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工商並舉

字數:1782   加入書籤

A+A-


    正德八年春耕日,朱厚照掀起車簾,眼前是望不到邊的麥田。青禾設計的「鐵錨牌」曲轅犁在田間劃出整齊的壟溝,扶犁的流民腰間別著「工農互易券」——憑此券可在尚工局換鐵,亦能在糧鋪抵粟米。「陛下請看,」張忠遞來《京畿農報》,「去歲屯田十萬頃,粟米增產三成,鐵器換糧已得精鐵十五萬斤。」
    卯時,德州屯田大營裏,青禾正指導匠人調試「鐵錨水車」。十二片裹鐵葉輪旋轉如飛,將運河水提至三尺高田。「按《農政》「水勢九等」,今春少雨,需每日灌田五寸。」她腰間的「工」字哨發出徵調587hz),遠處匠人依音校準葉輪角度。去年秋收後,尚工局量產的三萬具代耕架全部分發流民,日耕可達二十畝,較木犁效率提升四倍。一名老匠人蹲在田埂驗糧,手持「稻紋驗糧銃」喃喃自語:「粟米粒長七分,飽滿度九分……巧妃娘娘的法子果然神準。」這銃管刻五鬥容積線,兼測糧食品質:吹煙入膛,煙留則濕,煙散則幹。今歲流民繳糧,竟比往年多兩成。
    巳時,戶部尚書楊廷和捧著新鑄「正德通寶」覲見:「陛下,雲南銅礦歲輸百萬斤,今錢局日鑄錢二十萬貫,錢荒已解。」銅料從軍工轉至錢法後,銅錢成色從六成銅提至七成,民間私鑄銳減。朱厚照撚起一枚銅錢,背紋竟鑄「工禾」暗記——這是青禾為防偽設計的微縮錨稻紋,需借琉璃明瞳鏡方可見。王巧兒抱著女兒朱瑢路過錢局,見匠人用牛二虎「聽聲驗銅錘」敲打錢坯:「音清者銅純,音濁者鉛雜。」此法將錢局驗銅效率提升五成,鉛含量超三成的劣錢當場回爐。「瑢兒瞧,」她輕晃女兒手腕的銅鈴,「這聲音,便是匠作與錢法的共鳴。」
    未時,尚工局外設的「工農互易署」前,流民排成長龍。青禾命人掛出鐵牌:「鐵器換糧,每斤精鐵折粟米五鬥;農具以舊換新,補二成鐵料。」一位老漢遞上鏽爛的木犁,換得「鐵錨牌」銅刃犁頭,咧嘴笑道:「這物件能耕硬土,俺家十畝地,今春能趕在清明前全種下!」商隊的駝鈴從塞外來。韃靼使者用良馬換鐵器,卻被拒:「大明鐵器隻換粟米、毛皮,不換刀兵。」這是朱厚照的「鐵器鎖邊」策:農用鐵器可售,火器部件嚴禁外流。商隊轉而購得萬具「代耕架」,揚言要在草原開屯田——此乃後話。
    申時,尚工局內院傳來錘音。青禾主持的「匠作內部考工」正在進行,二十名匠人圍爐鍛造,牛二虎坐在暖轎中擔任主考。「煤焦煉鐵法」學徒演示用煤炭煉焦提高爐溫,精鐵產量較傳統法增四成。青禾當場裁定:「準其進入尚工局鐵火坊,賜「工」字腰牌。」另一匠人展示「鬆煙皂角防蝕法」鬆煙+皂角熬製塗層),使鐵器壽命從三年延至五年,青禾點頭記錄:「技法錄入《巧藝防蝕譜》,匠戶可減免半年徭役。」此類考工每月一次,優秀者可升為「工頭」,但仍屬匠籍,不得入仕。
    酉時,傍晚的通州糧倉,囤糧已堆至屋頂。戶部主事報:「京畿倉儲粟米五百萬石,較去年增百萬石;鐵器庫存精鐵二十萬斤,熟鐵五十萬斤。」朱厚照望著倉外排隊交糧的流民,忽問楊廷和:「若將代耕架賣到江南,能增多少糧?」老首輔掐指一算:「可再增粟米三成,足夠十萬邊軍一年之需。」王巧兒的「匠戶屯田操典」被翻得卷了邊,裏麵夾著林夏筆記的「化肥」殘頁。她望著女兒在庭院裏玩的「鐵錨」玩具,忽然對青禾道:「明年試種些黃豆吧,《農政》說這東西能肥田——就用「勸農炮彈」的殼子當種罐。」
    戌時,夜幕降臨時,尚工局外的「工器市」熱鬧起來。匠人擺開鐵犁、火銃模型,流民背著粟米換鐵器,更有商賈用綢緞換「繡紋驗糧銃」。青禾設計的「工」字燈籠照亮街道,燈籠穗子竟是鬆煙墨染的錨形紋。張忠捧著《商稅奏疏》來報:「陛下,工器市月稅已達萬兩,超過江南瓷器市。」朱厚照笑而不語,在《明會典》「商稅」篇批注:「工器惠農,商稅惠國,此乃治國之錨。」窗外傳來驗銅錘與算盤珠的聲響,竟似一曲盛世和弦。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