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目標:“啟明一號”與p3藍海
字數:7700 加入書籤
在秘密啟動了雄心勃勃、同時也極度燒錢的“盤古”eda項目幾天後,林軒並沒有給團隊留下太多喘息和消化震撼的時間。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eda是強身健體的內功,但公司還需要立竿見影的外功——一款能夠真正打開市場、帶來利潤、支撐起長遠戰略的新產品。
又是一個悶熱的下午,芯啟科技的小會議室裏,核心團隊成員再次聚集。這一次,氣氛與討論eda時的凝重和驚疑不定有所不同,多了一絲對公司業務方向的關切和期待。除了林軒、顧維鈞、陳家俊、黃耀龍這幾位高管,還有幾位在“啟明一號”項目中承擔了重要模塊設計或驗證工作的骨幹工程師,他們剛剛經曆了從設計到量產的完整洗禮,對於下一款產品充滿了想法和疑問。
會議室的白板已經被擦拭幹淨,上麵還殘留著幾天前討論p&r算法時留下的淡淡筆痕,無聲地訴說著這家小公司正在同時進行的兩場豪賭。
“各位,”林軒坐在主位,目光掃過眾人,開門見山,“今天我們開這個產品規劃會,議題隻有一個:芯啟科技的下一款主打產品,代號——‘啟明一號’,它的目標市場和技術方向。”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嚴肅而堅決:“‘啟明零號’的經曆,大家都刻骨銘心。它像一塊試金石,檢驗了我們的能力,也暴露了我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vcd解碼芯片這個市場,已經是一片血腥的紅海!”
林軒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筆:“我們來複盤一下。技術壁壘低,這是不爭的事實。ccutk)等廠商正以更低的價格衝擊低端市場,甚至一些內地有實力的整機廠商也在嚐試自研或委托設計。我們作為後來者,即使解決了‘啟明一號’的功耗和穩定性問題,也很難在性能或成本上建立起決定性的優勢。”
“遠大電子的市場反饋已經說明了問題,”他轉頭看向黃耀龍,“我們的芯片並沒有給他們的產品帶來足夠的差異化競爭力。在這樣的市場裏,等待我們的隻有無休止的價格戰,利潤會被壓縮到極致,甚至再次陷入虧損。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也無法支撐我們進行更高層次的技術研發,比如‘盤古’項目。”
“所以,”林軒的筆在“紅海”兩個字上重重畫了個叉,“我們必須跳出vcd這個泥潭!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具有巨大增長潛力、並且能夠充分發揮我們技術積累和前瞻性優勢的細分市場!‘啟明一號’,絕不能再是一款亦步亦趨、隻能靠價格搶市場的平庸之作!”
林軒的話擲地有聲,為這次會議定下了清晰的基調——戰略轉移,尋找藍海。
黃耀龍點了點頭,打開了他的筆記本,開始匯報他這段時間根據林軒指示所做的市場調研結果。他的表情有些無奈,顯然尋找藍海並非易事。
“林生,各位,根據我的初步調研,”黃耀龍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目前主流的消費電子領域,確實看不到太多明顯的藍海機會。”
“聲卡領域,新加坡的創新科技憑借其sound baster係列聲卡,幾乎是行業標準,地位難以撼動。顯卡市場更是群雄混戰,美國的s3、加拿大的ati、還有nvidia等公司,在2d、3d圖形加速技術上投入巨大,新品層出不窮。我們現在進去,無論是技術積累、品牌知名度還是渠道資源,都完全處於劣勢,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黃耀龍的匯報讓會議室的氣氛又有些沉重下來。主流市場飽和,新興市場巨頭林立,留給芯啟科技這樣的初創公司的機會似乎並不多。
工程師們也低聲議論起來: “pc配件確實難,那些大廠的驅動程序、api兼容性都是很高的壁壘。” “日本廠商在消費電子的品質控製和品牌營銷上太強了……” “我們總不能去做電子詞典或者遊戲機芯片吧?那也是紅海一片……”
林軒安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發出嗒、嗒、嗒的輕響。他的目光深邃,似乎並未被眼前羅列的困難所困擾,腦海中正在快速地運轉著,將前世的記憶碎片與眼前的市場格局進行著拚接和推演。
時間,1995年底至1996年初。地點,香江。互聯網的浪潮正悄然湧動,雖然速度慢得像蝸牛撥號上網最高不過56kbps),但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和娛樂方式正在萌芽。與此同時,一種名為peg1 audio ayer 3的數字音頻壓縮格式,在德國fraunhofer研究所的努力下逐漸成型,並開始在一些極客和音樂愛好者的圈子裏,通過bbs、ftp站點等早期互聯網渠道悄然流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時機,似乎正在成熟。
會議室裏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軒身上,等待著他這位總能帶來驚奇的領導者給出方向。
林軒停止了敲擊桌麵的手指,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種神秘而自信的微笑。
<格式歌曲。而一首4分鍾左右的歌曲,壓縮成128kp3文件,體積隻有大約3到4兆字節b)!壓縮比可以達到101甚至121!”
“十倍以上的壓縮率?!”顧維鈞倒吸了一口涼氣,其他工程師也發出了驚歎。他們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是的。”林軒肯定地回答,“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在當前這種互聯網帶寬極其有限56k撥號上網換算下來每秒隻能傳輸幾kp3成為了迄今為止最適合在網絡上傳播和存儲的數字音樂格式!”
“至於音質損失,”林軒笑了笑,“對於追求極致音效的發燒友來說,可能無法接受。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尤其是在嘈雜環境下,或者使用普通耳機、便攜設備進行收聽時,128kp3,其音質與cd相比,差異並不像想象中那麽巨大,完全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至少,比現在流行的磁帶隨身聽要好得多!”
他環視眾人,語氣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我現在可以大膽預言:隨著互聯網進一步普及哪怕速度依然很慢),以及存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成本的急劇下降——特別是閃存fash eory)技術,未來幾年內,一定會誕生一種全新的、革命性的便攜式數字音樂播放器!”
“這種播放器,將徹底拋棄笨重的磁帶和易劃傷的cd光盤!它可以內置幾十兆甚至上百兆的閃存,直接存儲數十首甚至上百首p3格式的歌曲。用戶可以從電腦上,通過互聯網下載或者其他途徑獲取p3文件,然後傳輸到這個小巧的播放器裏,隨時隨地欣賞音樂,就像一個‘數字化的akan’!”
林軒的聲音充滿了感染力,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個場景:人們口袋裏揣著一個小小的設備,裏麵卻裝著海量的音樂,徹底擺脫了物理介質的束縛。
“這將是一個多麽巨大的新興市場!一個全新的藍海!”林軒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這東西能做出來嗎?”一位年輕工程師興奮地問道,“閃存現在好像還很貴吧?電池能撐多久?”
“技術上的挑戰肯定是有的,”林軒看向那位工程師,“但閃存的價格正在快速下降,三星、東芝等廠商都在大力投入。電池技術也在進步。更關鍵的是,實現這個產品的核心——那顆能夠高效解碼p3文件、並且功耗極低的芯片,正是我們可以抓住的機會!”
他將目光投向所有人,斬釘截鐵地宣布:“我們的‘啟明一號’,目標市場,就是這個即將爆發的便攜式數字音樂播放器!我們的目標產品,就是為這個市場量身打造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的p3解碼芯片!”
這個明確的、充滿前瞻性的目標,像一道光芒照亮了前進的方向,瞬間點燃了所有技術人員的熱情。相比在vcd紅海裏苦苦掙紮,去開創一個全新的藍海市場,無疑更讓人心潮澎湃。
“再次,考慮到便攜播放器需要進行基本的歌曲選擇、播放控製等操作,我們甚至可以考慮在芯片內部集成一個簡單的文件係統管理功能和微控製器cu)核心,用來處理用戶接口邏輯和與閃存的數據交互,進一步提升集成度,降低下遊廠商的開發難度。”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功耗和穩定性!”林軒的目光轉向顧維鈞,語氣變得格外嚴肅,“老顧,這次‘啟明一號’的設計,必須將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放在首位!”
他加重了語氣,直接點出痛點:“功耗必須做到極致!‘啟明零號’在高負載下的發熱問題,給我們造成了多少麻煩,大家還記得嗎?便攜設備依賴電池供電,每一毫瓦的功耗都至關重要。我希望我們的芯片在典型工作狀態下的功耗,能控製在數百毫瓦甚至更低!這在技術上能實現嗎?需要采用哪些新的低功耗設計方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軒一連串具體而苛刻的技術要求,讓顧維鈞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但也激發了他迎接挑戰的鬥誌。他低頭沉思了片刻,手指在桌麵上無意識地畫著,腦海中快速構建著芯片的可能架構。
“林生,你的要求很高,挑戰確實非常大。”顧維鈞抬起頭,眼中閃爍著興奮與凝重交織的光芒,“不過,並非無法實現。”
“工藝選擇上,”顧維鈞看向林軒,“我建議可以考慮和台積電那邊溝通,爭取使用他們當時可能已經穩定量產、並且漏電控製相對較好的0.35微米os工藝。相比我們‘啟明零號’使用的0.5或0.6微米工藝,0.35微米能帶來更高的集成度,晶體管的開關速度更快,工作電壓也可以適當降低,這都有利於降低功耗。當然,我們需要確認台積電在該工藝節點的成熟度、pdk的完善程度以及設計規則的複雜度。”
“好!”林軒聽完顧維鈞的分析,重重一拍桌子,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老顧分析得很透徹!技術路線基本清晰了。那‘啟明一號’的項目,就正式啟動!”
他立刻開始分配任務:“老顧,你繼續擔任‘啟明一號’的總架構師,立刻抽調精幹力量,組建項目核心團隊。首要任務是完成詳細的產品規格定義,包括性能指標、功耗目標、接口標準、封裝形式等等。同時,要深入研究p3解碼的iso標準文檔和相關的算法論文,特別是心理聲學模型部分,尋找我們自主優化的空間。我要在一周內看到初步的芯片架構框圖和關鍵模塊劃分方案!”
“沒問題,林生!”顧維鈞鄭重地點頭,接下了這個重任。
林軒又轉向黃耀龍:“老黃,你的任務同樣艱巨。市場調研必須立刻深入!我們要明確‘啟明一號’的目標客戶到底是誰?是那些日本、韓國的消費電子巨頭,比如索尼、三星、鬆下、愛華?還是國內那些正在崛起的影音電子企業,比如步步高、愛多、萬利達?他們對p3播放器這個新概念的接受程度如何?他們願意為我們的芯片付出什麽樣的價格?”
“你還要盡快去尋找潛在的‘阿爾法客戶’apha custoer)!”林軒強調道,“就是那些有創新意願、願意嚐試新技術的領先企業。我們需要找到一兩家這樣的早期合作夥伴,讓他們參與到我們的產品定義中來,根據他們的需求進行優化,甚至提供早期的工程樣品給他們進行評估和整機開發。這樣不僅能驗證我們的產品方向,也能為我們未來的量產和銷售打下基礎!”
“明白!林生,我馬上去安排!”黃耀龍也感到了緊迫感和興奮感,相比在vcd紅海裏掙紮,開拓p3藍海顯然更有想象空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著各項任務的明確分配,“啟明一號”項目,這艘承載著芯啟科技轉型希望和未來夢想的戰艦,正式宣告起航。
然而,興奮之餘,巨大的壓力也如影隨形。
“啟明一號”的技術複雜度遠超“啟明零號”,研發周期和投入也必然大幅增加。再加上秘密進行的“盤古”eda項目,同樣是個無底的吞金巨獸。雙線作戰,對芯啟科技本就捉襟見肘的資金鏈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公司的現金儲備,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耗,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逼近那條危險的警戒線。
林軒知道,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他必須盡快找到新的資金來源,否則,無論是“啟明一號”的宏偉藍圖,還是“盤古”計劃的深遠布局,都可能因為資金鏈的斷裂而功虧一簣,成為鏡花水月。
前方的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機遇與風險並存,希望與危機同在。
喜歡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請大家收藏:()國芯崛起:從香江到矽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