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惡戰五)
字數:5679 加入書籤
左英升刀劈羅山德,朝廷大軍立時一陣高聲喝彩,眾將也不由為左英升出眾的刀法而擊節而讚。左英升見羅山德死於馬下,哈哈一笑,撥馬回轉本陣。可是氣壞了冀北汾陽侯趙林麾下的一眾將軍。
“老匹夫,殺我冀北大將,便想這般回去不成,拿命來!”隨著一聲暴喝,趙林身後一員大將催馬直奔左英升而去。
左英升正行之間,忽聽背後有人大喊,轉過身來定睛觀看,隻見來人身高九尺,猿臂蜂腰,鋼刷眉,三角眼,方鼻闊口,黑臉短須, 胯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五股烈焰叉,正是冀北名將方嘯鳴。
左英升見其威風凜凜異於常人,又想起前日正是此人統兵接應趙林,料定此人比不是尋常武將,於是立馬提刀抖擻精神,準備迎戰。
就在此時一將催馬已至左英升近前,口中說道:“老將軍,你雖然英勇,但是年事已高,已經戰了一陣,斬將立功,這第二陣不如讓我試一試對方的斤兩如何?”
左英升轉頭望去,正是鳳翔軍總兵官,前將軍藺聞宇。
左英升雖然不懼再戰來將,但是藺聞宇乃是女皇陛下從硝山大營之戰便開始重用的將領,使其迅速從杜明的麾下脫穎而出,獨立成軍成為總兵官,聖眷尤隆,自己不好拂了他的麵子,於是點了點頭,口中笑道:“既是藺將軍有立功之意,我必成人之美!”
說罷,轉身打馬回陣去了,方嘯鳴催馬趕到近前,隻見左英升回了朝廷本陣,一中年將軍頭戴油銅盔,身穿銅葉甲,胯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條金頂棗陽槊,在觀其相貌,濃眉大眼五官端正,黃臉短須,一雙虎目炯炯有神,正滿含戰意的看著自己。
方嘯鳴勒住戰馬高聲問道:“我隻欲殺那老匹夫為我同伴報仇,你又是何人?敢來替他受死!?”
藺聞宇聽罷方嘯鳴之言不由大怒,厲聲言道:“我乃朝廷欽封前將軍,鳳翔軍總兵官藺聞宇是也,左老將軍乃是我朝廷宿將,你不配與其交手,先過我這關再說!”
藺聞宇說罷,也不待方嘯鳴答話,舞動手中金頂棗陽槊分心便向方嘯鳴刺去。
方嘯鳴乃是身經百戰之將,見藺聞宇肩膀一晃便知對方即將動手,於是早留防範,見長槊刺來,也不慌亂,擺開手中五股烈焰叉向外架擋,隻聽“嘡”的一聲,藺聞宇的長槊被架開兩三尺遠,藺聞宇不由一陣驚詫。
藺聞宇不僅作戰勇猛擅長指揮步騎各種兵種作戰,而且自己也是一名武藝過人的勇將,上次在羅陽山道一戰,他獨戰倭桑瀛勇將秀源武藏,將其一槊打的腦漿崩裂,可見藺聞宇的武藝絕非一般,並且他力氣大的驚人,秀源武藏便是吃了這個虧才被藺聞宇斬殺當場。
而他對自己的力氣也是十分的有自信,平日裏眾將喝酒賭約,互相較力,就沒有能勝過藺聞宇的,今日不想自己的鐵槊被對方輕易架開,而且他自己的雙臂都隱隱有些發麻,如何不讓藺聞宇震驚莫名。
藺聞宇卻不知道,這方嘯鳴能手格野獸,是出名的大力士,掌中所使的五股烈焰叉乃是特殊打造,重達六十斤,非常人所能舞動,雖然藺聞宇身強力壯,但是比起這方嘯鳴卻尚有不如。
方嘯鳴架開藺聞宇的長槊,舞動五股烈焰叉就要刺來,不想藺聞宇卻高聲叫道:“且慢!”
方嘯鳴雖覺詫異,但還是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厲聲問道:“怎麽?自知不敵,想要求饒不成?”
藺聞宇卻是嗬嗬一笑,撇了撇嘴說道:“我見你氣質不凡,定是冀北大將,尚未通報姓名,待我斬了你的首級,如何報功?故而相問,何來懼怕之意!”
方嘯鳴聽罷藺聞宇之言,氣的七竅生煙,哇哇怪叫,大喝一聲言道:“正是你家爺爺方嘯鳴,今日定取你的狗命!”
這次方嘯鳴再舞鋼叉刺來,便是全力以赴不再留手,隻見那五股烈焰叉刺如夜叉探海,收如疾風卷浪,刺撩撥挑,劈砸掛打上下紛飛,招式狠辣,路數驚奇,讓人歎為觀止。
藺聞宇見此也不敢怠慢,舞動金頂棗陽槊與其戰於一處,那鐵槊刺撥挑打,橫掃劈砸,變化多端,勢大力沉,對上方嘯鳴是毫不示弱。
雙方你來我往縱馬交鋒,一直戰有七八十個回合未分勝負,但是藺聞宇卻是漸漸露出一絲疲態。
李患之身後顧俊川見藺聞宇已露敗相,不由心中著急,他偷眼觀看,隻見女皇陛下此刻也是眉頭微蹙,定是也看出了藺聞宇的頹勢,若不救援,恐遭毒手,於是顧俊川心中打定主意,也不稟報,猛一催胯下戰馬向藺聞宇二人交戰之處趕去。
李患之見顧俊川催馬而去,便知他定是看出了藺聞宇已是漸漸不支,故而前去相救,卻是並未阻止,反而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神色。
方嘯鳴與藺聞宇大戰七八十個回合,已覺對方此刻漸漸露出頹勢,氣力虛浮,氣喘如牛,招數也變慢了下來,自己隻要再加把力氣,再戰二十回合,定將對方刺於馬下,於是使足了力氣朝著藺聞宇猛攻猛刺,藺聞宇也是心中叫苦,沒想到對方不僅力氣之大更勝自己,這兵刃上的招式也是精妙無比,更兼此將勇猛異常,自己卻是漸漸不能抵擋,若是這樣逃回去,有何麵目再立於女皇陛下之前,但要是不走,恐怕今日定要死在這方嘯鳴的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正在兩難之際,隻聽身後一聲叫喊“兄長切莫驚慌,休要害怕,顧俊川來也!”
藺聞宇因與顧俊川都是從硝山大營之中出身的將軍,原來都是杜明的麾下千戶,後來與倭桑瀛人作戰時被李患之啟用,數番血戰立有大功,都高升至獨領一軍的總兵官,封為將軍之職,故而走的較為親近,情同手足交情莫逆,顧俊川以兄長之禮待藺聞宇,而藺聞宇也以弟弟待顧俊川,現在聽顧俊川前來搭救也是一陣驚喜感動。
眨眼間顧俊川便來到近前,不由分說擺開手中鋼刀劈頭蓋臉就朝方嘯鳴斬去。
方嘯鳴正戰藺聞宇,隻想著再過幾合就將藺聞宇刺死在馬前,沒想到斜地裏殺出一將,頭戴鐵盔,身披鱗甲,臉如刀刻斧鑿一般菱角分明,一抹短須貼附在頜下,劍眉虎目,方鼻闊口,一臉的英氣,胯下一匹青鬃馬,掌中一口樸刀正向自己砍來。
方嘯鳴隻得暫時棄了藺聞宇舉叉招架,藺聞宇又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一挺手中鐵槊向方嘯鳴小腹捅去,方嘯鳴剛剛架開了顧俊川的鋼刀,又見鐵槊迅猛而來,他急忙擺叉蕩開對方的長槊,正要反擊,顧俊川的鋼刀又到,就這樣三人便戰於一處,戰馬踩踏地麵揚起一陣煙塵,三般兵刃金鐵交擊之聲,一時間響徹戰場半空。
顧俊川加入戰局之後,藺聞宇得到了喘息之機,二人雖然單打獨鬥都並非方嘯鳴的對手,但是配合默契,鐵槊鋼刀並舉,一時間也是與方嘯鳴殺得棋逢對手,難解難分。
三人又戰五十餘合,方嘯鳴以一敵二一直拿不下藺聞宇二人,不由心中大怒,他虛晃一叉撥馬便走,顧俊川心急之下不疑有詐,拍馬追來,待藺聞宇要出聲阻止之時已是不及。
隻見那方嘯鳴猛然轉身一甩手打出一道烏光,乃是一枚拳頭大小的流星錘,那錘後有鐵鏈相連,鐵鏈最後的環形把手被方嘯鳴握於手中,揮手飛出之際帶起一道疾風,向一追至近身的顧俊川打去。
顧俊川與藺聞宇大戰方嘯鳴數十回合不分勝負,心中正急,見對方膽怯而逃,便追趕而來,看看近身,便要舉刀劈砍,不料對方猛然回身打出一道暗器,全然沒有防備之下隻能趕緊側身躲避,結果仍是避之不及,被那流星鐵錘正中肩膀,頓時一陣劇痛傳來,顧俊川手中鋼刀落地,手捂傷處撥馬便逃。
方嘯鳴在身後哈哈大笑,縱馬追來,便要舉叉刺死顧俊川,藺聞宇如何能夠袖手旁觀,早就催馬來到近前,舞動手中鐵槊撥開方嘯鳴的鋼叉,護著顧俊川敗歸本陣。
趙林本來見對方以二敵一恐方嘯鳴有失,不料方嘯鳴神勇無比,居然絲毫不落下風,反而以詐敗之計打傷敵將,逼得朝廷兩員大將敗回,不由在馬上喜笑顏開,擊掌叫好,冀北軍也是一陣歡呼之聲。
藺聞宇與顧俊川敗回之後,朝廷軍兵明顯一陣騷動,趙林見此情形頓覺有機可乘,於是趁此機會高手中寶劍,高聲喝道:“不趁此南軍騷亂之際殺將過去更待何時!殺!”
冀北軍兵聽見趙林的命令大喊一聲,齊齊向朝廷大軍衝殺而來,冀北的騎兵一馬當先,馬蹄奔湧如雷,踏起一地的煙塵,仿佛要淹沒堤壩的洪水一般蜂擁向前。
李患之見對方全軍壓上,立刻命大軍回撤,朝著來時的林地而逃。
趙林見那女皇率兵而逃,心中更是大喜,於是驅兵向前猛追,正行之間,突然想起臨行之時何無疑的話語,說道若是朝廷軍兵敗退不可追擊,否則必中其計。趙林頓時心中升起一股警覺,他急令大軍停止追擊,全軍返回淮安固守。
李患之率兵退至林地,卻不見趙林領兵前來追趕,不由心中詫異,暗道這冀北軍中必是有高人指點,識破了自己的伏兵之計?大勝之局的誘惑都無法讓趙林上當,想要誘其來追恐怕誠為難矣。
等待多時有斥候來報,說趙林追出數裏便停止了追擊,統兵返回淮安城去了。
李患之聽罷苦笑搖了搖頭,他自從領兵以來,計無不成謀無不中,不知不覺間竟小看了這天下的英雄豪傑,想這冀北軍中定是有見多識廣深通兵法之人,前番自己統兵救援霍清明本可趁勢取得大勝,就因冀北軍方嘯鳴統兵接應趙林而不得不暫時作罷,此番引誘趙林來追,敵兵卻是沒有中計,料想若不是趙林深通將帥之道,那就是有高人指點,使自己的計策落空。
好在此番斬了對方一員大將,也不算是毫無收獲,李患之想到這傳令大軍回營,休整大軍固守營寨,再做良圖。
待返回營寨,李患之命隨行禦醫給顧俊川診治,禦醫看罷顧俊川的傷勢言道隻是被重物所傷,雖是傷了筋骨,但是外敷內服用藥之下,兩三個月便可痊愈,性命卻是無礙。
眾人聽罷才算放心,李患之命人將顧俊川送回淮北大營休養,其所統豹韜軍暫由自己親自指揮,之後讓眾將返回各營歇息,自己卻是坐於帥帳禦案之前沉思起來。
李患之自從得了那神秘的藍色能量,神誌大開,能力非凡,奪兵權、除曆王、斬王必、擒程淦、奇襲濟城、偷渡鏡湖、智取坊縣、奔襲寧城、斬筱義左兵衛、火燒秀源武藏、剿滅倭桑瀛之患,一路行來順風順水,兵峰所指無不束手,他自己不覺之間也有些輕敵大意之心,認為憑借自己的智謀武力,這天下再也沒有任何的敵手。
但是自從與冀北軍作戰以來,卻是幾次未能達到他的戰略預想,不免讓他一時有些心煩,此刻已到了夜深人靜之時,他獨自一人坐於帳中,細細想來是自己有些自大,籌劃不周,致使結果都不盡人意,李患之此刻也算是做了一番深刻的自我檢討,他定下心神,緩了緩自己的情緒,他不由想到前生古時一位記錄曆史的人對當時的一位帝王的評價,說其“機權幹略不逮魏武,然百折不撓終不為人下者。”
李患之現在雖然算不上是百折不饒,但是小小的失策還是不能打擊到他的,於是他穩定了心神之後再次思慮起對敵之策,這次冀北識破了自己的伏兵之計,再想引起出戰恐怕都非易事,一定要想一個出其不意的計策,讓敵人完全意想不到,才能收獲自己想要殲滅對方主力的戰略目標。
李患之這一次要再行伏兵之計,親手將冀北大軍送上一條不歸路。
喜歡一夢維艱請大家收藏:()一夢維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