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險渡難關,前路迢迢

字數:2320   加入書籤

A+A-


    兩天後,第一批經過嚴格測試和燒錄了優化固件的兩千片“啟明零號”芯片,被小心翼翼地裝箱,由黃耀龍親自押車,準時送達了遠大電子位於觀塘工業區的工廠。
    遠大電子那邊派人現場開箱抽檢,雖然表情依舊嚴肅,但初步測試結果顯示芯片的核心功能正常,功耗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波動。李遠大沒有再露麵,那位羅經理簽收了貨物,並支付了部分預付款按照八五折計算)。
    芯啟科技的第一場生死危機,總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消息傳回公司,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連續多日的緊繃神經終於可以稍微放鬆一下。辦公室裏彌漫著一種劫後餘生的疲憊和慶幸。
    林軒召集了核心團隊成員,開了一個簡短的內部總結會。
    “各位,” 林軒看著圍坐在一起,臉上都帶著倦容但眼神依舊明亮的團隊成員,心中感慨,“這次‘啟明零號’的量產危機,我們算是挺過來了。從設計、流片、測試到良率爬坡,再到最後的商務談判,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大家辛苦了!”
    他站起身,向眾人深深鞠了一躬。
    “林生,你這是幹什麽!” 顧維鈞連忙扶住他。 “是啊,林生,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陳家俊也說道。
    林軒直起身,誠懇地說:“沒有你們夜以繼日的努力,沒有你們在壓力下的堅持,芯啟科技可能就撐不過這一關。顧工,你帶領團隊在最後關頭優化出‘特供版’固件,為我們爭取了寶貴時間;家俊,你和我一起去新竹,頂住壓力和台積電溝通,最終啃下了良率這塊硬骨頭;老黃,你在商務談判中承受了巨大壓力,最終為公司爭取到了相對有利的結果。還有每一位在座的和沒在座的同事,大家的功勞,我林軒記在心裏!”
    一番話讓在場的員工都有些動容。創業的艱辛,老板的認可,讓他們覺得這段時間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是,” 林軒話鋒一轉,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這次危機暴露出的問題。”
    “第一,我們的項目管理和風險評估能力還有待提高。對新工藝的挑戰、量產的複雜性預估不足,導致了進度延誤和成本超支。” “第二,我們的設計流程,特別是後端設計和可製造性設計df)方麵,還需要加強。不能僅僅滿足於功能仿真通過,必須在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工藝限製,提高設計的魯棒性。” “第三,我們對供應鏈的依賴性太強,尤其是在製造環節。這次台積電願意配合,下次呢?我們必須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甚至考慮培養備選的代工廠。”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林軒加重了語氣,“我們必須加快自主eda工具的研發!隻有掌握了核心的設計工具和方法學,我們才能真正建立起技術壁壘,擺脫對外部工具和經驗的依賴,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他看向顧維鈞和團隊裏的幾個核心設計工程師:“‘啟明零號’的教訓,要應用到我們下一款芯片‘啟明一號’的設計中去。同時,eda工具的開發優先級要提到最高!我希望在半年內,我們的布局布線pace & route)工具能有初步的成果!”
    眾人神情一肅,都感受到了林軒的決心和對未來的規劃。
    “最後,” 林軒目光掃過眾人,“這次雖然驚險,但也證明了我們的團隊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啟明零號’成功量產並交付,是我們芯啟科技邁出的堅實一步。它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設計、製造出合格的芯片。接下來,我們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繼續前進!”
    會議結束後,辦公室裏逐漸恢複了平靜,但一種新的動力在悄然凝聚。這場危機像一次殘酷的洗禮,讓芯啟科技這支年輕的團隊更加成熟,也讓林軒更加明確了未來的方向。
    雖然首戰隻是慘勝,利潤微薄,甚至還背負著潛在的質量風險,但芯啟科技畢竟活了下來。而且,通過這次與台積電的深度合作,芯啟科技的技術實力也給對方留下了深刻印象,為未來的合作打下了基礎。
    夜幕降臨,林軒站在辦公室窗前,眺望著香江璀璨的夜景。從一無所有到第一款芯片艱難問世,僅僅過去了幾個月時間,卻仿佛經曆了好幾年。前路依舊漫長,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eda、cpugpu架構、移動芯片浪潮……一個個更宏偉的目標還在等待著他去實現。
    他握緊了拳頭,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鬥誌。香江的芯海爭流,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