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果決的劉備

字數:5196   加入書籤

A+A-


    洛陽城內,殘陽將要落山,映照著斑駁的城牆。劉備站在城樓上,望著遠處塵土飛揚的大道,那是他敗退的軍隊正在陸續進城。曾經意氣風發的臉龐此刻布滿了疲憊與憂慮。
    "主公,龐軍師和諸葛先生已在議事廳等候多時了。"一名親兵上前稟報。
    劉備微微點頭,轉身走下城樓。他的步伐沉重,鎧甲上還殘留著戰鬥和逃跑時的痕跡,血跡已經幹涸,但那股鐵鏽般的腥味依舊縈繞不去。
    議事廳內,氣氛凝重。龐統和諸葛瑾分坐兩側,見劉備進來,連忙起身行禮。
    "免禮。"劉備擺了擺手,在主位上坐下,"士元、子瑜,我軍傷亡情況如何?"
    龐統麵色凝重,沉聲道:"主公,此戰我軍損失慘重。陣亡將士五萬餘人,傷者近三萬。其中,太史慈將軍麾下的西涼鐵騎折損過半,管亥將軍也受了重傷,恐怕短時間內難以再上戰場。"
    劉備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這些數字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是他多年積攢的精銳。
    "曹操那邊情況如何?"他睜開眼,聲音有些沙啞。
    諸葛瑾接過話頭:"曹操退守濮陽,據說傷亡比我們更為慘重。張固此戰大獲全勝,如今士氣正盛,恐怕很快就會揮師北上。"
    "哼!"一聲怒喝突然從廳外傳來,張飛大步流星地走進來,滿臉怒容,"曹操這個坑貨!若不是他臨陣不行,我軍何至於敗得如此之慘!大哥,咱們就不該與這奸詐小人結盟!"
    劉備皺眉:"翼德,不得無禮。此戰失利,非曹操一人之過。"
    張飛卻不依不饒:"大哥!曹操分明是存心要消耗我軍實力!他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卻偏偏讓我軍打頭陣!如今我軍傷亡慘重,他卻龜縮在濮陽,這不是坑我們是什麽!"
    龐統輕咳一聲,打斷了張飛的抱怨:"三將軍,事已至此,抱怨無益。當務之急是考慮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張飛瞪了龐統一眼,但還是閉上了嘴,氣呼呼地坐在一旁。
    劉備看向龐統:"士元有何高見?"
    龐統沉吟片刻,道:"主公,洛陽雖為古都,但地處平原,四麵受敵,易攻難守。如今我軍新敗,士氣低落,若張固來攻,恐難以堅守。不如..."
    他頓了頓,目光堅定:"不如放棄洛陽,退守潼關。潼關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軍可依托潼關之險,與張固周旋。同時,可派一支偏師駐守武關附近,防備張固從南陽方向進攻,最好能將武關重新奪回來。"
    "放棄洛陽?"劉備眉頭緊鎖,"這可是大漢舊都啊..."
    諸葛瑾輕歎一聲:"主公,洛陽雖重要,但如今我軍實力大損,實在難以兼顧。況且,張固若攻洛陽,必傾盡全力。我軍若在此與之決戰,勝算渺茫。"
    劉備沉默良久,終於點了點頭:"也罷,就依士元之策。傳令下去,全軍準備撤往潼關。洛陽城內的糧草輜重,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就燒了吧。"
    說到最後,他的聲音有些哽咽。放棄洛陽,意味著放棄了他複興漢室的一個重要象征。
    "主公,"龐統繼續道,"退守潼關隻是權宜之計。我軍真正的根基在漢中和西涼。尤其是漢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乃養兵蓄銳之地。當務之急是確保漢中萬無一失。"
    諸葛瑾點頭附和:"士元所言極是。張固麾下能人眾多,必會想到從益州出兵攻打漢中。如今張固麾下徐庶已去了益州,此人計謀無雙。漢中防禦空虛,需盡快加強。"
    張飛聞言,拍案而起:"大哥!讓我去守漢中!張固那廝若敢來犯,我定叫他有來無回!"
    劉備看著張飛,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這個三弟雖然魯莽,但忠心耿耿,勇猛無敵。
    "翼德,漢中確實需要一員大將鎮守。但你性子急躁,需有人輔佐..."劉備思索片刻,"這樣吧,我派閻圃、楊任、夏侯蘭隨你一同前往,再調撥兩萬精兵給你。"
    張飛大喜:"大哥放心!有我在,漢中穩如泰山!"
    龐統卻皺眉道:"主公,三將軍勇猛無敵,但漢中乃我軍根本之地,需文武兼備之人鎮守。不如..."
    他猶豫了一下,"不如讓子瑜先生隨三將軍一同前往。子瑜先生沉穩多謀,可補三將軍之不足。"
    劉備眼前一亮:"此計甚妙!子瑜,你可願往?"
    諸葛瑾拱手道:"屬下願往。"
    劉備滿意地點點頭:"好!漢中就交給你們三人了。務必小心謹慎,不可輕敵冒進。"
    三人齊聲應諾。
    議事結束後,劉備獨自一人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夜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他想起當年在涿郡起兵時的豪情壯誌,想起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時的誓言,想起這些年東征西討的艱辛...
    "主公,夜深了,該休息了。"龐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劉備回頭,勉強一笑:"士元還未休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龐統走到劉備身旁,輕聲道:"主公可是在為戰事憂慮?"
    劉備歎了口氣:"士元啊,這一敗,我軍元氣大傷。張固勢大,曹操奸詐,我...我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龐統卻目光堅定:"主公不必過於憂慮。勝敗乃兵家常事。當年高祖屢敗於項羽,最終垓下一戰定乾坤。我軍雖敗,但根基尚在。隻要穩守潼關,鞏固漢中和西涼,假以時日,必能東山再起。"
    劉備苦笑:"話雖如此,但張固會給我們這個時間嗎?"
    龐統微微一笑:"主公放心。張固雖勝,但內部並非鐵板一塊。他麾下謀士眾多,必然各有主張,時間一長,必生齟齬。況且,曹操尚在,張固必先對付曹操,暫時無暇全力對付我們。"
    劉備點點頭,心中稍安:"士元所言極是。隻是..."
    他猶豫了一下,"我總覺得放棄洛陽太過可惜。那可是大漢的舊都啊..."
    龐統輕歎道:"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洛陽雖重要,但比起漢室複興的大業,不過是一城一地之失。待我軍實力恢複,再奪回不遲。再者說,此戰我軍也不是沒有收獲,至少長安到我們手裏了!"
    劉備深吸一口氣,眼中重新燃起鬥誌:"沒錯,我軍損失這麽多兵馬,長安雖說是曹操借給咱們的,可是如今想必他也沒理由來要回去了!好!就依士元之見。明日一早,全軍撤往潼關!"
    次日清晨,洛陽城內一片忙碌。士兵們正在收拾行裝,準備撤離。百姓們惶恐不安,不知未來將如何。
    劉備站在城門前,看著一隊隊士兵列隊出城,心中百感交集。
    "主公,該走了。"龐統輕聲提醒。
    劉備最後看了一眼洛陽城,轉身跨上戰馬:"傳令下去,燒毀糧倉和武庫,不給張固留下一粒糧食,一件兵器!"
    隨著命令下達,洛陽城內很快燃起熊熊大火。黑煙滾滾,直衝雲霄,就像十多年前一樣。
    大軍緩緩向長安行進。劉備回頭望去,隻見洛陽城漸漸消失在視野中。他知道,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十日後,大軍抵達潼關。潼關守將廖化早已得到消息,親自出關迎接。
    "主公!"廖化單膝跪地,"末將已按照龐軍師的吩咐,加固了關防,囤積了糧草,足夠大軍半年之用。"
    劉備扶起吳懿:"辛苦了,你做的很好。"
    進入潼關後,劉備立即召集眾將議事。
    龐統首先匯報:"主公,據探子來報,張固已派趙雲率五萬大軍攻打洛陽。幸而我軍及時撤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劉備點點頭:"洛陽現在情況如何?"
    "趙雲兵不血刃占領了洛陽,正分兵把守各處要道。張固親率主力北上,看樣子是要與曹操決戰。"
    閻象插話道:"主公,這正是我們的機會。趁張固與曹操交戰之際,我軍可抓緊時間休養生息,恢複實力。"
    劉備問道:"先生有何具體建議?"
    閻象胸有成竹:"首先,當務之急是安撫西涼和漢中。西涼地廣人稀,但盛產戰馬,是我軍騎兵的重要來源。可派關將軍前往西涼,憑其勇武招募羌胡勇士,重建西涼鐵騎。"
    "其次,漢中乃天府之國,土地肥沃。可效仿秦國舊製,獎勵農耕,減輕賦稅,鼓勵生育。同時,加強關隘防守,尤其是米倉山和陽平關,防備張固從益州來犯。"
    "最後,可派使者聯絡南蠻和羌人,結為同盟。這些少數民族勇猛善戰,若能為我所用,可大大增強我軍實力。"
    劉備聽得連連點頭:"先生此策甚善。就按你說的辦。可惜失去了孟起,否則以他與羌人的關係……罷了!"
    龐統補充道:"主公,還有一事。如今我軍新敗,士氣低落。可效仿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對外宣稱我軍元氣大傷,無力再戰;暗中卻積極備戰,待時機成熟,再圖東進。"
    劉備讚許地看著兩位謀士,鼓勵道:"有二位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