的新疤在晨光中泛著淡紅。
    「尚工女史及匠人牛二虎到——」
    張忠的唱名中,朱厚照坐在禦案後,絳紅曳撒上的火銃紋隨呼吸輕晃。禦案上牛二虎的「明瞳」炮草圖旁,壓著楊廷和昨夜批注的《銅政疏》,朱筆批注「姑試之」三字冷硬。
    「楊首輔以為,」朱厚照轉向楊廷和,「廢銅鑄炮若成,能否補京營火器之缺?」
    楊廷和捋須道:「陛下慎之又慎,方為治國之道。」
    朱厚照頷首:「既如此,牛二虎,且試鑄一回。」
    辰時初刻,廢銅熔成金水。牛二虎捏著鬆煙墨,聽周洪謨嘀咕「匠人幹政」,低頭道:「周大人,鬆煙去鉛砂。」墨撒入爐,青煙中鉛斑浮出,銅錠截麵星點密布。
    朱厚照拿起截麵遞給內監:「呈楊首輔細看。」
    楊廷和審視片刻,道:「驗銅之法可參,但匠人需歸尚工局管轄,不得擅自奏對。」
    朱厚照淡笑:「首輔所言是理。」
    巳時正,劉娘娘的赤金炮墜晃過王巧兒眼前,指尖劃過手套細瓷粉邊緣:「巧兒姑娘這手套,倒像本宮的繡品。」
    王巧兒福身:「娘娘手巧,匠人粗用。」牛二虎抱墨袋退至廊柱旁,低頭盯著自己粗布鞋尖。
    未時三刻,《銅政疏》廷議中,楊廷和主張匠人驗銅歸禮部監管:「技藝雖重,綱紀為要。」
    朱厚照敲了敲賬冊:「周大人玉佩之事,暫不追究。牛匠人,你且說說,「十」字廢銅如何流入市麵?」
    牛二虎粗聲應道:「回陛下,「十」字印銅錠都走晉商渠道。」
    朱厚照轉向楊廷和:「楊首輔可著人徹查晉商,匠人隻負責驗銅。」
    申時正,永春齋內。王巧兒展開鐵錨堂密信,「錨沉鳳起」四字遇水顯影。牛二虎搓手站在一旁,王巧兒低聲道:「試射時用真墨,其他莫問。」牛二虎重重點頭,袖口紅繩隱入粗布。
    戌時初刻,劉瑾私宅。蒙古密使低語:「漢人匠人礙事。」劉瑾咳血冷笑:「朱厚照不過拿匠人當槍使,真要抬舉?做夢!」
    子時正,乾清宮。朱厚照聽張忠匯報劉娘娘送石墨塊,皺眉道:「婦人多事。傳旨牛二虎,試射時由尚工局太監監工,驗炮結果呈朕親覽。」
    寅時三刻,尚工局。牛二虎用銅角尺丈量炮管,發現螺旋紋深三分,摸出真鬆煙墨顯影鉛斑。「張公公,」他望向王巧兒,待其點頭後道,「需換銅料。」王巧兒輕觸廊柱,鐵錨堂暗語隨積雪滑落。
    卯時正,奉天殿外。牛二虎身著青布短打,周洪謨斥「衣冠不整」。朱厚照抬手道:「匠人著工裝,乃本朝成例。」他轉向牛二虎,「速驗炮,莫誤了早朝。」
    牛二虎俯身裝填,手套觸到炮管錨形暗紋,多放三錢碎鐵彈。「轟——」炮聲震裂牛皮盾,他退後半步,垂手道:「陛下,夾鉛三成,射程兩百步。」
    朱厚照頷首,轉向楊廷和:「首輔看,可用於邊塞?」
    楊廷和撫掌道:「可令尚工局批量鑄之,匠人歸監工太監管束。」
    朱厚照起身道:「準奏。牛二虎,賞銀百兩,仍歸尚工局當差。」
    雪落殿階,牛二虎在炮身刻下「牛」字,朱厚照瞥了一眼,對楊廷和道:「匠人小技,終究需朝堂權衡。《銅政疏》著禮部速議,莫讓匠人誤判聖心。」
    楊廷和捋須道:「陛下明鑒,匠人不過手足,朝堂才是心腹。」
    朱厚照望向牛二虎粗糙的手掌,想起林夏照片裏的「工人」字樣,淡淡道:「手足可用,但須知分寸。退朝。」
    牛二虎望著朱厚照離去的背影,掌心的墨痕漸漸淡去。他摸過炮身,忽然明白,匠人在這金鑾殿上,不過是陛下手中的墨、爐中的銅,能鑄炮,卻鑄不了自己的命。王巧兒低頭看著他刻的「牛」字,袖口鐵錨紋被風揚起,又輕輕落下,終究沒入赤羅比甲的褶皺裏,像從未存在過。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