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預知治國

字數:1681   加入書籤

A+A-


    朱厚照捏著《明實錄·安化王傳》殘頁,目光停在「正德五年秋,寘鐇反」的記載上,指尖敲了敲案頭的《天工開物》「邊防篇」批注。窗外飄來端午艾香,混著尚工局新製的「防鉛香囊」氣味——那是王巧兒按書中「諸香避穢」之法調配的,匠人試用後鉛中毒者減少三成。
    「張忠,」他將實錄殘頁塞進書包夾層,「傳旨給楊一清,讓他留意寧夏銅政。」司禮監掌印太監剛要退下,又被喚住:「再給鐵錨會匠人賜些艾草,就說……火德星君托夢,艾香可驅鉛毒。」張忠領命時,朱厚照瞥見其腰間新換的鐵錨紋絛帶——這閹人倒是懂得討好匠人。
    未時,豹房驗炮場。牛二虎赤著上身,肩頭鉛斑在陽光下泛著青灰,正用新製的「火德驗銅錘」敲擊炮管。「當啷」聲中,朱厚照聽出與《天工開物》「羯鼓之音」的細微差異,皺眉道:「鉛砂又多了?」牛二虎憨笑點頭,從腰袋裏摸出硫磺粉撒在銅錠斷麵,藍焰騰起處,鉛砂夾層清晰可見:「陛下您瞧,按巧娘說的「硫鉛相親」,果然能顯形。」
    朱厚照摸出琉璃盞湊近觀察,冰裂紋琉璃將鉛砂紋路放大數倍,正如王巧兒所言:「透光三分,驗銅如神。」他想起昨夜夢中寶船匠人用類似器物檢視錨鏈,醒來後便命尚工局將琉璃鏡厚度減至三分,沒想今日竟派上用場。「好個透光三分,」他將琉璃盞遞給牛二虎,「給匠人們都配上,就叫「火德鑒」。」
    酉時,永壽宮宴飲。劉娘娘的琉璃簪在燭火下折射七彩光紋,簪頭「鳳銜鐵錨」紋與朱厚照腰間火漆印交相輝映。「聽說陛下要在火器刻「工」字,」她遞上蜜漬金桔,指尖掠過他袖口的寶船錨紋,「卻不知鳳紋該刻在哪兒?」朱厚照咬開金桔,嚐到新添的薄荷味——這是匠人改良的「醒腦方」。「火器乃凶器,」他笑著指了指自己心口,「鳳紋自然該刻在朕心裏,鎮著這些殺器。」
    戌時,乾清宮密閣。朱厚照借著琉璃盞微光翻閱《南明史》,「海上匠盟」章節夾著王巧兒繪製的寶船錨鏈圖。張忠在旁研磨,鬆煙墨香混著艾草氣息,讓他想起日間驗炮時牛二虎後背的刺青——新加入鐵錨會的匠人,都在左膀紋上了縮小的「工」字火漆印。
    「陛下,寧夏急報。」張忠遞來密封奏書,蠟封上「楊一清」三字棱角分明。朱厚照拆開見「安化王練兵」四字,目光落在《天工開物》「銅政」篇批注「稅銅入匠,可抵徭役」上,忽然想起書中「利器不可以示人」之語。他取過朱筆,在奏疏空白處畫了隻鐵錨——這是與楊一清約定的「加強火器」暗號。
    夜更深了,朱厚照摸出林夏照片。女子身後的「玻璃幕牆」在月光下泛著冷光,他忽然想起《天工開物》裏的「琉璃頂」記載,指尖無意識摩挲照片邊緣。睡夢中,他又站在寶船甲板,王巧兒手持琉璃鏡指向西北,鏡中映出安化王府邸的銅爐——爐中煉的正是牛二虎說的「十」字毒銅。
    次日卯時,張忠捧著尚工局密報:「陛下,王巧兒改良的「神銳銃」已試射成功,連射三次未啞火!」朱厚照望著案頭《匠戶考成條例》,朱筆新批「驗銅有功者,許其子弟入太學」——這是楊廷和昨日妥協的結果。他摸出火銃模型,新刻的鐵錨紋在晨光中閃爍,忽然想起夢中的警示:「鉛砂能誤火器,亦能鑄神器,全在匠人掌心。」
    窗外,尚工局的紫煙裏多了幾分清亮——那是硫磺配比優化的標誌。朱厚照起身望向西北,嘴角揚起笑意:既然史書說安化王要反,那就讓他看看,大明的匠人,能鑄出怎樣的「火德神器」。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