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應天秘庫

字數:1482   加入書籤

A+A-


    工器十三年夏七月,應天秘庫內,朱載鈞的驗鉛紙第三次變黑時,終於決定打開先帝的「火德秘庫」。李芳轉動機關的手在發抖,暗格開啟的瞬間,腐壞的紙頁氣息混著鬆節油味撲麵而來——那是《林夏筆記》未被焚毀的殘卷,扉頁「元素周期表」的現代印刷體在燭光下泛著冷光,卻被先帝用朱砂批注「五金應天圖」。
    「陛下,這是...」李芳的袖口蹭到筆記內頁,「橡膠硫化方程式」旁的「林夏」簽名被墨筆塗改為「火德真君」。朱載鈞盯著「pb」符號旁的「鉛」字批注,終於明白為何麓川礦洞的防鉛護腕總比尚工局製品有效——內襯的珊瑚碎屑排列,竟與筆記中「多孔材料吸附模型」分毫不差,所謂「五行奪鉛」不過是物理吸附原理的玄學包裝。
    滇南匠人用咖啡渣潤滑蒸汽鑽機時,堅信這是「火德星君賜下的木火煉金之術」,卻不知咖啡酸與鉛離子的螯合反應正在軸承內發生。青禾在殘頁中發現「咖啡酸螯合鉛離子」的化學方程式,想起盲眼匠人阿林的話:「咖啡豆能讓鉛斑消失」,這才驚覺不是玄學,而是植物根係分泌有機酸的自然過程。佛郎機人在南美釋放的熒光白蟻群被土著視為「冒犯火德神豆的天罰」,朱翊梃卻在俘虜的《幾何原本》夾頁中發現葡萄牙語記載:「東方人的抗鉛技術源自一種叫「林夏」的先知手稿」,他摸著腰間算盤框沿的微積分公式,第一次懷疑先帝的「火德算經」或許來自更遙遠的時空。
    乾清宮的鉛玻璃穹頂出現裂紋時,巧太妃正在修複「火德燈」。她擰開碳弧燈底座,發現內部線路與《林夏筆記》中的「電弧放電示意圖」完全一致,所謂「星君吐火」不過是正負電極間的弧光放電。銀鐲內側的「開源」二字突然發燙——那是先帝臨終前用摩斯密碼刻下的暗文,此刻才明白是「共享技術」的意思。朱載鈞在秘庫深處發現穿越者的太陽能充電器,銘牌上的英文被磨去,卻在驗鐵石下顯露出「林夏」的拚音縮寫,想起太學博士對「逐日輪」的解讀「星君駕車巡天,輪輻即太陽真火」,不禁苦笑——這不過是塊吸收陽光的黑色板子,卻被賦予改天換地的神力。
    匠人廟中供奉的「星君顯聖圖」實為林夏的現代自拍,背景中的高鐵站牌被鑿去,隻留下「林夏」二字與火焰紋重疊;楊慎的「金液螯鉛散」並非煉丹術,而是edta螯合療法的古代化配方,「金克木」的五行邏輯掩蓋了金屬絡合的化學本質;工禾紋信標發射的「星象頻率」實則是傅裏葉變換的聲波信號,先帝用《周禮》十二律呂包裝現代數學,成功誤導了所有匠人與士大夫。這些被誤讀的真相,唯有讀者看得真切。
    青禾在雨林發現的「火德秘庫」其實是先帝的隱藏密庫,鏽蝕的登山鎬上還粘著「中國製造」的標簽。她用探鉛管檢測土壤時,管內石灰水的渾濁度與筆記中「鉛離子濃度對照表」完全吻合,這才驚覺先帝的「五行驗鉛」不過是把ph試紙換成了紫草汁。巧太妃將《林夏筆記》殘頁偷偷交給青禾時,指尖劃過「環境保護」章節的手繪圖標——一個圓圈內畫著鉛錘與橡樹葉,被匠人訛傳為「火德永續」的符篆。「先帝說,工器需應天時,」她望著匠人懸掛的「工器十誡」,忽然哽咽,「原來天時不是星象,是土地能不能長草,河裏有沒有魚。」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