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自行領會
字數:1679 加入書籤
瓦剌使者帶來的三十名工匠踏入威寧海工器坊時,為首的冶鐵匠「鐵爾」盯著旋轉的風車齒輪,瞳孔映出金屬的冷光。巧妃隔著銅窗觀察,見他們反複摩挲紡車軸承,指尖在「工禾」紋上停留——那是《鄭和筆記》中「齒輪咬合精度」的關鍵標識。她轉身對工器監生比出三指,後者立即用苧麻簾遮住蒸餾器核心結構。
三日後,工器坊突發鉛中毒。鐵爾扶著腹痛的同伴闖入醫坊,袖口沾著未洗淨的鉛粉:「你們的煉鉛爐……」巧妃抬手打斷,將珊瑚皿推至其麵前——血滴入皿即泛紫斑。她翻開《鄭和筆記》至通風管道圖示,用銀簪尖敲擊陶管結構,卻未發一言。鐵爾看懂圖示,卻看不懂她眼中的冷意:匠人之間的交流,從來隻遞圖紙,不言原理。
朱載鈞趕到時,正見巧妃用鬆脂膏藥敷在患者丹田,動作極快地避開瓦剌工匠的視線。他會意咳嗽三聲,大聲道:「星君垂憐,賜下解鉛毒方!」鐵爾攥緊腰間的《考工記》,忽然發現膏藥封口處印著極小的錨形紋——與巧妃耳墜紋樣相同。
子夜,七名瓦剌醫官被引入醫坊時,桌上擺著密封的蠶絲濾血裝置。巧妃解開患者手臂繃帶,示意醫官觀察鉛斑變化,隨後將裝置放入鬆木匣,匣蓋刻著「鐵錨沉江」圖。醫官們欲問,她卻遞出包著鬆脂膏的羊皮紙,紙上畫著「敷藥三日後刺血」的圖示,右下角隱現錨形火漆印。
楊慎收到的密報裏,多了七份無文字的圖譜,每張圖中鬆脂膏的塗抹區域,都與《鄭和筆記》中的鉛毒穴位完全重合。「他們以為是巫術圖譜,」朱載鈞撥弄算盤,「卻不知每道紅線,都是匠作實測的排毒路徑。」
正德在豹房的咳嗽聲漸弱,朱載鈞卻在父皇枕邊發現《鄭和航海圖》時,觸到其指尖尚有溫度。圖中鉛礦位置的朱砂批注旁,新添了一行小字:「錨下有泉,鉛毒自散」——筆跡力透紙背,顯是正德強撐病體所書。他忽然想起巧妃曾說「寶船錨鏈可壓艙鎮流」,目光落在圖中威寧海錨形標記上,驚覺那正是鉛礦主脈上方。
「太子,錨……」正德忽然睜眼,指向龍榻暗格。朱載鈞剛觸到暗格銅扣,太醫便捧著藥碗闖入:「陛下需服「赤鱗護心散」!」湯藥入喉,正德再次昏迷,掌心卻緊攥著半片鬆脂膏——與巧妃給瓦剌醫官的形製相同。
右賢王在氈帳內用算籌丈量鉛鈴圖紙,忽然發現鐵爾帶回的膏藥包裝紙上,錨形紋竟與《鉛鈴聲學圖》的共鳴節點重合。「漢人用膏藥封喉,卻在包裝上留線索,」他將算籌按在星圖「天權星」位,「此星對應威寧海鉛礦,莫非錨紋是礦脈標識?」
探馬傳來消息:威寧海醫坊贈藥後便封閉煉鉛爐,所有工匠被要求「齋戒三日,敬拜星君」。右賢王望著帳外積雪覆蓋的草場,忽然命人取來《代田法》譯本——書頁間掉落的鉛粉,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晨霧籠罩工器坊時,鐵爾等人帶著膏藥啟程,行囊中多了巧妃「不慎遺落」的通風管道殘圖。朱載鈞望著他們的背影,對巧妃道:「為何留圖不留解?」她望著遠處豹房方向:「留圖者,示其路徑;無解者,困其心智。」
工器科舉試題集裏,「煉鉛防毒法」試題下仍空白。朱載鈞摸向袖中從暗格帶出的紙頁碎片,「火德星君托夢」字樣旁,隱約可見正德新寫的「鄭和錨鏈鎮鉛脈」批注。他忽然明白,父皇不許巧妃解釋,不許自己死去,是要留著這口氣,用「星君」與「寶船」的雙重謎麵,為真正的天書再續一層保護罩。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