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義務兵役製度

字數:4371   加入書籤

A+A-


    回宮路上,弘曆斜倚輦中,車窗外暮色如墨浸染,校場喧囂漸消於晚風,短發士卒的堅毅身影與學堂辯士的激昂麵容,仍在眸中往複翻湧。
    忽有特勤局親衛策馬近輦:“皇上,太醫院急報!”
    弘曆指尖驟緊——海望替他擋槍時那聲悶哼,此刻仍在耳畔震響。
    “速返紫禁城!”輦駕急轉時,簷角銅鈴碎響驚破暮靄。
    太醫院內,太醫們叩首聲中,弘曆踉蹌撲向床榻。
    海望麵色如雪,唇角滲著黑血,指尖虛虛攥住衣袖:“臣...恐怕再也不能為皇上分憂,管理戶部、內務……”喉間湧出黑血,未說完的話凝在唇角,眼瞳已漸漸渙散。
    弘曆顫抖著握住海望冰涼的手,掌心厚繭蹭過他虎口,曾是撥算盤、點庫銀的力道,如今卻綿軟如絮。
    弘曆猛然轉身,袍袖掃落案上醫書,黃紙紛飛中抓住太醫前襟:“朕要他活!你敢說沒有偏方?敢說沒用千年人參?”
    話音未落,太醫們伏地叩首,道盡了無力回天的結局。
    李玉見狀,忙低身扶住踉蹌的弘曆,袖中帕子遞到近前:“皇上節哀……海望大人一生盡忠,必能……”
    “節哀?”弘曆盯著海望唇角凝著的黑血,忽而笑出聲來。
    “他替朕擋過子彈,替朕管理數萬萬銀錢,替朕在內務府為裁撤冗餘裏熬紅了眼……如今要朕如何節哀?”
    李玉喉結滾動,不敢接話。
    弘曆緩緩替海望合上眼簾,指腹擦過眼角細紋,觸到一滴未落的淚——原來連臨終,海望都不肯在他麵前落半分軟弱。
    “傳朕旨意!”弘曆忽然直起腰,冷聲道。
    “賜諡號‘忠烈’,著入賢良祠首列受供。
    內務府撥銀十萬,於西山修衣冠塚,墓前立碑,刻‘護主盡忠,安邦定國’八字,供後人瞻緬。”
    步出太醫院,廊下燈籠次第亮起,照見盧繼光扶著廊柱欲跪,弘曆抬手止道:“免禮。”
    湊近時,見盧繼光左臂纏繃卻身姿挺直,弘曆輕聲問:“傷勢無礙?”
    盧繼光頷首稱安。
    “太醫院藥材隨用,”弘曆頓了頓,“皇家一號事務暫交副手,你且安心養傷。”
    說罷抬手拍了拍其未傷的右肩,袖擺掃過廊下立柱,快步踏入夜色中。
    一個月後。
    乾清宮內,弘曆高坐龍椅,目光掃過階下一眾軍機大臣。
    軍機大臣張廷玉、兵部尚書傅鼐、第一集團軍軍長傅恒等人皆垂手肅立,殿內氣氛莊嚴肅穆。
    傅恒率先出列,跪地稟道。
    “皇上,除駐紮在海外峴港,沙巴港的兩個師外,大清六大集團軍已全部完成剪辮,其中抗拒剪辮者五百餘人,臣已按軍規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傅恒聲音沉穩,尾音卻帶著一絲冷硬,顯然對反抗者毫不留情。
    弘曆指尖輕叩禦案,語氣波瀾不驚:“抗旨者雖死,其家屬亦難辭其咎。
    著令將所有抗令者家屬盡皆發配邊疆,永服徭役。”話雖平淡,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臣遵旨!”傅恒叩首領命,退至班列。
    此時,兵部尚書傅鼐向前半步,神色凝重道:“皇上,近來因違法軍規被處置、正常退役及其他緣由,軍中出現多處空額。
    經兵部統計,第一集團軍空編三百餘人,第二集團軍空編五百餘人,第三集團軍空編四百餘人,第四集團軍空編六百餘人,第五、六集團軍亦各有空編一千餘人。
    此等缺額若不及時補足,恐影響軍心戰力。”傅鼐話音落下,殿內諸臣皆微微頷首。
    弘曆聞言,眉峰微蹙,轉而看向傅鼐:“朕早有計較,著你聯合刑部發布《義務兵役製度》,年滿十六歲皆可應征,每年按現役部隊百分之五的比例招募新兵。
    新兵須服役兩載,嚴加考核,擇其優者留用,庸碌者遣返原籍。”
    弘曆稍作停頓,目光掃過眾人,“至於其他士兵服役年限,亦需明定章程——所有軍中將士四十歲後可申請退役,團級以下含團級)最遲四十五歲必須退役,旅級軍官五十歲必須解甲,師級軍官五十五歲退職,軍級以上將領可放寬至六十歲。”
    傅鼐聽罷,麵上露出驚訝之色,顯然未料到皇上對此思慮如此周全。
    連忙叩首道:“皇上聖明!此等舉措既能保證軍中新鮮血液更替,又可避免將佐久居其位滋生懈怠,實乃強軍之良策。
    臣即刻督辦,定將新兵招募與退役細則一一落實,確保軍製改革順利推行。
    弘曆指尖輕敲禦案,續道:“再者,著戶部行文——凡士兵服役期間,其家屬田稅減半。”
    話音未落,傅鼐急叩首道:“皇上此舉可解士卒後顧之憂,必令民間爭相響應參軍。”
    新任戶部尚書蘇琦趨前叩首:“臣即刻籌備細則,爭取早日福澤百姓!”
    弘曆叩擊著《皇輿全覽圖》上的南洋諸國疆域,沉聲道。
    “剪辮之事,民間非議日盛,朕聞山東士紳竟串聯百餘人跪哭孔廟,言‘剪辮毀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沉默許久的張廷玉撫須出列,沉聲道:“啟稟皇上,臣已密令山東巡撫聯合地方鄉約,在各鄉塾宣講《聖諭廣訓》,疏導士紳輿情。”
    張廷玉目光掃過禦案上的反對剪辮奏章,“奈何民間愚鈍,仍有流言稱‘剪辮斷龍脈’,需借大勢破之。”
    “大勢?朕這裏倒有一個。”弘曆忽而冷笑一聲。
    “諸位可知,安南鄭氏上月無端扣押我朝商民三十餘人?”
    傅鼐心下一驚,忙俯身道:“臣已聽聞,已派遣使者前去交涉。”
    弘曆目光掃過殿內諸臣,冷笑道“安南尋滋挑釁,若我大清派軍隊痛擊之,百姓還會盯著一根辮子不放麽?”
    傅恒聞言,立刻領悟聖意,趨前道:“皇上是說……借南疆兵端凝聚民心?”
    弘曆不置可否,隻指了指案頭軍報:“此前,雲南巡撫張廣泗傳來奏報,安南鄭氏近來多次派人搶掠我朝商民貨物,更是笑稱‘清人長辮垂肩,如婦人簪花不折’。
    劫掠貨物、毆傷百姓也就罷了,竟拿我朝發式百般羞辱!”
    弘曆沉聲道,“傅愛卿,傳朕旨意,命駐守雲貴地區的第四集團軍第19師即刻發兵,從陸地進攻安南北部,命駐守江南地區的第三集團軍派遣第13師與南海水師配合,從海路進攻。
    兵部務必做好部隊後勤工作,保障前線彈藥糧草充足。”
    傅鼐瞬間脊背發涼,叩首道:“臣即刻傳令邊軍,準備彈藥糧草。
    另請翰林院連夜草擬《討安南檄文》,將‘蓄辮受辱’‘番邦欺華’之事遍傳市井,讓百姓皆知,留辮者不僅有礙軍容,更會招致南疆外敵欺淩!”
    “不夠。”弘曆指尖敲了敲“安南都城升龍府”標記。
    “檄文要寫得痛徹心扉。”弘曆起身拂開明黃帷帳,望著殿外漆黑的夜空,“就說安南國王曾在宴會上笑我大清‘辮長而怯戰’,此番出兵,既是揚我國威,更是剪辮雪恥!”
    “臣等遵旨!”傅鼐等人紛紛跪地應道。
    弘曆滿意頷首,目光落向《皇輿全覽圖》上逐漸被燭火染紅的安南疆域。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