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遠征南美
字數:3086 加入書籤
工器八年春正月,長江口冰棱未化,王銳的鐵錨堂艦隊已裹著臘八粥的香氣啟航。旗艦「工器號」的甲板上,匠人正用鬆脂塗抹防鉛麻布,將佛郎機紫礦的毒性傳聞封存在層層纖維之間。王銳腰間的工器水雷引信刻著《武經總要》殘句,銅製刻度盤在晨霧中凝著薄霜,恍若鄭和寶船的羅盤轉世。
「錨頭,湯將軍的船隊已過泉州。」副將呈上磁星盤堪合,二十八宿隱紋與《大統曆》標注的航道重疊,「佛郎機人在好望角設堡的消息,怕是走了三個月。」王銳轉動堪合,玄武七宿的指針指向南洋:「海路三月可抵好望角,咱們帶的紅樹林炭夠撐半年。」他望向艙內的「火德號」樓船模型,船身覆著五層防鉛麻布,龍骨嵌著從日本運來的鉛玻璃碎片,「告訴匠人,每三日用石灰水擦一次甲板,別讓紫礦粉塵鑽了空子。」
工器監的遠征裝備以明朝數據表述,「火德號」樓船船身長十二丈,覆防鉛麻布三層,龍骨夾紅樹林炭板厚三寸,可吸附海水中的鉛毒。桅杆設「星象閣」,磁星盤與《大統曆》星圖對照,誤差不逾半度。「紫焰逆火彈」彈重五斤,內填石灰水與橡膠碎塊,爆炸後方圓十丈堿霧彌漫,可化佛郎機紫焰為白霜,彈殼鑄工禾紋,號「工器破虜」。聽波隊由二十匠人設「水聽」崗位,以銅盆盛水置船底,通過水紋震動判斷礁石方位,輔以《水經注》舊圖,重繪南洋海道。
艦隊過馬六甲時,佛郎機哨船遠遠窺視。王銳命人在甲板擺出「工器流火」模具,熒光鬆脂在夜空拚出「火德星君」四字,嚇得佛郎機人急撤。湯顯章的旗艦趁機發炮,彈著點距敵船三丈,正合《火攻挈要》「示警不殺」之法。「這些番鬼,見了熒光就以為是神火。」湯顯章在旗艦上笑飲鬆蘿茶,「當年屯門海戰,他們還拿十字架當盾牌呢。」王銳望著羅盤上跳動的磁針:「巧太妃說,紫礦遇堿變霜,咱們的防鉛麻布就是他們的十字架。」他摸向頸間的紅樹林防毒麵具,麵具邊緣的工禾紋用鬆煙墨染成,「等咱們到好望角,他們就知道工器不是傳說。」
四月清明,艦隊抵好望角外海。王銳立「工器號」甲板,見佛郎機堡壘如黑齒惡犬蹲踞海角,紫焰炮火此起彼伏。湯顯章船隊已與敵交火,旗艦「鎮海號」的防鉛麻布被燒出破洞,露出內裏的紅樹林炭板。
「啟用火德星陣!」王銳揮動令旗,七艘樓船按北鬥方位散開。工器流火升空,如七盞天燈懸於敵陣上方,佛郎機炮手被熒光晃得睜不開眼,炮彈紛紛落入海中。
阿爾梅達在堡壘內急得直搓手:「他們的妖術竟能借天雷為光!」副將遞來望遠鏡,見明軍水兵以石灰水潑灑甲板,紫礦粉塵遇堿即化,驚道:「上帝啊,他們在給船洗澡!」
「疊陣火銃,齊射!」明軍火銃手列三排,前排射擊,後排裝填,如工器監的拆分機輪轉。佛郎機堡壘的石牆被鉛彈鑿成篩網,彈孔邊緣的紫礦微毒隨海風飄散,守軍咳嗽著散開,留下「工器破虜」的彈殼嵌在牆中,如工器文明的勳章。
五月端陽,艦隊抵好望角時正值暴雨。佛郎機堡壘的紫焰炮火映紅海麵,王銳在「工器號」上望見敵陣,忽憶起去年長江口的紫煙。「發熒光彈!」他振臂下令,二十枚「工器流火」騰空,在雨幕中勾出堡壘輪廓,如閻王勾魂筆。佛郎機指揮官阿爾梅達在塔頂驚呼:「他們能在暴雨裏視物!」話音未落,明軍樓船已破霧而來,船首「工器衝車」裹著紫礦廢渣與橡膠的複合裝甲,如鐵嘴鋼牙咬向敵船。「開炮!」王銳的命令混著雷聲落下。明瞳炮噴出鉛彈,彈孔邊緣泛著紫礦微光——此乃工器監特意保留的微量毒素,非致命卻足以震懾。阿爾梅達的火繩槍突然卡殼,槍管內的紫礦粉塵與明軍的堿性霧幕反應,凝成白霜般的結塊。「聖母在上...」阿爾梅達望著明軍水兵佩戴的防鉛護腕,護腕內襯隱約可見《女戒》繡樣,「這些東方人把聖經縫在鎧甲裏!」
七月流火,艦隊越過好望角,亞馬遜河口的橡膠林在烈日下泛著油光。土著獨木舟圍上來時,王銳命人拋出裹著紅樹林炭的銅鈴,鈴音合《詩經·周南》宮調。土著首領接過銅鈴,見鈴身刻著工禾紋與橡膠樹,忽然以手加額,行大禮叩拜。「他們的箭有毒。」軍醫呈上繳獲的箭頭,箭簇塗著草汁,觸防鉛麻布即枯幹。王銳望著岸上高過屋簷的橡膠樹,想起朱載堉密信:「南洋橡膠硫少,南美橡膠硫多。」他轉身對匠人下令:「取《考工記》輿圖,換他們的樹苗。」是夜,工器流火在亞馬遜上空拚出工禾紋。土著燃起篝火,圍著明軍艦船跳起「火舞」,模仿火銃齊射的節奏。王銳在航海日誌寫道:「蠻夷畏火,更畏能禦火之器。贈其炭濾毒,授其鍾辨時,彼雖裸身,亦知禮義。」
八月中秋,艦隊抵亞馬遜河口。土著酋長乘獨木舟來見,船頭插著工禾紋旗——此旗乃去年工器流火之夜所贈。王銳命人搬出《考工記》輿圖,圖上繪著南洋諸島與大明疆域,酋長指著南美大陸空白處,以木刀刻下橡膠樹符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說,橡膠林裏有「火之土」。」通譯轉述酋長的話,手指向內陸紫色山巒。工器監匠人取出磁星盤,磁針劇烈震動,與紫礦反應如心跳。王銳下令:「留十船駐守,餘者隨我探山。」
山腹礦坑中,匠人敲下紫礦標本,見礦脈與紅樹林炭共生,皆稱「火德星君顯靈」。王銳取巧太妃密信對照,硫鉛七三之比分毫不差,遂命人以工器通寶為記,埋銅碑於礦口,碑刻「火德礦場,工器子民共守」。
九月霜降,艦隊停靠南美港口。工器監匠人在廢棄礦坑發現純紫色礦脈,礦脈表麵附著黑色炭層,狀若紅樹林根係。巧太妃密信至:「硫鉛之比,七三為妙,可化橡膠為鐵。」王銳撫觸礦脈,忽悟此礦與日本鉛礦同源,蓋因天地造化,火山熔漿分注東西。「刻星圖,記礦脈。」王銳命匠人以螢火蟲腹液為墨,在磁星盤中心點工禾紋,「此乃火德星君賜寶,當為工器子民共守。」船隊返航時,船艙載滿橡膠樹苗與紫礦塊,湯顯章望著成箱的寶物,笑謂王銳:「昔年三寶太監帶香料,今日我等帶神火之種,陛下當稱咱們「工器三寶」。」
冬月冬至,艦隊抵長江口。朱載鈞在乾清宮接到戰報,見輿圖上南美大陸添了工禾紋標記,欣然命人將紫礦更名「火德礦」,錄入《天工開物·五金》。巧太妃在工器監以火德礦煉膠,七蒸七煉後,橡膠堅韌如鐵,可製火銃握把、艦船護甲。王銳覲見時,呈上從南美帶回的橡膠樹圖騰。朱載鈞撫圖騰上的工禾紋,對王銳道:「昔成祖遣鄭和下西洋,今朕遣卿探南美,非為珠玉,為工器開太平。」王銳叩首道:「願陛下萬歲,工器萬年。」殿外,工器監的蒸汽鍾與鐵錨堂的歸航炮同時鳴響,驚起寒鴉數隻,掠過鉛玻璃上的工禾紋窗欞,飛往更遼闊的海天。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