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茫茫冰原

字數:3659   加入書籤

A+A-


    14小時後,“雪龍”臨時北極科學考察前哨站。
    這裏是地球上最孤寂、最嚴酷的舞台之一,距離那象征世界之巔的地理北極點直線距離已不足六百公裏——一個因腳下巨大浮冰板塊永不停歇的漂移而時刻變動的數字。
    空氣仿佛被凍結成了固態,溫度計上那令人膽寒的零下25攝氏度讀數,無聲地訴說著此地生存條件的極端與卓絕。每一口吸入的空氣都像是在吞咽細碎的冰晶,刺痛著肺葉。
    為了迎接這批特殊的“訪客”,常駐於此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早已在接到加密指令後,動用了所有可用的工程設備,頂著刺骨寒風,在一片相對平坦的冰原上清理並壓實出了一條僅供起降的簡易跑道。
    這條冰雪跑道粗糙而脆弱,邊緣用高亮度的熒光杆勉強標記,盡頭則安置了幾盞大功率、由獨立電源供能的ed警示燈,在彌漫的冰霧中閃爍著微弱卻關鍵的光芒。這是人類智慧在與極地蠻荒對抗中,所能創造的最原始也最有效的信標。
    時間緩緩滑入這個高緯度地區永恒的、光線昏暗的“下午”,狂風裹挾著雪粒,如同憤怒的白色巨獸般在冰原上肆虐咆哮,能見度被壓縮到不足百米,天地間一片混沌。
    就在這片白色的地獄風暴中,一陣與風嘯聲截然不同、頻率更低沉、更具穿透力的螺旋槳轟鳴聲,極難察覺地滲透進來,預示著文明造物的降臨。
    倏忽之間,一架翼展寬大、機身覆蓋著一層厚厚積雪與冰淩的運9中型戰術運輸機,如同從另一個維度猛然撕裂帷幕般,毫無預兆地出現在低垂的、鉛灰色雲層之下。
    它龐大的身軀在風雪中顯得有些搖晃,但目標明確——直指那條在冰原上若隱若現的、由人類意誌強行開辟出來的簡易跑道。
    沒有導航塔台的精確引導,沒有地麵控製中心的雷達監控,更沒有專業地勤人員的輔助,能否將這架承載著特殊使命與沉重裝備的“空中駱駝”平穩地降落在這片危機四伏的浮冰之上,考驗的不僅僅是飛機的結構強度,更是駕駛艙內那位飛行員那鋼鐵般的神經、臨場決斷的智慧,以及千錘百煉、已臻化境的飛行技藝。
    沉重的起落架帶著液壓係統的輕微嘶鳴被緩緩放下,三組輪胎在觸及冰麵的前一刻幾乎與飛速接近的白色大地融為一體。四具大功率渦槳發動機反槳產生的巨大氣流,卷起漫天冰雪,形成一道令人睜不開眼的、刺骨的白色漩渦,狠狠地衝擊著跑道周圍那些早已等候多時、裹得嚴嚴實實的科考隊員們。他們的防寒麵罩上瞬間凝結了一層白霜,連眨眼都變得困難。
    萬幸的是,奇跡終究眷顧了勇敢者,伴隨著一陣令人牙酸的摩擦聲和機體的輕微震顫,駕駛員憑借著對飛機性能的極致理解和對環境的精準判斷,最終還是穩穩地“釘”住了這個龐然大物,使其在跑道末端堪堪停下。
    巨大的機艙後部貨艙門,在液壓裝置的驅動下發出沉重的“嗡嗡”聲,開始緩緩向下開啟。早已凍得瑟瑟發抖的科考站人員見狀,立刻頂著風雪,深一腳淺一腳地迎上前去,準備接洽,迎接這批從遙遠文明腹地、跨越萬裏冰封而來的不速之客。
    緩緩下降的、如同巨獸下頜般的艙門之後,率先映入眼簾的,是身著全套極地特種作戰服、幾乎被包裹成一個“粽子”的秦風。
    厚重的多層防護服、加熱內襯、防寒頭盔與麵罩......即便武裝到了牙齒,但當那股獨屬於北極圈核心地帶的、仿佛能凍結靈魂的酷寒空氣湧入機艙的瞬間,還是讓他這個在南方長大、連像樣的雪景都沒見過幾次的"傷員",控製不住地打了一個劇烈的寒顫。
    還未完全愈合的傷口在低溫下隱隱作痛,提醒著他不久前才經曆過的生死搏殺。若非學院那不容置疑的最高指令,他此刻本應在某個溫暖的海濱療養院,享受著來之不易、帶著傷卻也算安逸的假期,而不是被空投到這個世界的盡頭,去追尋一具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遺骸。
    緊隨秦風之後,大量的物資和精密設備被行動隊員們有條不紊地搬運下運輸機。其中包括了一輛外觀猙獰、配備了寬大履帶的“極地先鋒”型全地形特種車,以及一口體積不小、表麵布滿傳感器接口和生物危害標識的、專門用於低溫保存外星生物樣本的特種金屬貯存艙——其內部結構與材料,本身就已是尖端科技的結晶。
    學院的分析部門基於此前從抵抗派傳來的、極其模糊的外星人影像資料,已經做出了初步判斷:
    如果外星飛船墜落在地球上任何一個環境相對溫和的區域,考慮到其科技水平,裏麵的“天外來客”或許還有一線生還的渺茫機會。
    然而,這裏是北極,是地球生態係統中最殘酷無情的絕境之一。能夠在零下數十度、乃至更低溫度下長期生存的碳基生命形式屈指可數。
    學院的異種生物學家們普遍認為,沒有證據表明這些外星訪客擁有足以抵禦如此極端嚴寒的生理結構,即使它們僥幸在劇烈的墜毀撞擊中幸存下來,這片冰封絕域本身,也足以成為它們的天然墳墓。北極的酷寒,成為了人類在這場意外遭遇戰中,一個不請自來的、冷酷的盟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盡管在學院強大資源調配能力的幫助下,秦風和他的團隊選擇了理論上最快抵達這座臨時科考站的交通方式,但地理上的劣勢是無法完全彌補的。
    畢竟,他們的出發點遠在亞洲腹地。從地緣政治和距離角度來看,靠近北極圈的俄羅斯,特別是其北方艦隊部署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基地、加拿大、挪威以及其他對北極地區有主權聲索或戰略利益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
    他們的官方或非官方調查團隊,要想搶在秦風之前抵達位於北冰洋浮冰上的墜落點,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
    時間,成為了這場無聲競賽中最寶貴的資源,事不宜遲,刻不容緩,如果被主動派或是其他敵對派係的人捷足先登的話,那麽圍繞著這艘蘊藏著無價之秘的外星飛船殘骸,雙方極有可能在冰天雪地之中,爆發一場後果難料的武裝對峙,甚至是流血衝突。
    因此,在所有人員集結完畢、裝備檢查無誤後,秦風沒有絲毫耽擱,立刻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招呼隊員們登上那輛早已預熱啟動、引擎發出低沉咆哮的極地特種車,準備出發。
    除了足夠支持他們往返墜落點並應對突發狀況的燃料、高能量食品、武器彈藥和維生補給外,那口沉重的、肩負著特殊使命的外星遺骸貯存艙,也已被穩穩地固定在特種車的後部載貨平台上。
    這種專門為極地惡劣環境設計的“極地先鋒”型特種車,擁有強大的渦輪增壓柴油引擎、精密的鉸接式底盤、寬幅低壓履帶,以及高度可靠的生命維持與導航通訊係統,賦予了它無與倫比的高通過性和極端環境適應性。
    秦風看著這台如同移動堡壘般的鋼鐵巨獸,心中不由得再次浮現出那個略帶自嘲的念頭:果然,便宜的東西或許缺點很多,但昂貴的東西,唯一的缺點,大概就真的隻剩下......貴了。而在這場關乎人類未來走向的競賽中,成本,顯然是最後才需要考慮的因素。
    引擎的轟鳴聲陡然增大,特種車碾壓著冰雪,如同史前巨獸般,堅定地駛離了臨時科考站那微弱的燈火範圍,一頭紮進了前方那片無邊無際、被風雪統治的、代表著未知與危機的白色荒原之中。
    喜歡地球不屈:混沌秩序請大家收藏:()地球不屈:混沌秩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