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海盜求和

字數:1483   加入書籤

A+A-


    正德十八年夏,馬六甲海戰的硝煙尚未散盡,佛郎機使團的白旗已在泉州港外揚起。為首的使者阿方索捧著鑲滿寶石的十字架,手指卻止不住地顫抖——他曾在港口見過那半塊珊瑚防火布,此刻明軍戰艦上的「工禾」紋錨鏈,在他眼中已化作絞碎十字旗的利刃。
    朱厚照在火德神殿接見使團時,故意讓巧妃演示最新的「火德」紋滅火器。珊瑚碎屑與石棉混合的布料覆在火盆上,青白色煙霧中隱約浮現錨鏈紋路,嚇得阿方索後退半步。「此乃星君賜下的滅火神物,」朱厚照輕撫滅火器上的「工禾」紋,「貴國的火油,在它麵前不過是孩童玩火。」
    使團被帶到泉州港參觀時,正逢「玄武級」戰艦「鎮南號」試航。螺旋槳掀起的巨浪中,戰艦如巨鯨般轉向,船頭的鐵錨雕像張開「星眸石」眼睛,兩道強光掃過海麵。阿方索看見甲板上整齊排列的鏈式彈,每個霰彈都仿佛刻著猙獰的錨鏈吞火紋,不禁想起海戰中同伴被鎖鏈般的彈雨撕裂的場景。
    「這是「工器鏈彈」,」巧妃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一炮可射出九枚錨形彈,取「九九歸一」之意。」她袖口的錨鏈紋與戰艦紋飾呼應,讓佛郎機人誤以為這位女子是「火德星君」在人間的代言人。
    求和宴上,阿方索望著席上的硫黃酒盞,終於開口:「我國願退出南洋,永不染指貴國海域……」話未說完,朱厚照已揮手打斷:「星君說,鐵錨隻係值得係的船。貴國需答應三件事:一、拆毀蘇門答臘的仿製工坊;二、每年進貢星象儀與鍾表匠;三、開放裏斯本港口供大明商船停泊。」
    阿方索的臉瞬間慘白:「這等同臣服……」朱厚照冷笑,命人抬上最新的「火德」紋紅衣大炮模型。炮身上的二十八宿浮雕隨燭光轉動,竟在牆麵投出動態的星圖——這是巧妃用齒輪機關實現的「星象演示」。「貴國的十字架能擋得住星象嗎?」朱厚照指著投射在阿方索胸前的錨鏈陰影,「三日後答複,過時則海戰重啟。」
    使團留宿的驛館外,鐵錨堂水手故意在夜間操練。銀哨聲與齒輪轉動聲交織,配合「火德」紋信號彈劃過夜空,在佛郎機人眼中宛如星君降災。阿方索透過窗戶,看見明軍水手用珊瑚砂打磨火銃,那些紅色粉末在月光下宛如滴滴鮮血,終於咬牙在求和書上蓋下十字印章。
    消息傳回北京時,朱厚照正在查看巧妃新製的「工器星圖儀」。儀器上的磁石指針隨著天體模型轉動,恰與《林夏筆記》中的「日心說」圖示吻合。他在求和書空白處批注:「非我好戰,乃工器不得不戰;非我欲霸,乃文明不得不傳。」巧妃在旁調試著從佛郎機人手中繳獲的鍾表,齒輪轉動聲與遠處的鐵錨堂號聲,共同編織成大明工器文明的經緯線。
    三日後,佛郎機使團灰溜溜地離開泉州港。他們不知道,朱厚照早已在《林夏筆記》的「殖民史」章節畫滿紅叉,而大明的鐵錨,正以工器為鏈,以星象為繩,在七海之上編織一張超越征服與掠奪的文明之網——網眼是錨鏈的形狀,網綱是「工禾」的紋章,而網底,是用珊瑚、螺殼與匠人的智慧鋪就的永恒航道。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