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工業區劃

字數:1887   加入書籤

A+A-


    工器七年秋,當鉛安城的煉鉛爐噴出第一縷青煙時,景王朱載錤的船隊正從日本駛抵天津衛。他腰間的工器八音盒轉著《東土工器律》的旋律,和子內親王親繡的防鉛護腕上,櫻花與工禾紋交織處藏著螢火蟲腹液的熒光脈絡。
    "殿下,鉛安城傳來急報,"鐵錨堂副將呈上珊瑚試紙,紙邊的靛藍色暈染超過閾值,"盲匠觸檢發現地下暗河鉛含量超標,懷疑與佛郎機鑽頭有關。"
    朱載錤轉動工器脅差,刀柄菊紋刮過船艙鉛玻璃,映出身後和子的身影——她正與女匠寮成員用和紙記錄防鉛口罩改良方案。"通知工器監,"他望向渤海方向的鉛雲,"啟用"震紋檢測炭"逆推汙染源,再調日本的紅樹林炭精煉技術。"
    與此同時,乾清宮內的朱載鈞正在批閱《鉛安城工坊名錄》,案頭的紅樹林炭塊忽然發出異響。青禾匆匆入殿,手中珊瑚試紙呈紫黑色:"陛下,鉛安城外的鯔魚大批死亡,盲匠觸感測繪顯示,排汙管道與古河道交匯處有異常震動。"
    "傳旨:暫停所有煉鉛爐,"朱載鈞將計算尺拍在輿圖上,"讓景王直接進駐鉛安城,用他在日本的"雙聲辨漏法"徹查。"他忽然按住青禾的手腕,"此次若再發現佛郎機人蹤跡...不必留情。"
    三日後,景王站在鉛安城排汙口,工器聽診器貼緊鉛管。盲匠們的火銃敲擊聲如急促鼓點,明眼匠人同步在《水經注》地圖上標注震動源。"是三重鉛管交匯處,"他掀開井蓋,熒光鬆脂順著縫隙滲入,"佛郎機人竟順著古運河支脈挖了十年..."
    和子內親王的女匠寮突然發來警報:工坊區的防鉛口罩庫存銳減,新製的紅樹林炭不翼而飛。景王摸向護腕的熒光脈絡,忽然想起在日本時佛郎機俘虜阿爾梅達的話:"工器即上帝之鞭。"他轉頭對和子道:"立刻封鎖所有匠戶町,查驗《工器都護府匠籍》——內鬼就在會說葡萄牙語的匠人之中。"
    深夜,鉛安城的工器燈塔突然轉為紫色。景王率鐵錨堂士兵闖入一處廢棄工坊,眼前景象令他瞳孔驟縮:佛郎機人正用偷來的紅樹林炭提煉高純度鉛,地上散落著偽造的《女戒》防鉛針法圖譜——每一頁都藏著礦脈坐標。
    "你們以為用《女戒》就能騙過明匠?"景王的火銃抵住阿爾梅達咽喉,"卻不知防鉛麻布的經緯密度,比佛郎機聖經還複雜三倍。"他揮手示意盲匠上前,火銃敲擊聲中,匠人隊長從牆縫摸出半塊帶齒痕的鉛板——與春日井郡工坊發現的如出一轍。
    鉛安城的審訊室內,阿爾梅達望著牆上的《工器環保律》苦笑:"我們用十年打通古河道,你們卻用紅樹林炭封死了所有漏洞..."景王轉動八音盒至羽調,蒸汽火銃的轟鳴蓋過他的聲音,熒光鬆脂在鉛管內壁顯形,勾勒出佛郎機人尚未完成的礦脈圖。
    朱載鈞在紫禁城收到密報時,正值霜降。他望著輿圖上鉛安城的紫色標記,忽然想起朱厚照的臨終叮囑:"工器城的每一塊磚,都要嵌著匠人的眼睛。"他提起朱筆,在《工器環保律》新增條款:"私授工器機密者,罰入鉛安城盲匠隊,終身觸檢毒管。"
    和子內親王在女匠寮改良出熒光防鉛塗料,刷子劃過之處,工禾紋在暗處自動顯形。景王將塗料塗在鉛管接縫,對和子笑道:"東土的櫻花與大明的工禾,終於在鉛火中開出了新花。"遠處,工器監的"工器流火"再次升起,這一次,熒光拚出的不是條文,而是密密麻麻的匠戶編號——每一個數字,都是工器文明的活體防線。
    鉛安城的地下三尺,朱載堉的勘探隊終於觸到火銃改良的關鍵礦脈,卻發現礦脈表麵覆蓋著一層天然紅樹林炭。工器監的老匠師撫摸著炭層歎道:"天地自有工器,隻等匠人來取。"而在地表之上,景王的火銃正指向東南方——那裏,佛郎機人的艦隊正試圖靠近長江口,卻不知每一粒鉛彈的軌跡,都早已被工器監的算珠丈量完畢。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