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北京政法大學
字數:4213 加入書籤
次日清晨,薄霧未散,紫禁城東華門已馳出輕車數乘。
弘曆身著常服,在數百名特勤局親衛暗護下,與刑部尚書張照、兵部尚書傅鼐、禮部尚書楊名時一同抵臨“北京政法大學”。
禦賜匾額下,兩廂楹聯“鐵律昭昭扶社稷,法繩赫赫正乾坤”在晨霧中若隱若現。
張照稟道:“此校依皇上‘匯通中西法理,培育實務幹才’所建,下設民法學、商法學、刑法學、獄政學、司法勘驗學五門,師資既聘刑部資深郎中、大理寺推官坐堂授課,又延攬英吉利、法蘭西、荷蘭、西班牙等國留學歸來的法學學子充任教習,中西律法兼收並蓄。”
弘曆步入校園,正逢刑法學堂辯論,便循聲走來。
堂內辯論正酣,剛從法蘭西留學歸來的劉墉指著牆上“司法獨立”四個朱砂大字,朗聲道。
“法蘭西《聖日耳曼敕令》確立司法權獨立運作之製,法官非經法定程序不得罷免,其最高法院可依法駁回違憲政令。
觀我朝近年刑案,多有地方官員幹預司法之例——如去年河南某案,刑部判官受製於地方高官壓力,竟將‘惡意殺人’改判‘過失殺人’。
司法若不能脫離行政掣肘,何以確保審判公允?”
大理寺資深推官趙肅反駁道:“律法需貼合國情,我朝州縣官兼理刑名,本為高效治民之道。
若效仿法蘭西將司法獨立,恐致基層治理割裂,反生效率之弊。”
劉墉從容展卷:“獨立非孤立,乃專業分工之需。
法蘭西法官終身製保障其不受外部幹擾,專注律法適用。
今我朝既已引入辯護律師製度,若庭審仍受行政指令左右,則律師辯護、證據質證皆成虛設,司法公信何存?”
刑部郎中李為撫須沉吟:“法蘭西律法製度可鑒,但需漸進改良。
如先明確法官獨立審案之權責,再逐步厘清司法與行政之邊界,或可避其短而取其長。”
弘曆靜立柱後,默默審視這場法理爭辯背後的製度革新可能。
張照耳聽辯論內容,掌心微汗,他自然知曉劉墉所言雖合法理,卻暗觸“皇權統攝司法”之忌口,餘光頻掃弘曆麵色,見弘曆神情沉靜如水,既無慍色亦無首肯,心下稍定卻仍惴惴。
弘曆聽了一會,轉身離去,行至庭院時開口詢問:“眼下在校就讀學子多少?”
“回皇上,係各省按製推薦,目前共有三百人在讀。”張照忙俯身作答。
弘曆強調“當下民間律法人才嚴重缺失,務必加快培養!”
“臣遵旨!”張照高聲應道。
弘曆駐足回望學堂方向,忽道“此校既名‘政法’,當容天下法理爭鳴。
學子言論但依法度,勿以言獲罪——朕要的是真才實學,不是唯唯諾諾之徒。”
“皇上聖明!”張照心頭一震,忙應道。
弘曆在張照引領下轉至律法修訂館,見牆上高懸《企業法》卷軸,條款分“企業注冊”“企業納稅”“合同規製”“財產保護”等多卷,朱筆批注間可見與西洋商律的參校痕跡。
張照見狀,趕忙上前稟報道:“按皇上‘參西洋成法,補大清商規’之旨,目前刑部正參考法蘭西的《商事敕令》、英吉利的《反欺詐法》、《匯票法》等法案對我朝《企業法》相關條文進行修訂 。”
弘曆認真審視著修訂稿,看到新增的條款巧妙融合了西洋商法理念和本土商事傳統,比如“要約承諾”借鑒了法蘭西商事合同規則,又結合了本土“牙行保人”製度。
張照笑道:"皇上,自《企業法》頒行,民間商貿行止規範有序,成效顯著。
此法融西洋商法之優長,必能助我朝商路通達、百業興旺!"
弘曆微微點頭,拍了拍張照肩膀。
“學堂論辯見風骨,修訂館中顯章法,卿擔綱新政,功在社稷。”
張照慨然拱手:“皇上開‘匯通中西’之先河,臣不過執鞭墜鐙。”
見天色還早,弘曆在張照、傅鼐、楊名時陪同下,輾轉京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皇家海軍大學,皇家陸軍大學四所學府。
清華大學校園裏,學子們圍聚廊下,或在黑板上演算《微積分要義》習題,或持銅製量器測算拋物線軌跡。
弘曆路過“天文館”,見師生正以西洋望遠鏡觀測星象,短發隨仰首動作輕晃,與星圖石板上的公式光影交疊,一派“究星軌、探穹宇”的熱烈氣象。
北京大學內,圖書館前的西洋史研討正酣,學子們環坐草坪,傳閱著《論古代與現代的學習》譯本,弘曆駐足傾聽,見他們從“伯羅奔尼撒戰爭”論及“大清邊疆治理”,好不熱鬧。
皇家海軍大學裏,教官立於講台上,手持《海洋自由論》譯本朗聲授課,黑板上繪著精密的“季風環流圖”與“貿易航線坐標係”。
學員們端坐如鍾,短發整齊後梳,目光緊盯著講台陳列的六分儀、羅盤模型。
教室後牆陳列櫃中,《航海日誌》手稿與曬幹的海藻標本並列,最顯眼處擺著學員自製的“南洋商路風險沙盤”,小旗標注著“西班牙據點”、“荷蘭據點”,盡顯“心在四海”之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家陸軍大學的操練場上,千餘學員正行“千人俯臥撐陣”。
青黑短發如麥田起伏,臂部肌肉與地麵震擊聲整齊如鼓點。
傅鼐低語:“皇上已巡視四時辰,恐龍體勞乏……”
弘曆擺了擺手,闊步邁上檢閱台,聲如雷霆:“將士們,朕見爾等短發揚誌,埋頭苦練,心甚慰之!”
話音未落,隊列中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皇上萬歲”。
待呼嘯聲逐漸平息,弘曆接著說道。
“爾等可知,為何朕力主剪辮?”
弘曆抬手扯過一名留辮舊軍士卒的發尾。
“這三尺長辮,戰時礙刀礙槍,匍匐時拖泥帶水,敵兵拽住便能製命!更甚者——”
弘曆指向校場邊正在晾曬的病號服,“軍醫奏報,軍中疫病七成起於發辮藏汙!虱子跳蚤沿辮而入,士卒染病者十有二三,此等‘發患’,與敵軍何異?”
弘曆踏前半步:“看爾等如今的短發——”
指尖掠過排頭學員發頂,“幹淨利落如利刃出鞘,格鬥時無牽無掛,包紮時一覽無餘,更可每日濯洗去垢,疫病何從滋生?
昔年西洋紅毛鬼笑我‘豚尾垂肩’,如今你們以短發示之,便是要讓他們知道,大清兒郎的腦袋,不是用來拖辮子的,是用來頂天地、扛家國的!”
“皇上說得是!”一名曾染過疥瘡的炮兵學員出列,褪下衣領露出後頸舊疤。
“末將去年因發辮生虱染毒,險些誤了戰報傳遞!
自剪辮後,身無疥癢,心無旁騖,方能專注操演新炮!”
弘曆頷首:“這便對了!發辮長一寸,戰力弱三分,短發短一寸,兵勢強十分!”
全場振臂齊呼:“剪辮強軍!剪辮強軍!”聲浪如驚濤拍岸,震得校場簷角殘葉簌簌墜落。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