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駐兵草原

字數:1410   加入書籤

A+A-


    正德十四年冬,朱厚照蹲在氈帳內,借馬燈微光翻動《林夏筆記》。泛黃紙頁間夾著《天工開物》殘頁,朱筆批注的「耐旱粟米種植法」旁,赫然有「火德星君托夢」的朱砂簽注。帳外風雪呼嘯,他指尖撫過「鹹水製鹽法」圖示,忽然將筆記收入樟木匣——這是太宗托夢所賜的絕密之物,除他之外無人知其存在。
    「陛下,蒸餾器試製成型!」青禾的聲音打斷思緒。朱厚照忙合上匣蓋,起身接過竹製蒸餾器,故意以袖口遮掩匣上「火德」暗紋:「此乃太宗昨夜托夢所授,速按圖量產。」他往灶中填入馬糞火,目光掠過青禾腰間的驗硫片袋,「切勿外傳製鹽之法,就說……是神機營新煉的秘術。」
    卯時,草原上的鍛鐵聲中,朱厚照親自向韃靼牧民展示蒸餾鹽。幾名頭人圍爐而坐,盯著竹管滴落的晶瑩鹽粒目瞪口呆。「願降者,」朱厚照抓起一把鹽撒在羊皮地圖上,「威寧海子周邊十裏草場,可建「威寧海衛所」,入籍者皆賜鐵犁、粟種,免役三年。」他指向正在開墾的熟地,「大明匠人教你們種粟、紡氈,比搶掠過活如何?」
    申時,李貴押解著新鑄的「三角犁鏵」歸來,身後跟著數百名趕著羊群的韃靼牧民。朱厚照翻開《林夏筆記》的「牧政篇」,快速抄下「人工草場輪作法」,折成紙條遞給老匠:「按此圖播撒苜蓿,來年草肥水足。」老匠欲問出處,他卻擺手道:「莫問,照做便是。」
    戌時,草原炊煙與帳中燈火交相輝映。朱厚照獨自在帳中繪製「牧民編戶圖」,《林夏筆記》的「保甲法」圖示旁,他用蒙文標注「十戶一甲,賜姓「牧」」。帳外傳來青禾與韃靼頭人的交談聲,他忽然想起筆記卷尾批注:「懷遠之道,在技亦在仁。」遂取過空白黃絹,以朱筆寫下「威寧海子衛所條例」,特意隱去所有來自筆記的技術細節。
    是夜,朱厚照將《林夏筆記》供在帳中「太宗靈位」旁,喃喃自語:「火德星君托夢賜教,朕必以工器固邊,以農政安邦。」忽聞帳外騷動,急出帳查看,卻見青禾正指揮匠人向牧民分發紡氈——巧妃改良的「工禾」紋結繩在月光下隱約可見,他暗鬆一口氣:還好,她沒發現筆記。
    三日後,第一批粟米嫩芽破土。朱厚照站在風車旁,看著韃靼牧民按他秘密抄寫的「代田法」開壟,忽然高聲宣布:「凡入籍牧民,子女可入衛所學堂,習漢字、學匠藝!」人群中響起歡呼,有頭人跪地叩首,額間觸到他刻意留在地上的《農政全書》殘頁——那是他昨夜故意遺落的,卻將關鍵處的「林夏」批注撕去。
    遠處,新立的「威寧海衛所」木牌旁,青禾正用驗硫片檢測牧民上繳的火銃。朱厚照摸了摸藏在袖中的《林夏筆記》,想起昨日抄寫的「茶馬互市策」,忽然輕笑出聲。他知道,當韃靼人學會用蒸餾鹽換中原鐵器時,這場始於火器的戰爭,早已在粟米、紡車與編戶齊民中,悄然變成了另一種征服——而這一切,都將成為他與「火德星君」的秘密。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