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牛刀小試,股市掘金

字數:2659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的幾天,林軒的生活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割裂狀態。
    白天,他如同一個最普通的香港底層青年,為了幾塊錢的飯錢奔波。他甚至去昔日同學打工的電子廠流水線上幹了幾天臨時工,體驗了一把擰螺絲的枯燥,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個時代普通人的艱辛。
    晚上,他則在深水埗那間狹小的劏房裏,或者在附近收費低廉、可以包夜的網吧如果能找到的話,1995年的香港網吧並不普及,更多是提供簡單電腦服務的店鋪)裏,瘋狂地搜集信息,並竭力從記憶深處挖掘那些被塵封的金融市場片段。
    他需要找到一個足夠安全,又能快速獲利的“跳板”。
    回憶如同在布滿迷霧的沼澤中跋涉。他對宏觀大勢有印象,但具體到某隻股票在某幾天的精確漲跌,記憶早已模糊。他不是股神,重生也不是萬能的。
    但他記得幾個關鍵的節點和標誌性事件。比如,1995年8月,網景scape)公司的ipo,那場被譽為開啟互聯網時代序幕的資本狂歡。雖然他現在身無分文,無法直接參與美股,但網景ipo的巨大成功,無疑會帶動全球範圍內對“互聯網概念”的初步追捧,一些相關的硬件、軟件公司股票可能會因此受益。
    再比如,微軟的indos 95將在8月底正式發布,這是操作係統的革命性升級,必然會刺激一波pc及其相關硬件cpu、內存、顯卡)的銷售預期。
    他還隱約記得,似乎在95年底到96年初,由於某個技術突破或市場策略,某家半導體公司是inte?還是ad?或者是某家內存廠商?)的股價有過一波不錯的漲幅。
    線索逐漸清晰。他需要本金,哪怕隻有幾千港幣。
    林軒翻出原身留下的一些舊書和筆記,拿到樓下的舊書店,連同幾件還能穿但原身顯然很久沒碰過的衣服,一起賣掉。又向曾經關係還算不錯的大學室友現在可能在某個公司當小職員)低聲下氣地借了幾百塊,承諾很快就還。
    東拚西湊,他終於在手裏攢下了大約兩千港幣。這點錢,在香港股市裏,連買一手匯豐控股都不夠,簡直是杯水車薪。
    但他沒有氣餒。他來到證券行那時候散戶交易遠不如後世方便),仔細研究著行情顯示屏上跳動的數字和k線圖。結合記憶中的模糊印象和當前的公開信息,他將目標鎖定在幾隻與pc硬件、軟件相關的二三線科技股上。這些股票盤子小,價格低,一旦有利好消息刺激,波動性會更大。
    這是一個高風險的賭博,但他別無選擇。
    他選中了其中一隻股價極低的電子元件分銷商的股票。這家公司最近似乎拿到了一家台灣主板廠商的代理權,而那家主板廠商恰好是第一批宣布全麵支持indos 95新特性的廠家之一。這是一個微弱但可能被放大的利好聯係。
    林軒將僅有的兩千塊錢,幾乎全部押了上去,隻留下幾十塊作為生活費。
    接下來的幾天,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煎熬。他時刻關注著股價的微小變動,心髒隨著k線的起伏而劇烈跳動。他體會到了什麽叫“刀尖上跳舞”。
    幸運的是,他的判斷對了一半。indos 95發布後,pc市場確實迎來了一波小熱潮,雖然他買的那隻股票並非最直接的受益者,但整個板塊的上漲情緒帶動了它。幾天之內,股價竟然真的上漲了近30!
    林軒毫不猶豫,在盈利達到近六百塊時果斷拋出。
    兩千塊變成了兩千六百塊。
    這隻是第一步。他沒有被暫時的勝利衝昏頭腦。他知道,這種運氣不可能一直持續。他需要更穩妥、更快速的方式。
    他將目光投向了外匯市場。他依稀記得,1995年底到1996年初,美元兌日元的匯率似乎有過一波比較大的波動,好像是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和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導致的。
    這一次,他更加謹慎。他花了更多時間搜集信息,確認當時的宏觀經濟背景。然後,他利用那兩千六百塊作為保證金在某些允許高杠杆的小型外匯經紀公司),小心翼翼地建立了一個極小倉位的美元多頭日元空頭頭寸。
    風險依舊巨大,杠杆交易如同走鋼絲。但這一次,幸運女神似乎再次眷顧了他。在接下來的幾周裏,美元果然如他記憶中那樣,走出了一波升值行情。
    林軒精準地在某個回調點前平倉。
    兩千六百塊,扣除手續費,變成了接近一萬五千港幣!
    雖然這點錢對於開公司來說依舊遠遠不夠,但相比最初的兩千塊,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更重要的是,這筆“啟動資金”的獲得,驗證了他“未來視野”的價值,也給了他極大的信心。
    “夠了。”林軒看著賬戶裏的數字,長長舒了一口氣。他知道,不能再繼續沉迷於這種高風險的金融投機了。這隻是獲取啟動資金的權宜之計。
    真正的戰場,在實體產業,在科技創新。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