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瓦剌模仿

字數:2121   加入書籤

A+A-


    工器十四年秋七月,瓦剌草原的疾風卷著沙礫掠過額爾齊斯河,工器監使者林鶴年望著遠處氈帳上飄搖的狼頭旗,手按腰間的驗鐵石——這是他進入瓦剌地界的第七日,隨行的橡膠地膜在駝背上顛得發出悶響,像一串未拆封的鞭炮。
    「阿剌知院大人,這是大明的橡膠犁具,」林鶴年掀開氈帳,單膝跪地呈上微型模型,「隻需將地膜鋪在草場,明年此時,牧草便能長到馬腹高。」氈帳中央的銅爐燒著羊糞,阿剌知院眯起眼,皺紋裏嵌著的沙粒隨笑容簌簌掉落:「漢人果然會吹,」他指了指帳外骨瘦如柴的羊群,「去年你們的「防鉛嚼環」讓我的馬群拉稀三日。」
    帳內陰影裏傳來輕咳聲,瓦剌汗王脫脫不花撥弄著腕間的工禾紋銀鐲——那是去年工器互市時林鶴年贈的「親善禮」,此刻正隨著他的動作發出細碎的碰撞聲。「林大人遠道而來,」脫脫不花的聲音像浸了冰水的馬奶酒,「不如先去看看我們的「工器工坊」。」
    所謂「工坊」不過是頂漏風的氈帳,二十幾個瓦剌匠人正圍著生鏽的蒸汽碾磨機發愁。橡膠皮帶在齒輪間打滑,地上散落著未磨碎的咖啡渣——他們試圖模仿歸化城的製炭工藝,卻把咖啡渣炒成了焦炭。林鶴年蹲下身,指尖撚起一塊焦黑的殘渣,聞到一股刺鼻的焦糊味:「需要七十二時辰慢炒,」他從袖中摸出青禾特製的沙漏,「沙漏倒轉三次,咖啡豆才會出油。」
    瓦剌匠人看不懂《工器操作圖》上的算珠密語,將「咖啡渣需過篩」誤讀為「需祭神三次」,結果混入羊糞的咖啡渣炭燃燒時濃煙滾滾,熏瞎了三隻羊羔的眼睛。林鶴年無奈,隻得讓隨行匠人現場演示:「看,篩子要像這樣斜著晃,就像你們篩馬奶酒的皮囊。」試鋪的橡膠地膜在瓦剌的黏土上寸步難行——這裏的土壤含水量比韃靼高30,地膜下凝結的水汽滋生出一種白色黴菌,將蓧麥苗啃得隻剩杆莖。阿剌知院的兒子巴圖孟克趁機進言:「漢人妖器觸怒騰格裏!」他的腰間掛著佛郎機人送的燧發槍,槍管上的玫瑰紋與阿剌知院的銀飾如出一轍。
    脫脫不花雖貴為汗王,卻處處受製於阿剌知院。他悄悄將林鶴年帶到草場深處,指著一片枯死的沙棘林:「去年種了你們的固沙苗,一場雪全死了。」林鶴年蹲下身,發現沙棘根部纏著細細的鐵絲網——那是瓦剌人誤將「防風障」當圍欄,把樹苗勒得喘不過氣。
    深夜,阿剌知院的氈帳傳來壓低的爭吵。「漢人想讓我們的牧民都去種地,」巴圖孟克的聲音裏帶著火藥味,「到時誰來為您放牧?誰來為您打仗?」阿剌知院沉默良久,撥弄著銅爐裏的咖啡渣炭:「你以為我真的信那些妖器?」他忽然提高聲音,「但漢人有的,我們也要有——哪怕隻是個空殼。」
    次日清晨,林鶴年被帶到一片新辟的「工器田」前。阿剌知院騎在馬上,身後跟著全副武裝的騎兵:「林大人,」他揮鞭指向田裏插著的木牌,「這是瓦剌的「工器第一田」。」木牌上歪歪扭扭刻著工禾紋,田裏卻種著參差不齊的牧草,地膜被剪成小塊鋪在苗根周圍,像補丁摞補丁的破氈靴。
    「大人真是天才!」林鶴年強壓震驚,「這「穴播法」竟比中原更早發明。」阿剌知院哈哈大笑,馬蹄揚起的塵土撲在他的銀飾上,露出底下隱約的佛郎機玫瑰花紋。林鶴年忽然明白:阿剌知院根本不想真正學習工器技術,他隻是需要這些「奇技淫巧」來證明瓦剌不輸大明,從而鞏固自己的權臣地位。
    黃昏時分,脫脫不花的貼身侍女送來一壺馬奶酒,羊皮袋上繡著工禾紋與瓦剌圖騰。「汗王說,林大人該回去了。」侍女掀開氈帳簾,寒風卷著雪花湧入,林鶴年打了個寒顫——這是今年的初雪,比往年早了整整一月。
    臨行前,他偷偷將一袋改良的沙棘種子埋在枯死的樹苗旁,種子外殼裹著蜂蠟與咖啡渣粉,可抵禦零下二十度的低溫。「騰格裏會保佑真正想綠的草,」脫脫不花忽然出現在身後,手裏攥著半塊凍硬的橡膠地膜,「而不是那些用來充門麵的花架子。」林鶴年注意到他腕間的銀鐲已換成瓦剌傳統的綠鬆石,工禾紋銀鐲不知何時塞進了他的馬鞍袋。
    駝隊啟程時,阿剌知院的使者送來「回禮」:三匹染成紅色的戰馬,馬嚼子上掛著佛郎機人送的鉛製鈴鐺。林鶴年摸出驗鐵石,石頭表麵瞬間蒙上一層灰——鉛含量超標五倍。他望著漸漸消失在雪幕中的狼頭旗,想起青禾的話:「技術若離了人心,便是無本之木。」或許在這片草原上,工器的種子還需要更多的雪水澆灌,才能衝破權臣的權謀,在騰格裏的注視下紮根。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