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極地之爭上)

字數:4998   加入書籤

A+A-


    在這片被永恒冰雪統治的、幾近世界之巔的白色荒原上,人類的科技成為了維係方向感的唯一脆弱生命線。
    依靠著頭頂軌道上,加密信道傳輸數據的多星座全球定位係統,這輛極地特種運輸車才得以在這片足以吞噬一切方向感、天地一色的茫茫冰原中斷然前行,沒有徹底迷失在令人眩暈的、無垠的白色虛空之中。
    它那厚重、寬闊的鉸接式履帶,碾過如同淬火鋼板般堅硬、發出玻璃般脆響的萬年冰層,每一次前進都伴隨著低沉的、仿佛來自冰層深處的抗議般的呻吟。
    履帶留下的印記深刻卻又短暫,幾乎在車輛駛過後的瞬間,便被無處不在的、如同細砂糖般的風吹雪迅速填平、抹去,仿佛這鋼鐵巨獸從未踏足此地,隻留下一道在記憶中都可能模糊的、轉瞬即逝的軌跡。
    溫暖而略顯壓抑的車廂內部,與外界的酷寒形成了鮮明對比,空氣循環係統發出單調的低頻嗡鳴,秦風正全神貫注地凝視著手中的pda。
    屏幕上,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圖像與實時地形掃描數據疊加,構成了他們當前所在區域的多維電子地圖。一個不斷閃爍的光點標記著他們的位置,正沿著預設路線緩慢移動。
    車載計時器顯示,他們已經在這片白色煉獄中連續行駛了近三個小時,每一分鍾都像是在與極地的嚴酷意誌進行拔河。根據最新的距離測算,再過大約四十分鍾,他們就應該能抵達外星飛船墜毀的坐標點。
    此行,秦風肩上的壓力格外不可謂不沉重,與他並肩作戰的隊員,大多是剛從學院各分部調來的新兵,他們擁有理論知識和模擬訓練經驗,但缺乏在如此極端環境下執行高風險任務的實戰磨礪。
    而他最倚重、配合最為默契的下屬兼摯友韓子軒,此刻仍躺在後方的醫療設施裏,身邊甚至需要配備全天候的醫療護工。
    韓子軒的缺席,如同在他精心構建的行動體係中留下了一個難以彌補的缺口,迫使他不得不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對新隊員的直接指揮與細節把控上。
    也許是長途跋涉帶來的單調與壓抑感實在太過強烈,後座一名年輕的隊員,一個看上去還帶著些許學生氣的年輕人,終於忍不住打破了車廂內近乎凝固的沉默,帶著幾分好奇與敬畏,開口問道:
    “隊長......您是咱們學院第一批近距離接觸過那種外星飛船的調查員。能不能跟我們說說,它們......究竟是什麽樣子的?”
    秦風從pda屏幕上抬起頭,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睛,他下意識地撓了撓被防寒頭套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頭皮,似乎在搜尋一個既準確又不至於引發恐慌的描述方式,沉吟了片刻:
    “呃......怎麽說呢......”他組織了一下語言,“你們見過地球上那些現代主義風格的摩天大樓吧?特別是那種追求幾何形態、棱角分明、又高又瘦的建築,比如......嗯,想象一下碎片大廈或者某些未來派的概念設計圖。”
    他頓了頓,看到隊員們似懂非懂地點頭,繼續說道:
    “沒錯,你大致可以把它們的飛船想象成那個樣子,一個由無數鋒利幾何切麵構成的、垂直聳立的結晶體或者說棱柱。棱角極其分明,絕對不像好萊塢電影裏渲染的那種扁平的碟形,或者星際戰艦般布滿炮塔和天線的宏偉壯觀。它們更像是一種......冷酷、高效、完全摒棄了任何冗餘設計的工具。”
    “那......那它們的殘骸呢?”另一位隊員緊跟著追問,聲音裏帶著掩飾不住的緊張,“會像飛機失事那樣,摔得東一塊西一塊,到處都是碎片嗎?”
    “這個......”秦風的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一下,“老實說,我不太能確定。上次我們遇到的那艘是......嗯,情況特殊。具體形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結構強度、墜落時的姿態、速度與角度,以及......它撞擊冰麵時釋放的能量。”
    “也許我們能看到的,不過就像是一棟通體漆黑、布滿尖銳棱角的高層建築,從天上倒塌下來,深深地砸進了冰層裏。大概......就是那種感覺吧。一種巨大的、死寂的、充滿不祥意味的幾何殘骸。”
    就在這簡短的交談之間,秦風握在手中的pda突然發出了一陣急促而獨特的提示音——那是預設的、代表已進入目標區域警戒範圍的信號。
    “停車!所有人注意,我們已經非常接近目標墜落坐標。”
    秦風的聲音瞬間變得銳利而果斷,不容置疑。身旁負責駕駛的隊員幾乎是在命令發出的同時,猛地踩下了電磁製動踏板。伴隨著一陣履帶鎖死的金屬摩擦音,特種車如同被無形的力量釘在了原地,穩穩地停了下來,車身甚至沒有一絲多餘的晃動。
    “可是......隊長,”駕駛員透過加厚的防彈玻璃,眯起眼睛使勁向前張望著,臉上寫滿了困惑,“前麵......明明還是一片白茫茫的平地啊,連個小丘都沒有。哪裏......哪裏有外星飛船的蹤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甚至啟動了車頭的熱成像,但反饋回來的信息依舊是一片平坦的冰原。
    “不......不對勁。”
    秦風沒有理會駕駛員的疑問,他的目光死死鎖定在pda屏幕上那幅由多顆高軌道偵察衛星實時合成的圖像上。圖像顯示,他們確實已經抵達了墜落點坐標附近。
    但......為什麽實地景象與衛星數據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一種源自無數次生死邊緣磨礪出的、近乎第六感的直覺,在他心底瘋狂鳴響警報。有什麽東西......被忽略了,或者說,被某種方式......隱藏了。
    他不再猶豫,猛地推開了厚重的、帶有氣密鎖功能的車門。一股夾雜著冰晶、足以瞬間凍僵裸露皮膚的狂風立刻灌了進來。他不顧外麵那如同刀割般的風雪,以及隊員們詫異的目光,徑直跳下了車。
    “隊長?!”
    車裏的隊員們完全不理解指揮官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但嚴格的紀律讓他們立刻反應過來,紛紛抓起武器,打開各自的艙門,緊跟著跳下車,深一腳淺一腳地追了上去。
    秦風沒有回頭,他隻是一個勁地、近乎本能地朝著某個方向快步奔跑。在他們麵前,似乎是一處並不起眼、被風雪覆蓋的緩坡。
    等到秦風三步並作兩步、甚至手腳並用地爬上坡頂,穩住身形,將目光投向坡下時,他整個人如同被無形的巨錘擊中,瞬間僵在了原地,瞳孔因眼前所見的景象而驟然收縮。
    “隊長!到底怎麽了?您發現什麽了?為什麽突然就......”
    追上來的隊員們氣喘籲籲地來到秦風身旁,順著他僵硬的視線一同向前望去。下一秒,所有人的呼吸仿佛都被凍結了,他們不約而同地呆立在原地,臉上的表情從急切、疑惑,迅速轉變為難以置信的震驚,最後化為一片空白。
    在他們腳下,並非想象中的平坦冰原,而是一個直徑至少超過兩公裏、如同被隕石撞擊後又經冰川作用塑造而成的巨大、碗狀的冰川盆地!他們此刻所處的位置,恰好是這個巨大盆地的最外層邊緣,也是相對的製高點。
    而那艘他們苦苦搜尋的、墜毀的外星飛船,此刻正如同一個巨大的、漆黑的、不規則的幾何體墓碑,靜靜地、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死寂,斜插在靠近盆地中心、地勢最低窪的位置。從他們所站的盆地邊緣到飛船所在的最低穀,其垂直高度落差,目測至少達到了驚人的十五米!難怪在平地上根本無法發現,它竟是“沉”在了這片冰原之下!
    但這,還遠不是最讓他們感到靈魂為之顫栗的景象,若非手中那具備高倍率光學變焦和熱成像功能、此刻正因主人的震驚而微微顫抖的軍用望遠鏡提供了清晰的視野,他們就算是被當場槍斃,也絕對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事實——
    就在那艘漆黑、棱角分明、散發著異星氣息的外星飛船殘骸旁邊,甚至可以說,是緊挨著墜落點,居然......居然還坐落著一座規模相當可觀、結構完整、甚至......還在運作中的人類科考站!數個預製艙段組成的建築群,天線林立,甚至能看到微弱的燈光和疑似人員活動的熱信號!
    “這......這他媽是誰?!是誰的動作能這麽快?”一名新兵隊員下意識地脫口而出,聲音因極度的震驚而變調,充滿了荒謬感。
    “居然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在這鳥不拉屎的極北之地、外星飛船旁邊,建起了這麽大的一座營地?!這不可能!”
    “不......”秦風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他緩緩放下了望遠鏡,但目光依舊死死鎖定著遠方那個詭異的營地,“它不是......剛剛建成的,你們看那。”
    他抬起戴著厚重戰術手套的手指,指向營地中央最高處的一個金屬杆,透過隊員們紛紛舉起的望遠鏡鏡頭,他們清晰地看到了營地中心旗杆上,一麵在極地的寒風中獵獵作響、卻顯得異常陳舊、甚至有些破損的旗幟。
    盡管旗幟的顏色因長年累月的冰霜侵蝕而顯得有些褪色和模糊,但秦風以及在場所有接受過曆史與地緣政治教育的隊員,是絕對、絕對不會認錯那麵旗幟上獨特的顏色組合與那個早已成為曆史塵埃、卻又在某些時刻如同幽靈般回響的標誌性圖案。
    “那......那是?!”
    一陣壓抑不住的、混合著驚駭、迷惑與某種曆史宿命感的驚呼聲,從每一個隊員的喉嚨裏迸發出來。他們仿佛不是在看一麵旗幟,而是在凝視著一個從冰封的曆史深處爬出來的、不該存在的古老帝國遺產。
    幾乎是異口同聲地,他們辨認出了那麵旗幟的真容,聲音顫抖,帶著一種近乎褻瀆神聖的荒誕感:
    “那......那他媽是......前蘇聯的鐮刀錘子旗!”
    喜歡地球不屈:混沌秩序請大家收藏:()地球不屈:混沌秩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