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天人交戰,皇叔心裁
字數:2141 加入書籤
算盤珠的清脆餘音仿佛還未散盡,糜貞那番直指利害、剖析現實的話語,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投入原本就波瀾起伏的池水中,激起的漣漪久久未能平息。廳內落針可聞,燭火的劈啪聲都顯得格外刺耳。所有人的目光,無論是不甘、是疑慮、是決絕,此刻都匯聚在一人身上——主公,劉備。
他端坐於主位,身形似乎比往常更加佝僂了一些,仿佛背負著整個徐州的重量。雙拳時而鬆開,時而緊握,指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臉上的神情複雜難明,有痛惜,有不舍,有掙紮,更有深藏的疲憊。我知道,此刻在他心中翻騰的,定然是徐州的過往。
陶恭祖三讓徐州的情景、城中百姓簞食壺漿的擁戴、他在此處傾注的心血與基業……這一切,都像是無形的枷鎖,牢牢地係在他的心上。或許,他的眼前正浮現出無數張淳樸而信任的麵容,耳畔正回響著“劉使君”、“劉皇叔”那發自肺腑的呼喚。那是他視為圭臬的“仁”,是他立身之本,是他區別於曹操之流的旗幟。放棄徐州,無異於背棄這份沉甸甸的信任,如何對得起那些翹首以盼的百姓?
他的目光掃過雲長、翼德兩位將軍,那眼神中飽含著無需言語的兄弟情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是生死與共的承諾。留下,或許兄弟三人能轟轟烈烈地戰死沙場,全了這份義氣;離開,卻是前途未卜,甚至可能再次寄人籬下。這“情”字,重若千鈞。
當他的視線與我短暫交匯,我看到了一絲理性的掙紮,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痛苦——他明白,我的分析,冰冷,卻可能是唯一的生路。玉石俱焚易,保存火種難。為了一時的“守義”而斷絕複興漢室的希望,這真的是“仁”嗎?這“理”,如同一把尖刀,正刺向他柔軟的內心。
再轉向糜貞,那眼神中又添了幾分沉重,是對未來艱難險阻的預見,是對她方才那番務實之言的認同。糜家傾盡家財的支持,換來的若是主公的一敗塗地,他又於心何忍?
“仁”與“霸”,“守”與“走”,“情”與“理”,這千鈞重擔,此刻正無情地壓在他的肩頭,撕扯著他的內心。每一息的沉默,都像是一場無聲的搏鬥,一場天人交戰。
終於,在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後,主公緩緩站起身。他的動作有些遲緩,帶著一種不屬於他這個年紀的疲憊。他沒有立刻說話,而是踱步至懸掛的地圖前。修長的手指,帶著微微的顫抖,輕輕劃過“徐州”二字,那上麵承載了太多的期盼與心血。最終,他的指尖停在了南方——“荊州”的方向。
他轉過身,麵向眾人。燭光在他的臉上投下深深的陰影,使得那份決斷顯得更加沉重。
“備……”他開口,聲音不高,甚至帶著一絲沙啞與疲憊,卻字字清晰,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絕,“深受徐州百姓厚愛,視此地為家,本欲與城偕亡,方不負百姓托付。”
他頓了頓,深吸一口氣,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然……”語調一轉,帶著無盡的痛楚與無奈,“誠如子明所言,死守城池,若最終玉石俱焚,非但無益於匡扶漢室,反將累及無辜軍民,此非備之所願,亦非仁道。”
“深思熟慮,為漢室大業留存火種,為他日能真正庇護蒼生……備,決意……”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最後定格在前方虛空,仿佛看到了遙遠的未來,“暫棄徐州,南下荊州,以圖再起!”
話音落下,廳內依舊一片死寂,但這一次,寂靜中似乎多了一絲塵埃落定的悲涼。翼德將軍猛地抬起頭,眼中雖有不甘,卻終究沒有再說什麽,隻是重重地垂下了頭。雲長將軍依舊撫髯,微微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這個艱難的決定。
主公似乎並未在意眾人的反應,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再次開口,聲音沉穩了些許:“傳令下去!城中軍民,凡願隨備南行者,皆可收拾行裝,一同前往。備縱使顛沛流離,亦必不相棄!”
這最後一句,是他仁德底色的最後堅守,也是對徐州百姓最後的交代。我知道,這個決定對主公而言,無異於剜心之痛。但,這也是在絕境之中,為了那個更遙遠的目標,所能做出的,最艱難,也最理智的選擇。
徐州的燈火,終將暫時熄滅,而新的征途,已在腳下鋪開。前路漫漫,荊棘叢生,但至少,我們還有前路。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