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封賞

字數:2778   加入書籤

A+A-


    若能查出朝中奸佞,對武則天來說無疑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情。畢竟,奸佞之徒的存在不僅會擾亂朝綱,還可能對她的統治構成威脅。然而,厲延貞如此積極主動地參與此事,卻讓武則天心生疑慮。
    自從兩次聽聞厲延貞關於男女地位的言論後,武則天對他的關注度便陡然上升。她意識到,厲延貞並非一個普通的人,其思想觀念似乎與傳統觀念有所不同。這種獨特的見解,既可能是他的優勢,也可能成為他的隱患。
    當年,厲延貞被派往絳州任職時,武則天特意擢升薛訥,目的就是為了給厲延貞增添一份底氣,使那些對他心懷不軌的士族門閥不敢輕易對他動手。當時,武則天的計劃是讓厲延貞在絳州稍作沉澱,待時機成熟後,便立刻將他召回朝中,為自己所用。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武則天的意料。鸞衛多次稟報厲延貞的舉動,讓她逐漸看清了厲延貞的真實想法。原來,此人並無出仕之心,反而更傾向於遠離朝堂的紛爭。這一發現,讓武則天對厲延貞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尤其是在當年,為了促成李武聯姻,武則天毅然決然地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改嫁武氏。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她得知太平公主向薛氏求救,而薛訥也曾找到厲延貞,希望他能為太平公主出一份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厲延貞竟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薛訥和太平公主的請求。更讓人驚訝的是,武則天還從鸞衛那裏得知,厲延貞竟然向薛訥坦白了自己鏟除駙馬薛紹的真正意圖。
    要知道,當時雖然有不少人都看穿了武則天的意圖,但厲延貞不過是個剛剛弱冠的年輕人,卻能夠有如此敏銳的洞察力和推斷能力,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不過,自從那件事情發生之後,武則天也逐漸看出來,厲延貞似乎對朝堂上的權力爭鬥毫無興趣,他確實並不想被卷入其中。
    正因為如此,從那個時候起,盡管武則天仍然對厲延貞保持著一定的關注,但她並沒有再去打擾他的生活和想法。
    而一直想要遠離塵世、隱居山林的厲延貞,竟然會主動向朝廷請纓,去探查朝中那些心懷不軌的奸臣佞賊,這著實讓人感到十分驚訝。
    “母親。”太平公主見狀,連忙替上官婉兒解釋道:“厲延貞的確是有這樣的想法。不僅如此,為了能夠順利完成任務,他還特意建議將薛氏武周義從的行軍路線分成一虛一實兩部,分別前往靈州。而他自己則率領著數百名精銳士兵,趁著夜色從絳州出發,一路向北,先行趕往朔方去探察情況了。”
    武則天聽完太平公主的話後,並沒有立刻回應,而是右手手指在麵前的案幾上輕輕地敲擊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範陽盧氏與突厥之間的交易,對於朝廷來說至關重要,必須要查個水落石出。然而,如果派遣朝中的大臣去調查此事,恐怕不僅難以查清真相,反而可能會引起盧氏一族的警覺,從而打草驚蛇。
    相比之下,讓厲延貞這樣一個看似與朝廷毫無瓜葛的人,暗中前往朔方進行察查,反倒不會引起朝中任何人的注意。如此一來,或許更有可能將事情查個明白。
    武則天在心中反複斟酌、權衡利弊之後,終於下定決心,決定派遣厲延貞去暗中調查範陽盧氏的問題。然而,厲延貞提出的通關文憑該如何處理呢?要用什麽樣的名目,才能真正做到不引起他人的警覺和注意呢?這確實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
    武則天坐在宮殿裏,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之中。她的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可能的方案,但都覺得不夠完美,似乎都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宮殿裏一片靜謐,隻有武則天偶爾輕敲案幾的聲音。
    突然間,武則天像是想到了什麽,她猛地一拍案幾,仿佛下定了決心一般。這一拍,聲音清脆而響亮,在空曠的宮殿裏回蕩著。隨後,她傳召高延福進來聽旨。
    高延福匆匆趕來,跪地聽命。武則天麵色凝重地說道:“傳旨,納薛氏武周義從為北衙羽林衛麾下別營,左遷薛訥為羽林將軍,統領武周義從,著薛丁山為羽林都尉。薛訥官複雍州司馬,征調雍州府兵十萬,前往靈州抵禦突厥。封梁國公薛懷義為鄂國公,右衛大將軍率右金吾衛禁軍五千,北上朔方抗擊突厥。”
    武則天突如其來的旨意,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都驚愕不已。這道敕令的內容,竟然是對薛訥和薛丁山進行封賞,這倒也說得過去,畢竟他們二人都是武周的忠義之士,為國家立下過汗馬功勞,給予賞賜實屬應當。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武則天為何會突然對那個如同潑皮無賴一般的薛懷義如此器重,不僅賜予他高官厚祿,還讓他率兵出征朔方。這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完全無法理解武則天的意圖。
    薛懷義這個人,平日裏遊手好閑,不務正業,整日與一些狐朋狗友廝混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無賴。這樣一個人,怎麽能擔當得起如此重要的軍職呢?這不僅讓人對他的能力產生懷疑,更讓人對武則天的用人之道感到困惑。
    太平公主忍不住開口道:“母親,薛懷義他……恐難擔此重任啊。”武則天微微一笑,眼神深邃,“懷義雖出身市井,但忠心可嘉。我此番讓他北上,一來可鼓舞士氣,二來也能讓各方勢力有所忌憚。”上官婉兒也小心進言:“陛下,厲延貞之事,通關文憑……”武則天擺了擺手,“這有何難,就封孟阿布為羽林校尉,命他率千人先行北上前往朔方。厲延貞暗中相助孟阿布,隨他一同前往,如此通關文憑之事便迎刃而解。”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武則天的謀略。這一安排既巧妙地解決了厲延貞的身份問題,又讓各方勢力難以揣測其中深意。而薛懷義雖看似是個意外之選,卻也成了這盤大棋中的一顆重要棋子,局勢就此悄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