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出發,上京
字數:7391 加入書籤
小九攥緊了衣角:"可長公主她...她也是受害者..."
"所以她就有資格勸你放下仇恨?"鬥木獬猛地轉向小九的方向,盡管蒙著雙眼,卻給人一種被死死盯住的感覺,"小九,你記住,血仇隻能用血來洗。"
屋外傳來夜梟的啼叫,淒厲如泣。小九低下頭,淚水滴在手背上。
"我...我隻是害怕..."她輕聲說,"害怕即使複仇成功,爹娘也回不來了..."
鬥木獬的表情稍稍柔和,他摸索著抓住小九的手。老人的手掌粗糙如樹皮,卻意外地溫暖。
"孩子,複仇不是為了讓他們回來,"他聲音低沉,"而是為了讓他們的靈魂安息。滿月教的教義第一條是什麽?"
小九抹去眼淚,輕聲背誦:""月有陰晴圓缺,仇有血債血償"。"
"不錯。"鬥木獬點頭,"你爹生前最疼你,若他在天有靈,也會希望你這麽做的。"
小九閉上眼,腦海中浮現父親溫和的笑臉。她記得父親常說:"小九啊,醫者仁心,但也要明辨是非。"
"我明白了,師叔。"小九睜開眼,聲音堅定了幾分。
鬥木獬鬆開她的手,靠回椅背:"你已不是孩子,自己拿主意吧。但記住—"他的聲音突然變得鋒利,"優柔寡斷是對死者的背叛。"
小九鄭重地點頭,起身收拾藥碗退出茅屋。夜風拂過她的麵頰,帶走未幹的淚痕。她要繼續踏上那條充滿血腥的複仇之路。
小九抬頭望向京城方向,咬緊了嘴唇。
仲夏將至的武城侯府,院子裏的牡丹本已開了大半卻被昨日的暴雨打殘,零星的殘瓣隨風飄落,像是上天撒下的紙錢。孫先站在母親院外,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佩劍的劍柄。再過兩個時辰,他就要啟程前往京城,作為質子走進那座金瓦紅牆的牢籠。
"世子,長公主請您進去。"侍女輕聲道。
孫先深吸一口氣,邁過那道他從小跑到大的門檻。殿內熏著安神的沉水香,卻壓不住那股若有若無的藥味——自從聖旨下達,母親的心疾又加重了。
李夏正站在窗前,逆光中她的輪廓像是被鍍了一層金邊。聽到腳步聲,她轉過身來,陽光從她背後漫過來,孫先一時看不清她的表情。
"都準備好了?"李夏的聲音比平日更加輕柔。
孫先點點頭,注意到母親手裏攥著一塊素白帕子,邊緣已經起了皺。"馬匹行裝都檢查過了,隨行的三百人都是孩兒精挑細選的。"
"過來。"李夏招招手。
孫先走近了才看清母親眼下的青影。她今天罕見地穿了正式的宮裝,發髻上的金鳳銜珠步搖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卻襯得她的臉色更加蒼白。
李夏伸手撫平兒子衣領上並不存在的褶皺,指尖微微發抖。"京城不比家裏,你要記住——"
"我知道,母親。"孫先打斷她,"不要靠近禦花園的鏡湖,不要單獨與宮中的公公相處,遞來的食物酒水要先用銀針試過。"這些叮囑他聽了不下十遍。
李夏的手頓住了,忽然苦笑:"你嫌我囉嗦。"
孫先喉頭一緊。他怎麽會嫌棄?他隻是...隻是不敢看母親強忍淚水的眼睛。他握住母親冰涼的手:"兒子不敢。"
窗外傳來仆役搬運箱籠的聲響,李夏像是被驚醒般抽回手,快步走向雕花木櫃。她從暗格中取出一個錦囊,金線繡的雲紋在日光下流動如真。
"這個你貼身帶著。"她將錦囊塞進孫先手中,"裏麵是..."
"您的那塊玉佩。"孫先不用看也知道,那是母親最珍視的東西。
李夏的瞳孔微微收縮:"你打開過?"
"沒有。"孫先搖頭,"但小時候我從您妝奩裏偷看過。"他故意用輕鬆的語氣,卻看到母親臉色更白了。
"他可能認不出來。"李夏聲音輕得像羽毛落地,"當年我離京時帶走了所有能帶走的東西..."
孫先攥緊錦囊。皇帝當然認得出來。三個月前那道召各地諸侯嫡子入京為質的聖旨,偏偏在武城侯府上報嫡子出征平亂後,特意追加密旨"若非嫡子,視為大不敬"的條款。這世上哪有這麽巧合的事?
"母親不必擔心。"孫先勉強笑了笑,"兒子會謹記自己是武城侯子孫的身份。"
李夏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甲幾乎掐進肉裏:"不,你要記住的是——無論發生什麽,活著回來。"她的眼睛在陰影中黑得驚人,"哪怕...哪怕有人告訴你可以坐上那個位置。"
孫先呼吸一滯。這是母親第一次如此直白地提及那個可能。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母子倆的對話。侍女端著藥碗站在珠簾外,垂首道:"殿下,該用藥了。"
"放著吧。"李夏的語氣忽然冷淡下來。
"不要阻止她的行動。"李夏壓低突兀地聲音,"也不要相信她說的任何話。"
孫先愕然:"您說可是小九?"
李夏點點頭:"她會隨你們一同上京。"她意味深長地看著兒子,"你不要插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先心跳如鼓,小九這是要...
"可她會死。"孫先脫口而出。雖然知道小九接近自己可能別有用心,但那畢竟是一起從紫南宮逃出的夥伴,何況還有王永年一次次的鼎力相助。
李夏的眼神忽然變得極為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她輕輕撫摸兒子的臉頰,"就像你必須去京城一樣。"
"藥放這兒吧。"李夏淡淡道,"你去看看世子的行裝可還缺什麽。"
侍女行禮退下,孫先突然想起去年中秋,小九那泣血漣如的哭訴。
"她活不成了。"李夏看著侍女離去的方向,喃喃輕聲道,"但你不要阻止。有些仇恨,隻能用血來洗清。"
孫先胸口發悶。京城等待他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漩渦?皇帝已經知道他的身世,小九又要找誰報仇?而他又在這盤棋局中扮演什麽角色?
"時辰到了。"李夏突然挺直腰背,長公主的威儀瞬間回到身上。她為兒子正了正衣冠,動作利落得近乎冷酷。"記住,無論誰問起,你父親都是武城侯孫佺。"
孫先跪地叩首,額頭觸到冰冷的青磚。當他抬頭時,看到一滴淚終於從母親眼角滑落,在晨曦中晶瑩如朝露。
"兒子拜別母親。"
李夏沒有扶他,隻是將那塊素白帕子按在唇上:"去吧。"
這是告別,也是永訣。
府門外,馬匹不安地踏著蹄子。孫先翻身上馬,最後回望了一眼生活了十六年的侯府。在最高處的閣樓上,一抹熟悉的黛藍色身影立在窗前——母親果然在看著他。
他摸了摸胸前的錦囊,調轉馬頭。前方是通往城外軍營的官道,也是通往未知命運的迷途。
東昌府城外,暮色沉沉。
軍營的篝火在風中搖曳,將人影拉得細長。武城侯孫佺站在大帳前,眉頭緊鎖,目光一遍又一遍地掃過使團隊伍。三百名精銳騎兵已整裝待發,鎧甲在火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戰馬低嘶,鐵蹄不安地刨著地麵。
孫先勒馬停駐,翻身下馬,走向父親。
“父親。”他抱拳行禮,聲音沉穩。
孫佺轉過身,目光落在兒子身上,沉默片刻,才緩緩開口:“都準備好了?”
“是。”孫先點頭,“母親已交代過京城的事。”
孫佺“嗯”了一聲,目光卻仍停留在使團身上,仿佛在確認每一個細節。半晌,他才低聲道:“這一路不好走。”
孫先順著他的視線望去。三百人,不算多,也不算少,但若真遇上流寇匪徒,或是更危險的——那些尚未解決的紫南宮秘境,恐怕仍是一場惡戰。
紫南宮。
孫先心頭一凜。
一夜之間,整個門派銷聲匿跡,隻留下無數詭異的傳聞——有人說,紫南宮的人並非消失,而是被某種力量吞噬;也有人說,他們仍潛伏在暗處,等待時機卷土重來。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近一年,各地紫南宮的秘境,踏入者,九死一生。
“記住,若真遇上紫南宮的秘境,不要硬闖。”孫佺從懷中取出一本通關文牒,遞給孫先,“這是東昌府質子的通關文牒,若遇險境,可沿途向駐軍求援。”
“還有……”孫佺頓了頓,聲音更低,“若真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你可以……”
“可以什麽?”孫先抬眼。
孫佺盯著他,目光複雜:“可以亮出你的玉佩。”
孫先瞳孔微縮。
——那是母親給他的玉佩。
——那是……皇家的東西。
父親知道?
孫佺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淡淡道:“我雖非你生父,但養你十六年,與你母親舉案齊眉。有些事,我比誰都清楚。”
孫先喉頭微動,一時無言。
孫佺拍了拍他的肩,語氣忽然輕鬆了些:“去吧,別讓你母親等太久。”
孫先深吸一口氣,鄭重抱拳:“父親保重。”
孫佺點頭,轉身走向大帳,背影在火光中顯得格外孤寂。
孫先翻身上馬,使團隊伍緩緩啟程。夜風拂過,他回頭望了一眼軍營,又望向更遠處的武城方向。
——母親在等他回來。
——小九的複仇即將開始。
——而前方,是京城,是紫南宮的陰影,是未知的殺機。
他握緊韁繩,眼神漸冷。
這條路,注定不會太平。
晨霧未散,運河上浮著一層青灰色的靄,將整個睦州碼頭籠在一片朦朧裏。
孫先站在官船甲板上,靴底沾著潮濕的木板,寒意從腳底滲上來。他望著岸邊送行的人群——父親派來的府兵列陣而立,鐵甲森然,長戟如林,在霧中隻顯出漆黑的輪廓。更遠處,是武城侯府的女眷們,她們素白的衣袖在風裏微微翻動,像一群欲飛未飛的鶴。
母親沒有來。
她昨夜已經與他道別,在燭火搖曳的內室裏,她的手指冰涼,攥著他的手腕,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記住,無論誰問你,你父親都是孫佺。"
而現在,孫佺本人正站在碼頭最高的石階上,按刀而立,身形挺拔如鬆。他沒有說話,隻是沉默地注視著兒子,目光如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世子,艙房已收拾妥當。"親衛隊長趙肅抱拳稟報,打斷了孫先的思緒。這位跟隨武城侯征戰多年的老兵,臉上有一道從眉骨劃到下頜的疤,說話時疤痕微微抽動,像一條蜈蚣在爬。"按侯爺吩咐,我們包下整艘官船,前後各有兩艘護衛船,都是水軍退下來的老兵操舵。"
孫先微微頷首。三艘雙桅樓船,船頭插著武城侯府的玄底金獅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這樣的排場,既是為了彰顯諸侯威儀,更是為了防範——
"聽說大運河近來不太平?"他忽然開口。
謝芳的臉皮抽動了一下,壓低聲音道:"是。上月淮南府段有漕船遭劫,押運的官兵全數失蹤,隻留下空船漂在河心。"他左右看了看,聲音更低了,"更怪的是,船上糧食、鹽鐵一樣沒少,唯獨少了……人。"
孫先指尖輕叩船舷。普通水匪絕無這等手段。他想起父親臨行時的警告:紫南宮的陰影,或許早已滲透進這條貫通南北的血脈。
"開船——"
隨著號子聲響起,沉重的鐵錨嘩啦啦收起。船身一震,緩緩駛離碼頭。孫先最後望了一眼岸上——父親派來的傳令兵仍立在石階最高處,手按刀柄,如一尊沉默的雕像。
霧氣漸濃,碼頭的輪廓很快模糊成一片灰影。隻有那尊"雕像"始終未動,直到船隊徹底消失在運河拐角。
孫先收回目光,轉身走向樓船的爵室。此時爵室內眾人分作三派各自站立:
星宿衛:謝芳,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世家子弟:徐良替代徐家徐謙之子徐迅),向寧顧家),王士翼王家庶子),黃仲麟黃家嫡二子,為黃氏贖罪)
原青蓮縣中曾去過秘境的人:王永年,小九,萬三,謝軒替代謝家長房嫡二子謝寧)
艙內十六道目光齊刷刷刺來。桐油燈在青銅鶴盞裏跳動,將眾人影子拉長在艙壁上,像一群伺機而動的野獸。
"諸位久等了。"
喜歡左靈複蘇請大家收藏:()左靈複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