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主仆!
字數:17192 加入書籤
馬車之外,元無忌等人列陣肅立,寒光照壁,風聲如刃。
而馬車之內,汝南王方才還滿懷希望與狂念,篤定憑著最後一張底牌——付長功,尚可破局而出。
他那低鳴的玉哨已吹響。
可時間一寸一寸流逝,夜色沉沉如山,前方街道卻依舊靜寂無聲,哪怕一絲風吹草動,也無。
“怎麽回事……”
他心跳驟然提起,眼神再度泛起駭意。
“付長功呢?!”
“人呢?!”
他猛地掀起車簾,一雙眼緊盯前方黑夜,可目光所及——空蕩無物。
無疾步而來的灰影。
無潛行於暗的劍光。
也無那熟悉到極致的,那道被譽為“血劍”的身影。
他身子僵住,呼吸仿佛被人狠狠勒住了一般。
而這時,坐在對麵的墨染,忽然輕輕地,笑了。
那笑容仍舊嫻雅溫和,卻在這夜風中,多了幾分似笑非笑的冷意。
“王爺……”
“您該不會還在等那位‘血劍’出手救你吧?”
聲音不大,卻仿佛一盆冰水,兜頭潑下!
汝南王猛地回頭,眼神如刀:“你說什麽?”
墨染淡然起身,拂了拂衣袖上的一縷塵灰:
“付長功啊……”她語氣緩慢,卻字字誅心,“您以為,他一直在暗處守護您?”
“可實際上,他從頭到尾——都是我們的人。”
“從您第一次見到他起,他就已歸順於——陛下。”
轟!
這一瞬,汝南王隻覺天旋地轉,渾身血液似乎都凝固在了血管之中。
“你、你在胡說!”他怒吼,顫聲大喊:“他是我安排在汝南的私劍!我親自試過他的身手!我親自將他帶來京中!他怎會——”
“怎會是你們的人?!”
墨染沒有爭辯,隻是從袖中,緩緩取出一枚鐵令。
那是一枚黑鐵鍛鑄的“血字令”。
其上,龍形遊紋隱隱,正是血劍付長功從不輕易示人的身份信物。
“這是……?”
“這是他交給我的。”墨染聲音輕柔,卻仿佛一錘一錘擊在汝南王心上,“他親手托我帶來。”
“並讓我轉告王爺一句話。”
“什麽話……”
“汝南王一局精棋,可惜心術不正。”
“此人,不配我出劍。”
轟!
汝南王腦中嗡的一聲,徹底僵在了座位上!
仿佛整個人的血肉、骨骼、意誌,在這一瞬——
全部崩塌!
他不再怒吼,不再掙紮,隻是滿臉呆滯地,望著那枚鐵令,雙唇微顫:
“付長功……你也……”
“你也背叛我了?”
他喃喃著,仿佛一個失了魂的人,眼神一寸寸灰敗。
他曾經那麽信任的人。
他親自安排、親自調教、親自托命的殺器。
竟然也是……
“他不是背叛。”墨染輕輕打斷他,“他從未屬於你。”
“你啊,王爺。”
“到最後,才終於明白——你身邊……沒有一個,是你的人。”
這句話,宛若長劍直入心肺!
馬車之內,死一般沉寂。
外頭風聲獵獵,鐵甲列陣,殺氣森寒。
而汝南王,如老獸伏簷,終於再也不言。
許久,他低下頭,像是終於撐不住了一樣,將整個人的背脊,埋入黑色鬥篷之下。
他的聲音,低微而破碎,如一縷微弱的風:
“原來如此……”
“原來……這才是結局。”
“真是……好棋啊……”
“你贏了……蕭寧……”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
原來,從他第一步派出七位高手阻截蕭寧起。
從他第一步安排付長功試探秦玉京起。
從他第一步鼓動淮北王登台起。
他便已經落入了那個年輕皇帝的長局之中。
每一步,皆在算計。
每一招,皆有後手。
而他引以為傲的籌碼——
無一例外。
皆為他人搭建的“戲台”。
他的戲,已經演完了。
——
火光映照下,馬車緩緩駛入洛陵城內。
元無忌翻身下馬,率眾軍拱衛於左右。
車門打開。
禁軍將士低聲稟道:
“啟稟王爺。”
“康王殿下已在天牢候您。”
汝南王沒有回話。
他隻是慢慢抬頭,眼神已無波瀾。
然後,他邁步下車。
步伐穩健如舊,卻不再有昔日王者之風。
他就這樣,緩緩踏入了洛陵宮闕之中。
踏入那屬於帝王的掌控。
踏入那座,為他準備好的——囚籠。
而那條通往天牢的石階上。
早已有一人,負手而立。
康王蕭康,披著玄衣,麵容沉靜。
他輕輕一拱手:
“汝南王。”
“請吧。”
這一刻,洛陵之夜。
徹底落幕。
夜深如墨,天牢沉沉。
風從鐵窗縫隙間拂入,帶著一股說不清的濕冷與腐氣。
牢獄石壁之上,油燈孤燃,光焰顫動,將影子拉得猙獰可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汝南王蕭真,被粗鏈鎖於石柱之下,雙手緊縛,雙足戴枷,鬢發淩亂,黑袍染血,狼狽不堪。那張曾令朝堂臣子噤若寒蟬的麵龐,如今竟徒餘灰敗。
康王蕭康站在他對麵,一身宮中親王服,神色肅然,手中一柄明黃卷軸緊緊收攏在手。
“王兄,”他緩聲道,“稍後,會有一位故人前來問話。你若還有什麽想說的,不妨趁此時間,想清楚。”
蕭真垂眸無言。
他沒有掙紮,也沒有怒罵,隻是神色平靜,仿佛那一身鐵鏈,不再是枷鎖,而是一件沉重的舊衣。
康王見狀,長歎一聲,轉身離去。
他邁出牢門,望著那條昏暗的甬道。
不久後,一道金冠龍紋的身影,緩緩自光影深處現身。
——蕭寧,來了。
康王當即彎腰行禮,幾乎卑躬屈膝地迎了上去:“陛下。”
“人可醒?”蕭寧語調淡漠,步伐未停。
“醒著,一句話也沒說。”
“嗯。”蕭寧應了一聲,背手緩步邁入天牢最深處。
……
鐵門“哐當”一聲關上。
油燈映照下,兄弟二人四目相對,一方龍威天顏,一方頹敗囚徒。
蕭寧駐足不語,凝視著麵前的汝南王。良久,才低聲道:
“王兄,好久不見。”
“……是啊。”蕭真咧嘴笑了笑,牙縫間帶著一絲鐵鏽味,“自你登基後,我們還是頭一回以‘君臣’相見。”
蕭寧緩緩坐下,雙肘倚在膝上,盯著他:“你輸得不冤。”
“我認了。”蕭真點頭,神色沒有半分掙紮,“本王輸了,願刀願剮,悉聽尊便。”
“隻是——”他忽地抬眼,“我有一事,不解。”
“講。”
“本王那十五萬汝南兵馬,已經按照安排,以勤王之名進駐京畿,至今未動。”他眯起眼睛,嗓音低沉如水,“陛下……是如何應對的?”
蕭寧聞言,輕笑出聲。
“淮北王的兵馬,是靠著他那一顆人頭鎮下去的。”
他話音一頓,目光微凝:“你說……汝南軍的兵馬,需要什麽?”
蕭真心頭微震,臉上卻仍強作鎮定,沉默片刻,終是喟然一歎:
“我明白了。”
他聲音低沉:“汝南兵皆是我十年苦心訓練而成,所入京畿,皆為本王密令。”
“他們未曾知情。”
“陛下若能念在他們忠於職守,從未造次……望能善待。”
蕭寧盯著他,片刻後,微一點頭:“這話,倒還有些人情。”
“我允你。”
“汝南軍之事,我親自發旨,解散軍伍、遣返鄉裏,不再追究。”
汝南王露出一抹苦笑,卻不再言語。
空氣安靜得幾乎令人窒息。
牢門外,康王默默立著,一言不發。
蕭寧起身,看著眼前這位昔日叱吒風雲、暗藏鋒芒的叔父,語氣不帶絲毫波瀾:
“今日你敗,不是敗於兵權,不是敗於布局。”
“而是——你不懂我。”
蕭真喃喃自語:“我從來都沒把你當成過對手……直到為時已晚。”
蕭寧轉身,走至康王身前。
“動手吧。”
康王點頭,正欲取刀,卻忽然聽到那牢中之人,低聲開口:
“慢著。”
二人齊齊回望。
隻見那滿身枷鎖之人,忽地緩緩站起,緩步走至囚籠中央。
他站得筆直,目光如霜如雪。
“我自己來。”
康王一怔:“王兄,你……”
蕭真輕笑,低聲道:“畢竟是我錯了……也得我自己收場。”
他伸手,從牆邊鐵桌上取過那柄生鏽的牢刀。
雙手攏袖,麵朝東方,肅然跪下。
“蕭氏一族,汝南一脈。”
“今日伏法,自知罪責難逃。”
“願以此首,謝天下。”
語罷——
寒光一閃,血如泉湧!
汝南王,蕭真。
項上人頭,滾落血泊!
……
康王神色肅然,俯身捧首,雙手高舉,跪拜行禮:
“謹以此頭,鎮汝南軍心。”
蕭寧靜靜看著,不發一言。
牢中燈火忽然跳躍了一下,像是風吹燈滅前最後一瞬的掙紮。
血染石壁,寒氣侵骨。
那顆曾布局十年、暗謀天下的頭顱,如今不過一顆塵埃。
從此,大堯王朝,再無汝南王。
天牢之外,夜風漸緊,雨似未下,卻潮氣沉沉,仿佛天地也在壓著一口不散的悲哀與肅殺。
一聲沉悶的“咚——”在石壁深處回響。
那是汝南王的頭顱落地之聲,滾過青石,沾著血、染著舊塵,最後停在了那盞快要熄滅的油燈前,火焰抖了抖,像極了人世最後一口氣。
刹那間,整座天牢安靜得出奇。
仿佛所有人都在靜聽,聽這聲首落之後,是否還有餘音。
康王捧首而跪,雙膝一觸地,聲如雷霆:“汝南王逆行謀叛,已伏誅!請陛下定奪軍情!”
蕭寧站在原地,雙目低垂。
那一刻,他未曾言語,也未曾動彈,隻是靜靜凝視著那一地血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的眼神無波,卻藏著一絲難以言狀的冷寂。
他不是沒動容。
那是叔父,那是親族血脈。
曾在無數夢幻之時,另一個他,於自己肩頭按劍問詢:“日後你登基,他若不服,殺不殺?”
他未答。
卻有一人影道:“當斬。”
——今日,終於斬了。
可心底那一寸冰涼,並非因恨而起,而是因“明知必須為之”,卻終究仍為人,難以完全割情。
他轉身,緩步而出,聲音平靜如水:
“康王。”
“宣旨,解汝南軍建製,兵歸兵、民歸民,三日內,遣送回鄉。”
“任何敢抗旨之將——”
“即刻問斬。”
康王低頭肅應:“臣,領旨。”
天牢之外,風吹動龍袍一角,金線在燈下微微閃爍。
蕭寧走至台階下,忽而抬頭。
夜色深沉。
一隻烏鴉停在牆頭,嘶啞地叫了一聲,撲騰著翅膀消失在黑暗中。
身後,天牢鐵門緩緩關上,“哐當”一聲巨響,如一塊沉碑,蓋下了汝南王十年野心的終點。
……
那夜,洛陵無風。
卻有些許細雨,無聲灑落。
北巷屋簷下,一名乞兒縮在角落,抱著麻袋睡得香沉。
他未聽見天牢深處的低語,也不知城南兵營的大帳內,已有人接過聖旨,火速起兵,準備將汝南軍遣散送回。
但這場平叛,真正的最後一筆,終究不是落在兵馬戰陣之上。
而是這一間陰暗的天牢裏。
一滴滴雨珠打在石階上,濺起細小水花。
天色已將明未明,整個洛陵城卻依舊沉在一種壓抑的靜中。
這夜過後,大堯再無汝南王。
那位曾籌謀半生的王者,最終一如他兄長淮北王一般——
敗於一人之手。
也敗在——同一個人寫的劇本之中。
……
而蕭寧站於天牢之外,神色平靜,似乎不帶喜怒。
但那一刻,康王偷偷抬眼望去,卻在他眼角的光中,讀出了一絲罕見的疲倦。
那不是為殺親之痛。
也不是為勝局之悔。
那是一種帝王站上權柄之巔後,必須承擔的沉沉代價。
一代天子,終究不是由“仁心”所成。
而是由——一步步血,鑄成。
……
“陛下。”
康王上前低聲道。
“今夜風寒,不如早些回宮。”
蕭寧輕輕點了點頭。
“走吧。”
“明日,朝會。”
“昭告天下——”
“亂臣賊子,俱已伏誅。”
話音落下。
他回首,再看天牢那沉沉一隅。
雨霧中,那裏仿佛仍有一人,抱膝坐於黑暗深處,背對人世,目望孤天。
——那是汝南王最後的模樣。
亦是天下謀士,最淒涼的一幕落幕。
汝南營,位於洛陵郊北二十裏。
三日之前,這裏尚是汝南軍鐵蹄壓境之地,兵旗獵獵,甲光如林。
十五萬鐵騎駐地,旌旗蔽空,若遠山壓野,天地失色。
而此刻。
營中卻靜得出奇。
原本每日演武操陣的號角聲,今日遲遲未響。
各處營盤的士卒也紛紛圍聚在一處空地上,望著不遠處搭起的高台,神情迷茫不安。
高台之上,一杆龍紋金繡大纛靜靜豎立,宣示著皇命將至的肅嚴。
午時。
北風勁吹,寒意透骨,旌旗如怒濤翻卷。
康王蕭康身披玄青蟒紋法服,隨身僅帶數十內衛騎士,自城中疾馳至此。
下馬之時,營中早有主將迎接,乃是汝南軍副統領莊通,一身銀甲,神色肅然。
“康王殿下。”莊通單膝跪地,拳落如鈞。
康王微微頷首,雙眸沉如古井。
“喚將校集於演武台。”
莊通雖心中疑惑,仍領命退下,頃刻間,一眾將領匯集,數百將官齊至,黑壓壓一片,肅然靜立。
康王立於台上,微風拂動衣角,聲如洪鍾:
“奉陛下聖命——”
“汝南王蕭真,擅動王兵,私入京畿,圖謀不軌!”
“今事泄敗露,罪狀確鑿,已於午時三刻,於天牢伏誅!”
“其首級,已送至禦前法堂,以昭朝綱!”
話音落地,台下頓時一片嘩然!
“什麽?!”
“王爺……死了?”
“他不是入京勤王?”
“怎麽會——!”
將士們麵麵相覷,有人大聲反駁:“王爺忠心耿耿,怎可能造反?”
康王麵色不變,自袖中取出一道明黃詔旨,朗聲再宣:
“奉天承運,大堯皇帝詔曰:”
“汝南王蕭真,私調王兵,擅入京畿,陰謀篡逆。”
“今已伏誅。”
“其兵不得入城。”
“將士各歸所屬,汝南兵馬,自日落之前,全軍撤出洛陵境地。”
“有敢違令者——以叛論處。”
康王宣讀完畢,緩緩將聖旨合攏,朗聲補上一句:
“陛下有旨——”
“凡不知情之將士,皆不追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願歸者,赦。”
“願逆者,誅!”
這一句,宛如重錘砸入眾人心中!
瞬間。
全軍嘩然。
將官們一個個神情巨變,一位副將急聲問道:
“殿下……可有證據?”
康王淡然一笑,抬手示意。
一名侍衛當即揭開一方錦布。
赫然——
是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那張臉,哪怕五官已經因斷頸而扭曲,仍然被眾人一眼認出。
“是王爺!”
“王爺真的……被處斬了?!”
“天啊……怎麽會變成這樣?!”
兵營之內,議論聲如洪水決堤,整個軍心在這一刻徹底崩散!
那顆頭顱,如同一把利劍,斬碎了十五萬鐵騎的信仰!
莊通麵色慘白,顫聲問道:
“殿下……我們……我們該如何是好?”
康王冷然道:
“既已知真相,自當洗清身上叛兵之名。”
“從現在起——”
“全軍聽令!去旌卸甲,歸營待命!”
“擅出半步者,斬!”
“有違令之言者,斬!”
“有妄圖擾亂軍心者,斬!”
三斬令下,眾將噤聲!
數息後,副統莊通第一個單膝跪地:
“末將……願歸!”
緊隨其後,數十將官接連跪下。
“願歸!”
“願歸!!”
聲勢如濤,傳遍整個軍營。
片刻之間。
十五萬兵馬,瓦解於無形!
無須一戰。
無需一刃。
康王於旌旗下立定,望著下方跪伏如山的將士們,良久無言。
……
暮色初降,北風漸緊。
營帳外,幾隻風鳶被吹得呼啦作響,兵馬紛紛撤編,各自歸位,秩序井然,卻透著一股無法言說的空曠與頹唐。
康王獨自站在主將大帳前,回首望著營中一幕幕。
一日之內,三十五萬大軍——崩。
一邊,是淮北王那二十萬虎狼之師。
一邊,是汝南王十五萬精銳王兵。
此二者,足以顛覆天下,摧毀朝局。
然而……
卻皆落於陛下掌中。
且,不動一兵一卒!
康王沉默片刻,終於輕輕歎出一口氣。
他忽然覺得,自己一直以來對陛下的“了解”,也許——太淺了。
“如此布局。”
“如此心機。”
“如此……殺伐。”
“難怪……他能拿得下這大堯天下。”
他低聲喃喃,目光如夜中孤星。
“看來,我投得……是對的,至少,已經走了一半了。”
風過營前,火光獵獵。
而遠處的帝城之上,金色的龍旗在夜風中,緩緩舒展——
夜色漸深,洛陵城東,沉沉燈火沉入屋簷,染出一層黯淡金黃。
康王蕭康緩緩回到府邸時,夜已近三更。
這處宅邸坐落於洛陵內城東巷,遠離喧市,不為人察,是他此次奉命入京時由內衛悄然設下的“隱居”之所。
高牆深院、四門封閉,隻有近身死士往來出入。
外院中,竹影斜斜,枯葉如霜。
大門處,早有一身素衣的墨染候在那裏。
她站於台階之下,靜靜地,仿佛自黃昏便未曾動過一步。
蕭康踏進門檻,眼神沉斂,一身袍服未換,沾滿塵煙與鐵意,整個人看起來像一尊還未從戰局中褪下的鎧甲。
墨染上前,微微一禮,聲音低柔如水。
“王爺,辛苦。”
蕭康點了點頭,語氣中仍帶著一絲沉凝。
“外頭的事算是穩下來了。陛下那邊……也未再言語。”
“諸侯聽令,百官皆服,倒是比預想的還順些。”
墨染抬眼看他,眸光清澈。
“那是因為,有人甘為前鋒,有人……願做刀。”
“王爺這柄刀,砍得狠,自然換得朝中安寧。”
她語氣溫和,像是在安慰,又像在評點。
蕭康聽了,卻隻是笑了笑,沒說話。
兩人並肩穿過前院,台階之下,一燈挑亮。
侍婢們皆早退下,府中無人,靜得出奇。
走到廊下,蕭康忽然頓了頓,回首望了一眼漆黑天色。
“今晚月色太冷。”
墨染側首看他一眼,淡淡道:“冷是因為夜裏風大。”
“可若王爺覺得冷,屋中早備好了湯火。”
蕭康點點頭,沒有再說話。
他先行推門入內,待墨染也步入廳中,他卻突然將門緩緩關上,發出一聲清響:
“哢噠。”
那一聲極輕,卻仿佛切斷了兩重世界。
門外,是王。
門內,是奴。
關門的刹那,整個人的氣息——仿佛都變了。
再無剛剛在兵營中威震三軍的肅然。
也無殿上親迎聖駕的沉斂。
他站在門前,忽地轉身,看向墨染。
而墨染,隻是靜靜看著他,未動。
下一瞬——
蕭康忽然“撲通”一聲跪倒!
喜歡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請大家收藏:()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