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清談會一)
字數:7938 加入書籤
春秋戰國時期
孟子住處位於一片寧靜之地,屋舍錯落於青山綠水間。門前一條清澈小溪潺潺流過,溪中魚兒嬉戲,水麵波光粼粼。
在溪邊,翠綠的蘆葦像是一群優雅的舞者,它們隨著微風的節奏輕輕搖曳著身姿,仿佛在演繹一場無聲的樂曲。
蘆葦的葉子細長而柔軟,在陽光的照耀下,泛出淡淡的綠色光芒,與溪水的波光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極目遠眺,遠處的青山連綿起伏,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盤踞在大地上。山巒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給人一種神秘而朦朧的感覺,恰似一幅用淡墨勾勒出的山水畫,意境深遠,讓人陶醉其中。
而在住處的庭院裏,幾株桃樹正綻放著粉嫩的花朵,如雲似霞,芬芳四溢。微風拂過,花瓣如雪般飄落,仿佛下起了一場花雨,給整個庭院增添了幾分浪漫與詩意。
樹下擺放著石桌石凳,它們雖然曆經歲月的滄桑,但依然堅固如初。石桌上散落著幾本古籍,書頁已經微微泛黃,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古舊氣息。
屋內,孟子正與弟子們圍坐在一起,探討著“仁政”與“王道”的真諦。他的神情平和而堅定,仿佛這些理念已經深深烙印在他的靈魂之中。
他的目光中閃爍著智慧與希望,透露出一種對未來的期許,盡管他深知前路艱難,但內心的信念從未有過絲毫的動搖。
弟子們圍坐在四周,或托腮沉思,或奮筆疾書,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老師教誨的尊崇。
他們心境純淨而熱烈,仿佛被孟子的思想所點燃,渴望用所學去改變這個亂世,讓天下百姓都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在這寧靜的氛圍中,孟子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回蕩在屋內。
他的話語如同一股清泉,流淌進弟子們的心田,滋潤著他們對學問的追求。然而,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
孟子有些驚愕地看著麵前的小姑娘,她的出現讓他感到有些意外。小姑娘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她說:“先生,您應該前往後世,與那些歪曲儒家經典的儒家文人進行辯論。”
孟子的眉頭微微一皺,他似乎對這個提議感到有些困惑。他凝視著小姑娘,語氣有些不確定地問道:“你是說讓吾前往後世,與那些歪曲儒家經典的儒家文人進行辯論?”
小姑娘見狀,連忙解釋道:“先生,您莫要疑慮。如今後世有不少人對儒家經典肆意歪曲,將您的思想斷章取義,用來謀取私利。您的智慧與辯才若能去到後世,定能撥亂反正,讓世人重新認識真正的儒家之道。”
孟子聽後,心中若有所思,但仍有些猶豫不決。他輕撫著自己的胡須,目光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然前往後世,談何容易?且吾不知後世究竟是何番景象。”
小姑娘似乎早有預料,她微微一笑,露出一抹自信的神色。隻見她從懷中掏出一個散發著奇異光芒的玉佩,小心翼翼地遞到孟子麵前,說道:
“先生,這是時空之玉!它能夠幫助您穿越時空,抵達後世呢。您大可放心,到了後世之後,我會為您妥善安排好一切的。
而且,也隻有您這樣對儒家經典有著深刻理解的人,才能夠與那些歪曲儒家思想的人進行辯論,從而讓儒家的正道得以弘揚光大啊!”
孟子凝視著那塊玉佩,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他一直以來都將傳承儒家思想視為自己的使命,如今竟然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前往後世去糾正那些被歪曲的觀念,他又怎麽可能會退縮呢?
於是,孟子毫不猶豫地伸出手,毅然接過了那塊玉佩。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堅定地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便隨你一同前往後世吧!我定要讓那些肆意歪曲我儒家經典的人,明白我儒家思想的真正含義!”
話音未落,隻見孟子手持玉佩,玉佩上突然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將他整個人都籠罩其中。
光芒越來越強烈,仿佛要將他吞噬一般。然而,孟子卻毫無懼色,他的身影在光芒中漸漸變得模糊,最終完全消失在了原地。
站在一旁的小姑娘目睹了這一切,她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欣喜的笑容。她堅信,孟子一定能夠在後世掀起一場關於儒家思想的正義之風,讓真正的儒家之道得以傳承和發揚。
隻是想到荀子時,蕭幼林不由得揉了揉太陽穴,腦海裏全是荀子和孟子的事兒。荀子那本批判孟子的書,如同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在旅途中引發“戰火”。
她望著窗外,心中滿是擔憂,這一趟行程要是荀子跟著去了,和孟子碰到一起,那畫麵簡直不敢想象。但是又不能不把荀子給拉過去。頭疼啊。
蕭幼林揉著額頭消失在了原地,直接去了荀子所在的時間點。
————————————分割線
荀子的住所坐落於一片幽靜之地,四周綠樹成蔭,花草繁茂。一條清澈的小溪從住所旁潺潺流過,溪水叮咚作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住所是一座古樸的庭院,青瓦白牆,散發著歲月的痕跡。庭院的大門有些陳舊,卻透著一種厚重的曆史感。
走進庭院,迎麵是一個不大的花園,園中種著幾株翠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花園的一側擺放著幾張石桌石凳,上麵還殘留著些許墨跡,想必是荀子平日裏讀書寫字留下的。
正房是荀子居住和講學的地方,屋內布置簡單而整潔。靠牆擺放著一排書架,上麵堆滿了竹簡,那是荀子的心血和智慧的結晶。
房間的中央,有一張寬大的書桌,桌上擺放著筆墨和尚未完成的文章。
窗前有一把陳舊的椅子,荀子常常坐在那裏,望著窗外的景色,思考著世間的道理。
在住所的後麵,有一片小小的竹林,每當夜晚來臨,月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荀子有時會在竹林中漫步,感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尋找著靈感的源泉。整個住所,雖不奢華,卻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氣息,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荀子的思想和精神。
內室
蕭幼林緩緩地抬起手,輕柔地揉了揉太陽穴,仿佛那裏正有一股難以忍受的疼痛在肆虐。
她的眉頭緊緊地皺起,形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而那原本明亮的眼眸此刻也被無奈所籠罩。
視線緩緩移向前方,隻見荀子正穩穩地站在那裏,雙手緊緊抱在胸前,他的臉上掛著一抹傲嬌的神情,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著自己的堅持,沒有絲毫妥協的餘地。
然而,就在這看似僵局的時刻,蕭幼林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她像是捕捉到了什麽關鍵的信息一般,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容。
她稍稍清了清嗓子,然後用一種看似隨意的口吻說道:“哦,對了,我剛剛聽說孟夫子得知有人曲解儒家文化後,氣得火冒三丈,二話不說就提著劍急匆匆地趕過去了。依我看呐,這會兒孟夫子恐怕已經和孔夫子碰麵了吧。”
話音剛落,原本還一臉傲嬌的荀子突然像是被雷劈中了一樣,身體猛地一顫。他的耳朵微微一動,顯然是被“孟夫子”這個名字吸引住了。
當他聽到孔夫子也在場時,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起來。他再也無法保持鎮定,直接伸手抓起剛剛放在桌子上的玉佩,然後像一陣風似的轉身離去,甚至連一句道別的話都來不及說。
蕭幼林看著荀子那風風火火的背影,嘴角的笑容愈發燦爛。她心中暗自得意:這世上還沒有我搞不定的人呢!
隻是突然間想到了孟子和荀子之間有矛盾啊,荀子還寫書罵過孟子的,他們兩個應該不會打起來吧?
這個念頭在蕭幼林腦海中一閃而過,她不禁有些擔心。畢竟這兩位可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如果真的打起來,那可就太尷尬了。
穿越時空到達空間的路途漫長而未知,蕭幼林的心情始終忐忑不安。她一路上都在苦思冥想,如何才能避免孟子和荀子之間發生衝突。這個問題困擾著她,讓她的內心愈發焦慮。
經過漫長的跋涉,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遠遠望去,孟子正與幾位弟子談笑風生,他的笑容燦爛,似乎心情格外愉悅。然而,當蕭幼林的目光轉向荀子時,她不禁心中一緊。
荀子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來,他的每一步都顯得那麽堅定有力,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的氣場強大無比,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蕭幼林見狀,心中“咯噔”一下,她深知事情可能比她想象的還要棘手。於是,她趕忙加快腳步,迎上前去,希望能夠在兩人碰麵之前,先緩和一下氣氛。
“二位先生,今日得以相聚,實乃人生一大幸事。”蕭幼林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對著孟子躬身行禮,接著轉身麵向荀子,再次作揖,言辭懇切地說道,“還望二位先生能夠以和為貴,共同探討學問,相互切磋,必能有所收獲。”
孟子微微一笑,捋了捋他那花白的胡須,微微點頭,表示對蕭幼林的話表示認同。
然而,荀子卻隻是淡淡地看了孟子一眼,並沒有說話,他的沉默讓蕭幼林的心裏更加沒底了。
眾人圍坐在一起探討學問時,起初氣氛還算融洽。大家各抒己見,討論得熱火朝天。然而,不知怎的,話題漸漸扯到了人性本善還是本惡上,這正是荀子和孟子觀點分歧最大之處。
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兩人言辭逐漸激烈。蕭幼林急得額頭冒汗,連忙站起來打圓場:“二位先生見解都有獨到之處,咱們今日且求同存異,多交流些共通之理。”
好在,在他的極力斡旋下,兩人暫時平息了爭論,沒有真的“打起來”,蕭幼林這才暗暗鬆了口氣。
就在這時,孔子步履穩健地走了過來。他那高大的身影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嶽,在孟子和荀子的眼前緩緩展現。
當他們的目光交匯時,孟子和荀子的眼中都閃過一絲驚愕。他們不禁暗自思忖,這位金榜的持有者竟然如此有能耐,連夫子都能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孟子反應迅速,他率先回過神來。他本就是個性格直爽的人,此刻更是毫不掩飾自己的欽佩之情,拱手向孔子行禮道:
“夫子,學生早有耳聞,您的學識淵博如海,德行高尚如山,今日得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隻是學生愚鈍,實在想不明白這金榜之上究竟寫了些什麽,竟然能讓您如此重視,親自前來。”
孔子微微一笑,他的笑容如春風拂麵,和藹而又不失威嚴。他輕聲說道:“此金榜乃是世間學問與德行的考校。其上所書,皆是關乎天下大道、為人處世之理。”
聽到孔子的話,荀子在一旁若有所思地皺起了眉頭。他沉默片刻後,開口問道:“夫子,依您之見,這大道之要,究竟在於何處呢?”
孔子的目光猶如深邃的湖水一般,他緩緩地說道:“大道的關鍵,在於仁和禮。仁,是一種愛人的心境,心中懷有仁愛之情,才能夠以善良的態度去對待他人;禮,則是一種規矩和準則,隻有遵守禮的規範去行動,社會才能夠井然有序。”
孟子在一旁聚精會神地聽著,聽到孔子的這番話,他連連點頭表示讚同:“夫子說得太對了!我也認為人性本善,隻要我們能夠發揚內心的善良,就一定能夠踐行仁道。”
然而,荀子卻有著不同的見解,他抱拳向孔子施禮後說道:“夫子,我認為人性並非完全是善的,其中也存在著惡的一麵。因此,我們需要用禮義法度來加以約束,這樣才能引導人們走向善良的道路。”
孔子看著孟子和荀子,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他說道:“你們所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學問之道,本來就需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對於仁禮之學,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實踐。”
就這樣,三個人在這一番熱烈的探討中,繼續深入地交流著關於學問、大道以及人生的種種感悟。他們的話語如同一串串智慧的珍珠,在空氣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仿佛能照亮人們前行的道路。
〖孔子,孟子和荀子他們的弟子現在在的隻是一個暫時的空間,蕭幼林得單獨開辟一個空間來開辦清談會〗
蕭幼林站在一旁,眼睛亮晶晶的,滿是憧憬與好奇。那眼裏閃爍的小星星,仿佛藏著無數奇幻的念頭。
盡管那些高深的話語如同一團迷霧,讓她完全摸不著頭腦,但這並不影響她心中燃起的熱情之火。
她的腦海裏已經開始勾勒起儒家清談會的模樣。想象中,那是一個充滿書香氣息的空間,古樸的桌椅整齊擺放,四周的書架上擺滿了經史子集。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泛黃的書頁上,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悠遠的氛圍。
蕭幼林神色平靜,指尖輕點間,空氣中泛起層層漣漪,一個巨大的光門閃耀著奇異光芒出現在麵前。光芒流轉,似有神秘力量湧動。
隨著光門開啟,周圍的環境瞬間變換。原本的喧囂被靜謐取代,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
眼前是一片空靈之境,淡藍色的霧氣在半空中繚繞,如同輕柔的紗幔,為這方天地增添了幾分神秘。
地麵上,閃爍著微光的石頭錯落分布,每一塊都散發著獨特的氣息。遠處,一座古老的宮殿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宮殿的輪廓透著歲月的滄桑,卻又散發著一種神聖的威嚴。
蕭幼林邁步走進這方空靈之境,腳下發出輕微的聲響。她的目光在周圍掃視著,試圖探尋這裏隱藏的秘密。
突然,一隻潔白如雪的仙鶴從宮殿方向飛來,在他頭頂盤旋了幾圈,然後緩緩落在不遠處。仙鶴的眼睛明亮而靈動,似乎在好奇地打量著他。
蕭幼林走上前去,仙鶴竟不害怕,反而歪著頭,發出清脆的叫聲。就在這時,宮殿中傳來一陣悠揚的鍾聲,那鍾聲仿佛能穿透靈魂,讓人心神寧靜。
蕭幼林望向宮殿,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她知道,這神秘之地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因為在她心中,那個充滿知識與智慧交流的儒家清談會,正等待著在她親手打造的空間裏綻放光彩。
孔子帶著弟子走到這裏時,不由得驚歎:“此處說是仙家之地都不為過啊”
蕭幼林眼裏有著亮光,暗搓搓的把一些趁手的武器都放在了三位夫子觸手可及的地方,免得想打人的時候找不到趁手的工具。
——————————————分割線
題外話:
下一章三位夫子開始給那些腐儒修修腦子了。當然,還有世修降表的孔家弟子也有,畢竟都不白來嘛。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