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餘波蕩漾,站穩腳跟
字數:6784 加入書籤
香江的盛夏,溽熱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壓得人喘不過氣。觀塘工業大廈的貨運電梯發出沉悶的轟鳴,最後幾箱貼著“芯啟科技 啟明零號”標簽的芯片,在黃耀龍和兩名工程師略顯疲憊卻又帶著一絲如釋重負的注視下,被小心翼翼地裝上了一輛印有“遠大電子”ogo的貨車。
司機簽收了單據,臉上沒什麽表情,隻是公事公辦地點點頭,發動引擎,匯入了樓下繁忙的車流。沒有感謝,沒有客套,隻有例行公事的交接。這最後一批“啟明零號”vcd解碼芯片的送達,標誌著芯啟科技持續了數周、幾乎將整個公司拖入深淵的交付危機,總算是畫上了一個充滿波折和妥協的句號。
辦公室裏,氣氛依然有些沉悶。連續的高強度工作、巨大的精神壓力,以及最終依靠打折和台積電“特殊通道”才勉強完成交付的現實,讓所有人都感到身心俱疲。陳家俊靠在椅背上,雙眼布滿血絲,桌上還散落著昨晚通宵分析測試數據時留下的咖啡杯和方便麵桶。顧維鈞則默默地整理著最終版的設計文檔和測試報告,眉頭依舊緊鎖,顯然還在複盤整個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
危機解除了嗎?表麵上看是的。但每個人心裏都清楚,這更像是一場慘勝,甚至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平局。
幾天後,黃耀龍從遠大電子那邊帶回了尾款支票,以及最新的市場信息。支票的數額是準確的——按照之前協商好的八五折價格結算。遠大電子的財務部門倒是很準時,但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表示。曾經的熱絡和期待,已經冷卻成了帶著距離感的客氣和疏遠。
“李遠大那邊怎麽說?”林軒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後,看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問道。
黃耀龍歎了口氣,從公文包裏拿出幾份打印出來的資料,上麵是一些用戶論壇的帖子截圖和幾家小型電子評測媒體的報道。“遠大的vcd已經鋪貨上市了,初步的市場反饋……隻能說是不好不壞。”
他將資料遞給林軒,繼續說道:“產品的主要功能都實現了,播放正版碟片基本沒問題。但是,有一些早期購買的用戶在網上反映,機器在長時間高強度使用下,比如連續播放那些質量不太好的盜版碟時,主板的發熱量比較大,偶爾會出現畫麵卡頓、甚至死機的現象。雖然不普遍,但確實有這樣的聲音。”
“我們分析過,這可能和芯片在處理複雜或不規範碼流時,功耗瞬時升高有關,也可能和遠大自己的主板散熱設計、電源設計有關係。但消費者不管這些,他們隻會覺得‘這台vcd不穩定’。”
“我去見李遠大下麵的那個采購總監,”黃耀龍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對方話裏話外,都在抱怨。說他們的產品和市場上那些采用ccube成熟方案的vcd機相比,性能上並沒有體現出什麽明顯優勢,穩定性似乎還略遜一籌,但他們的成本因為用了我們的新芯片,再加上前期的設計磨合,並沒有便宜多少,導致市場競爭力不足。李遠大本人據說也頗有怨言,認為是我們芯啟的芯片拖累了他的產品。”
“當然,”黃耀龍補充道,“他們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問題完全出在我們的‘啟明零號’上,畢竟整機是他們自己設計生產的。所以,他們也隻能暫時認了,但言下之意很明顯——未來的合作,他們會非常非常謹慎,甚至可能……不會再有了。”
林軒默默地翻看著那些市場反饋,眉頭微蹙。雖然預料到“啟明零號”作為第一款產品,又是在極度壓縮時間和成本的壓力下完成的,不可能盡善盡美,但聽到這些負麵評價,心裏還是有些不是滋味。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關乎芯啟科技剛剛萌芽的品牌聲譽。
“錢呢?算清楚了嗎?”林軒放下資料,看向黃耀龍。這是目前最現實的問題。
黃耀龍立刻從公文包裏拿出另一份文件,這是一份詳細的成本核算表。他將其攤開在會議桌上,臉色更加凝重。
“林生,各位,都過來看看吧。”他招呼顧維鈞、陳家俊和其他幾位核心工程師圍攏過來。“遠大的款子是全部到賬了,一分沒少。但是……”
他指著表格上的數字,一項一項地解釋:“這是我們付給台積電的兩次流片費用,特別是後麵加急的那一批,加急費和實驗批費用占了大頭。這是支付給日月光和矽品的封裝測試費用,因為趕工,價格也比正常報價高了一些。這是我們采購測試設備、探針卡的費用。這是……因為良率問題報廢的die裸晶)的成本。最後,還要算上給遠大打的八五折的損失……”
一連串的數字觸目驚心。
“最終核算下來,”黃耀龍的語氣帶著一絲無奈和沮喪,“我們這筆訂單的總收入,在扣除所有直接製造成本後,毛利潤率……不到5!”
“不到5?!”陳家俊失聲叫了出來。這個數字低得讓人難以置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的,”黃耀龍苦澀地點頭,“這還僅僅是毛利!如果再算上我們這幾個月投入的全部研發成本——購買和租用eda工具的授權費、服務器的折舊、實驗室的開銷,還有我們所有人的工資、獎金、辦公室租金、水電、運營管理費用……綜合算下來,我們這第一單生意,基本上是……白忙活一場,甚至可以說是虧本賺吆喝。”
會議室裏陷入了一片死寂。隻有窗外隱約傳來的汽車噪音和頭頂空調低沉的運行聲。
幾個月來的日夜奮戰、擔驚受怕、技術難關的煎熬、與代工廠和客戶的艱難博弈……所有人都以為,隻要芯片成功交付,公司就能迎來曙光,至少能賺到第一桶金,緩解一下緊張的財務狀況。但現實卻如此殘酷。拚盡全力,冒著公司隨時可能倒閉的巨大風險,最終的結果卻是幾乎沒有賺到錢。巨大的失落感和挫敗感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一位年輕工程師低著頭,小聲嘟囔了一句:“那我們這幾個月不是白幹了嗎……”
林軒看著大家臉上那掩飾不住的失落、疲憊甚至懷疑的表情,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但他知道,此刻他絕不能流露出任何負麵情緒。他是團隊的主心骨,是所有人的希望所在。他必須站出來,重新點燃大家的信心。
他清了清嗓子,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麵,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先別急著灰心喪氣。”林軒的語氣平靜而有力,目光掃過每一個人,“賬確實是這麽算的,從純粹的利潤角度看,我們這一單的確做得非常辛苦,回報微薄,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
他坦誠地承認了財務上的困境,這讓大家略微抬起了頭。
“但是,”林軒話鋒一轉,聲音提高了八度,“我們做這第一單生意,首要目標是什麽?是賺錢嗎?不是!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活下來!是在懸崖邊上把自己拉回來!是向市場、向代工廠、向潛在的投資者證明,我們芯啟科技有能力設計出一款複雜的soc芯片,並且能夠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實現量產交付!”
“從這個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來看,我們成功了嗎?!”林軒加重了語氣,“我認為,我們是成功的!我們不僅活下來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獲了遠比那點微薄利潤更寶貴的東西!”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筆:
“第一,我們跑通了從芯片定義、設計、仿真、驗證,到聯係代工廠流片、封裝、測試,再到最終交付客戶的完整流程!這裏麵的每一個環節有多少坑,有多少細節需要注意,我們都用真金白銀和不眠不休的夜晚,親身體驗了一遍!這些經驗,是無法從書本上學到的,是未來我們開發任何新產品都必須依賴的寶貴財富!”
“第二,我們與台積電、日月光、矽品這些頂級的供應商建立了初步的合作關係!雖然過程很波折,我們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但我們最終證明了自己的技術實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至少,下一次我們再去談合作,他們不會再把我們當成一個完全沒經驗的草台班子!這為我們後續產品的生產鋪平了道路!”
“第三,我們鍛煉了隊伍!在這次危機中,我們每個人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也都在壓力下獲得了成長。老顧在後端設計和與代工廠溝通方麵的經驗更加豐富了;家俊在測試方案和良率分析上展現了獨當一一麵;老黃在商務談判和供應鏈管理上也積累了實戰經驗。我們這個團隊,經曆了這場‘戰爭’的洗禮,變得更加有韌性,更加團結!”
“第四,我們認清了現實!認清了芯片行業的殘酷性,認清了技術、製造、市場、資金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也認清了像遠大電子這樣看似不錯的客戶,其實也並非理想的合作夥伴。這些教訓,將幫助我們未來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林軒的聲音在會議室裏回蕩,他將“虧損”的事實,從另一個角度賦予了積極的意義。雖然大家心裏依然為沒賺到錢而惋惜,但聽了他的分析,心中的失落感確實被衝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經驗價值的認同。
看到氣氛有所緩和,林軒趁熱打鐵,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為了慶祝公司首款產品‘啟明零號’成功實現交付,也為了感謝大家在這段時間裏不計回報的辛苦付出和對公司不離不棄的堅守,”林軒臉上露出笑容,“我決定,這個月,所有參與項目的核心成員,發雙倍獎金!”
“雙倍獎金?!”
這個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炸彈,所有人都愣住了,隨即爆發出難以置信的驚呼。
“啊?林生!這……這怎麽行!”黃耀龍第一個反應過來,急忙站起來阻止,“我們賬上本來就沒多少錢了!剛剛才算出這單生意基本沒利潤,您還要發雙倍獎金?那下個月的運營怎麽辦?給台積電的尾款,還有馬上要付的工資……”他幾乎要掰著指頭算賬了,臉上寫滿了焦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顧維鈞和陳家俊也麵露擔憂之色。他們雖然也渴望獎金,但更擔心公司的生存問題。
林軒抬手示意黃耀龍稍安勿躁,他的笑容不變,眼神卻異常堅定:“老黃,你的擔心我理解。但是,聽我說完。”
“第一,這筆獎金是我們應得的。沒有大家的拚命,公司早就沒了,哪裏還有機會在這裏算利潤?這是對大家付出的肯定和回報,是天經地義的。”
“第二,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我們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雖然活下來了,但士氣確實受到了影響。如果這時候我還要因為利潤微薄而克扣大家的獎勵,那隻會讓大家更心寒,對未來失去信心。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這筆錢,是用來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投資!”
“第三,”林軒的語氣帶著強大的自信,“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我相信我們的能力,相信我們未來的產品!眼前這點困難隻是暫時的。隻要大家有幹勁,有信心,我們很快就能把這次的損失加倍賺回來!”
他頓了頓,目光炯炯地看著所有人:“這次的虧損,這些經驗和教訓,都是為我們的下一款產品鋪路!我們會在‘啟明一號’上,把失去的全部拿回來!”
“啟明一號!”
這個名字像一道閃電,瞬間點燃了顧維鈞和陳家俊等技術人員心中的火焰。他們早就對“啟明零號”的技術方案和市場定位有所保留,心中也隱隱期待著能開發一款真正體現芯啟技術實力、更有市場前景的產品。
“沒錯,‘啟明一號’!”林軒重重地點頭,雖然具體方向還沒正式公布,但他已經決定了,“‘啟明一號’隻是我們的敲門磚,它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真正能夠打響芯啟科技名聲,帶來豐厚利潤,讓所有競爭對手都刮目相看的明星產品!”
林軒描繪的未來藍圖,加上雙倍獎金的“強心針”,終於徹底衝散了會議室裏持續了數日的沉悶和壓抑。工程師們的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眼中也再次閃爍起對技術和未來的憧憬與渴望。雖然公司的資金狀況依舊緊張,前路依然充滿挑戰,但成功渡過生死難關的經曆,以及老板展現出的魄力、擔當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讓整個團隊重新充滿了凝聚力和戰鬥力。
會議結束後,辦公室裏響起了久違的輕鬆笑聲。有人開始討論獎金怎麽花,有人已經迫不及待地向林軒打聽“啟明一號”的技術方向。
黃耀龍雖然還在為錢的事情發愁,但他看著重新煥發活力的團隊,看著林軒那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心中的擔憂也減輕了許多。他選擇相信林軒,就像之前無數次那樣。他立刻開始盤算著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現有資金,並開始思考開拓新的融資渠道。
芯啟科技,如同經曆了一場狂風暴雨洗禮的小樹,雖然枝葉受損,元氣未複,但總算是在這片殘酷的商業叢林中,憑借著頑強的生命力,勉強站穩了腳跟。
夜幕降臨,林軒獨自一人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遠處依舊繁華的都市夜景。他點燃了一支煙,深深地吸了一口。白天的意氣風發背後,是他對未來的深沉憂慮。賬上的資金還能支撐多久?“啟明一號”能否一炮而紅?更長遠的eda計劃又該如何推進?遠大電子的態度轉變,也意味著短期內很難再有穩定的訂單來源。
他知道,站穩腳跟僅僅是第一步,甚至是最簡單的一步。接下來,他必須盡快找到新的增長點,無論是產品上的突破,還是資本上的助力,否則,這棵剛剛站穩的小樹,很可能在下一場風暴來臨之前,就因為缺乏養分而枯萎。
前路漫漫,挑戰重重。但林軒掐滅了煙頭,眼神中沒有絲毫退縮。他知道自己背負著什麽,也清楚自己想要去向何方。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