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36章 酒後吐真言

字數:5439   加入書籤

A+A-


    開學後的任老師依舊是坐班。本來要讓她帶班的,任老師堅辭了:“這麽多年沒幹過班主任了。”所以一周還是十六節課,按部就班地上班。
    開學後,快十天了沒有見過老趙,信息電話倒是有,可總是不及時的回,任老師就鬱悶了。昨天晚上問周未了回來不,不來她就去,可老趙又說股東們要在場裏聚會。
    一個人在家就睡懶覺,睡不著了起來打掃衛生洗衣服。中午發個信息沒有回,心裏就安慰自己說他可能在忙,下午吃晚飯的時候再打電話,又是暫時無法接通,任老師就感覺到有些奇怪了。
    有些人,心裏是放不下事的,大小有點事,隻要是沒有了結,總愛反反複複的去琢磨,任老師就屬於這樣的人。琢磨了半天,還是給委師傅的媳婦打了個電話,才知道股東們才鬧騰完,正準備走呢。又說老趙先說也要回去的,估計走不了,喝醉了。任老師就自己開車直接來了。
    一邊開車還一邊罵自己花癡,沒出息,倒貼人家還不理,可自己還是言行不一致。
    感情問題上,女人總是想的長遠。自從離婚以後,不是說沒有動過再婚的念頭,可是當初兒子上中學正在關鍵時刻,自己一時也走不出離婚的陰影。別人也介紹過朋友,有的自己看不上,看上的又直接了當的要先試婚。二來也屬實讓周圍的二婚夫婦生活現狀給驚呆了,不隻是聽說的,見過的。房子,孩子,工資,車子,凡是關係到一個家庭正常生活的所有事項,都成了二婚家庭發生矛盾的導火索。三是圈子單純,身份尷尬。上班不久就結婚,還是眾人仰望的家庭,再找就有了比較,所以,從心理上,任老師就恐婚了。別人不說,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一個同事,未離婚前,總是抱怨老婆,再成了家,抱怨卻是沒有了,隻是隔三差五臉上就是抓痕,過去抽煙,都是一包二十以上的,現在卻是八塊錢的,還說自己要戒煙……
    但心裏恐婚了,並不代表對婚姻沒有渴望,也曾經以假如的名義描繪過自己將來的家庭,但也畢竟隻是想想,哪一個婚姻失敗者,心理上有沒有留下陰影呢?就連那個宣稱非自己不娶的電視台的人,不也是一麵說著非自己不娶,一麵和其他女人不清不楚嗎?甚至還因為pc被抓過現行。
    也有過找個情人的想法。但不可否認的是,想一想可以,做起來太麻煩。適合自己年齡和身份的人,在他們的眼裏,自己首先是獵物,有這個能力的,荷爾蒙都是被權力金錢酒色稀釋了的,沒有經曆過幾個男人,不代表不了解,何況曾經有馬大夫這個老師。馬大夫總是用最直白的語言,口無遮攔、毫不保留的告訴他某個人在某個時候的具體表現細節……
    因為貧窮而早熟,也因早熟而自卑,卻又因自卑而自律、自尊。上大學的時候,她的業餘時間要勤工儉學,結婚後,她以為安分守己地相夫教子,這輩子就滿足了,本身就不善於交際,而屈兵又處處有意無意地限製,從而造就了她的淡然。
    猶豫到兒子上大學,自己又過了四十,這個年齡的女人想再婚又是最尷尬不過的。日子就這麽不知不覺晃過去了。
    對於老趙,卻是說不清楚的一種感覺。從剛開始的敬而遠之,到後來的有意了解,主動走近,一直到現在,這個男人在他的眼裏是一個謎團,穩健,寡言,淡然,蒼桑,總有一種說不清倒不明的吸引力,總是在不著痕跡的吸引著她的目光和心思,即使兩個人有了肌膚之親,除了心安,她還是琢磨不透他。
    其實,並非沒有思考過兩人之間的未來,尤其是當老周病倒的時候,那一瞬間,腦海裏竟然閃過這樣一個念頭:倘若真有那麽一天到來,他是否會迎娶自己呢?
    原來,自己還是想有個家的。
    一直以來,她都覺得自己能夠超脫於世俗情感之外,將這份關係維係得恰到好處。可直至此時,她才如夢初醒,原來他早已深深紮根於自己的心間,再也無法割舍離去。不能不承認,自己終究不過是一介凡夫俗子,所謂的紅顏知己,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雖然心裏很明白,兩個人不會有什麽結果,但還是止不住的去關心他,了解他,隻有看見他的時候,自己才覺得心裏踏實,安寧。
    就這麽一路胡思亂想著,不知不覺來到了農場。來了,卻沒有進去,而是悄悄地站在院門外。
    委師傅的媳婦,是聽到了汽車的轟鳴聲的,何況還有門口的小狗在汪汪的叫。出了門,就發現任老師站在門口:“來了,咋不進去?趙師傅喝醉了。”
    任老師擺了擺手,悄悄的進來站在老趙的後麵。
    “……你是不知道呀,小時候的我對肉有多饞,那個時候在鄉下,一年最多能吃到兩三次肉的。”院子裏,老趙在說話。
    老趙似乎沒有感覺到來了人,抱著水杯卻不喝:“一年就吃兩回肉。一次是八月十五。每年這個時候,生產的會宰殺羊的,都是那些老了的,走不動的,下不了羔的。宰殺了,隊裏就支兩口大鍋,大部分就燉了,煮熟了然後按人頭分,每口人大概能分拳頭那麽大的兩三塊。分肉的時候我爸就帶我去,分回來了,我媽卻舍不得一次吃完,再填上水,很多的水,慢慢的熬,熬出肉味來了,每人盛一大碗湯,撕兩小塊肉,讓我和我爸吃,自己卻最多喝口湯,要分幾頓吃的。再一次吃肉的時候應該就是過年了。家境好一點的,會宰殺一頭豬,左鄰右舍的都會割一塊回去,我們家也是。母親就會做粉湯,放很多的土豆粉條,肉片都是薄薄的,小小的那種,做好了就放在大盆裏,每天熱一點吃,大概能延續到正月十五左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個時候啊,特別的饞肉。生產隊還有個規矩,八月十五挨家挨戶分完肉後,都會剩下一點的,就會把村裏的每家的男人都叫了去,一家一個。我爸就去,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會用手帕包一塊給我。後來我爸不在了,我卻沒有機會去了,原因是我沒有長大,那個當時的隊長對我說:毛都沒有紮齊,你算什麽一家之主?”
    “不瞞你說,第一次大口吃肉,還是我當兵進部隊的第一天。炊事班迎接新兵的第一頓飯是大米飯紅燒肉。連長說,這是你們來部隊的第一頓飯,可勁的吃吧。你不知道我鬧的笑話,我三下兩下就吃完了我的那一份,回頭又找炊事班長,老班長有點詫異的看著我,我卻梗著脖子說:我沒有吃飽,連長不是說管飽嗎?”
    “當兵第三年回來探家,我媽老早就在信裏說:喂了一個六齒羯羊,等你回來了吃。好像是八四年吧,結果是我回來了,然後羊卻在頭兩天丟了,讓同村的幾個小子給偷了。我媽找了大半夜,找遍了全村,後來,聞到了人家院子裏的羊肉香,卻是叫不開門,那個時候,我媽就一個人在鄉下。我回來了,還不跟我說,害怕我去找他們的麻煩。”
    “從那個生產隊長罵過我以後,我心裏就有一個念頭,等我將來有能力了,我一定要頓頓吃肉,還要請全村人吃,就不給那個隊長和偷我家羊的人吃。嘿嘿,可一晃幾十年了,終究還是沒有能請的起。這也許是我為什麽要養羊的原因之一吧。”
    “有了工作,吃肉當然是不是問題了。可關於羊的事卻成了心結。有了閑工夫的時候,就會研究,看書,聊天,瞎琢磨。後來自己就幹了這一行。你說為啥?大姐一家在鄉下,日子是比前好了,但隻是相對而言,外甥們總是說種一年賠一年,要不是地多,連鍋都的賣了。我不相信,不是免了公糧了嗎?姐夫就給我算賬:種子,化肥,水費,機耕費,油錢………一畝地的收入一年隻剩個百十元錢,還不算人工。”
    “我就瞎琢磨,此路不通走彼路嗎,活人還能讓尿憋死?養殖不行嗎?當地可是有近二千年的養殖傳統和曆史。可姐夫又反對,地都是家家戶戶的,誰家都有羊,上那放去?再說了,養少了不頂事,養多了本錢從那來,養大賣給誰?”
    “我就自以為是了。我說我幫你們弄。剛好有幾個朋友也有這個想法,就一拍即合,結果是一塌塗地。你不知道,我第一次就從山東買回來五百隻基礎母羊,每隻羊要比當地高將近二百多元。盡心盡力地搞。那時候,我還在外地,周末、休假想辦法朝回跑。剛開始還不錯,當年收支是平衡的,可後來就不行了。表麵上,是羊價下跌,草料價格上漲。實質上,還是內部出了問題。股東要見效益,一見麵就是啥時候能有收益,飼養員要有利益,偷工磨滑不說,飼草低價高收吃回扣,還偷著賣羊,後來還賭博……我卻要的是一個夢想,或者說是麵子。就這麽硬撐了幾年,隻好散了。”
    “人生的幾大錯誤,我算是犯全了。救急不救窮是其一,總是覺得一母同胞的兄弟姊妹,能拉一把是一把,何況自己比他們的日子要好一些。結果呢,把自己也搭了進去,你知道不。飼養員是我親外甥,還白給了十的股份的。”
    “還有富不還鄉。後來我常常想,我富了嗎,富過嗎?說實話,國企的收入是高一些,但那是相對的,一年不過近二十萬的收入,但從養羊到現在,十幾年了,我沒有給家裏交過一份錢的工資,別人的閨女出嫁,又陪車又陪房的,可我隻給了二十萬,還是前些年存的,隻是虧了老婆孩子呀。說白了,是認不清自己是個啥玩意吧了,不隻是狂妄自大的原因啊。”
    “總是不相信人性是貪婪的,總是把親情、友情看的太重,這是其三。這個問題該如何說呢?性本善也好,性本惡也罷,金錢和利益往往就是人性中那個隱藏在暗處的核心驅動力。它們就像是一麵扭曲的鏡子,映照出人性的貪婪、自私、虛偽和墮落,讓人不寒而栗。”
    “物質社會裏,金錢就是吞噬一切的巨大磁石,既吸引著人的心神,又催化著人的欲望。當金錢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時,人性的貪婪便會顯露無遺。貪婪就像是一個無底洞,讓人越陷越深。在貪婪的驅使下,人們會做出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為了錢財而背叛朋友,為了利益而犧牲親人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在利益麵前,人們往往會選擇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自動保護自己,忽視他人的感受。可這又能怪誰呢?活著,是沒有辦法的事,活的好一些,這是本能也是必須。”
    “讓自己活的好一些,這本身沒有錯。但這個社會是分階層的,對於老百姓來說,善良之心常存,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就是本份。別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幹自己能幹的事,操自己能操的心就行。”
    “你說你要學我養羊的本事,這是本事嗎?再好的本事,在利益麵前都不隻一提。別人家的羊三個月就能出欄,能買一千元,你的羊養六個月才能賣一千元,這還是本事嗎?這不是,這是固執,是愚。”
    “好好地幹你的活吧,無非就是個熟能生巧的事,我再堅持個一年半載的,把這裏弄順當了,不虧了,也算是不負朋友們的期望了,也就該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人呀,終究是爭不過命的。”
    “本來還想著,老了,喜歡了一輩子,就安安穩穩做個牧羊翁吧,可沒有想到的是,還是白日做夢了。”
    “你先把羊糞發酵了吧,趁現在羊不多,把那些果樹的基肥上了,這麽多果樹,再不好好弄,真是可惜了,見效益也快,我們終究是幹活的,把心要操到是不是?”
    ………
    老趙說著說著,頭一歪,竟然打起了呼嚕,連手裏的水杯掉在地下摔了,都不知道。
    而聽話的人卻一個個淚眼婆娑。
    喜歡老趙的退休生活請大家收藏:()老趙的退休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