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糧草豐收
字數:4765 加入書籤
回到濮陽的張固,沒有選擇再對曹操和劉備繼續用兵。這一輪的征戰,直接打了近兩年之久,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積攢多年的糧草輜重也消耗殆盡。
他深知此時若再貿然出兵,無異於以卵擊石。於是,張固開始休養生息,他下令讓士兵們解甲歸田,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恢複生產。同時,他還加強了各地的防禦工事,修繕城牆,囤積糧草。
雖然張固也很想快速擊敗曹操和劉備,從而順利一統天下。但是麵對現實,張固也知道有時候真的欲速則不達。
如今自己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天下一十三州的地盤,如今曹操隻剩冀,並,幽三州,而劉備也隻有一個涼州和長安。天下大勢已經在張固手中,沒有必要冒險行事。
從曆史上看,秦朝統一用了六世,劉邦很快,用了7年。劉秀用了12到14年時間,朱元璋用了20年。
而張固從190年從廣陵郡起兵開始,到如今204年,已經用了整整14年時間。張固自己估計,等修整一兩年的時間,剩下恐怕不用三年時間,自己就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壯舉。
時間匆匆而過,這一次修整,便直接修整了近兩年時間。
公元207年夏,濮陽城內外一片生機盎然。連續兩年的休養生息,讓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重新煥發了活力。
田野裏麥浪翻滾,農夫們彎腰收割,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街道上商賈雲集,叫賣聲此起彼伏;軍營中士兵們精神抖擻,正在操練新的陣法。
張固站在濮陽城頭,望著這太平景象,心中感慨萬千。兩年前他決定停戰時,軍中尚有怨言,認為應當乘勝追擊。如今看來,這決定何其明智。
糧倉裏堆積如山的穀物,武庫中寒光閃閃的兵刃,還有那些麵色紅潤、體格健壯的士兵,無一不在證明這一點。
"主公,各地夏糧已經入庫,今年又是大豐收。"魯肅手持竹簡走上城樓,臉上帶著掩不住的喜色,"徐州、豫州、荊州三地糧食產量比去年又增三成,足夠大軍三年之用,揚州水稻還有兩個月就可以收割,屆時又是一筆巨大的糧草收益。"
“得益於運河的修建與疏通,如今揚州的運河直接從徐州開始,又聯通上黃河,如今青州,徐州和揚州聯係緊密,商貿也繁華無比。鹽鐵收回官府後,各地都在嚴查私鹽販賣,如今成果也非常不錯!”
張固接過竹簡,指尖撫過上麵密密麻麻的數字,嘴角微微上揚:"子敬辛苦了。這兩年百姓能安居樂業,全賴諸位勤勉政務。"
"此乃主公仁政所致。"魯肅拱手道,"減賦稅、興水利、勸農桑,百姓無不感恩戴德。青壯年踴躍參軍,都說要為主公效死。"
正說話間,一隊騎兵從城外疾馳而來,揚起一路塵土。為首者正是郭嘉,他翻身下馬,三步並作兩步登上城樓:"主公,錦衣衛來報,曹操近日頻繁調動兵馬,似有異動。"
張固眉頭一皺:"詳細說來。"
"曹昂率五萬精兵駐守常山、趙國一線;夏侯淵領兵兩萬屯於清河;曹操親率主力五萬坐鎮渤海。"郭嘉語速飛快,"更可疑的是,幽州守將曹仁近日加固右北平城防,似乎在防備什麽。"
“曹操實力依舊不小啊,這麽算算又是二十餘萬大軍的數量,曹操確實難纏!”張固聞言嘀咕道。
張固目光一凝,轉向魯肅:"傳令下去,明日辰時,召集奉孝、文和、孔明、公瑾和你五人,到議事廳商議軍務。"
次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議事廳內卻早已燭火通明。五大謀士分列兩側,張固端坐於主位之上,他的案幾上鋪開著一張巨大的羊皮地圖,上麵標注著山川河流、城池關隘等各種信息。
張固環視眾人,然後直接切入主題:“諸位,經過兩年的休整,我軍如今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反觀曹操,他現在隻剩下冀、並、幽三州,而劉備則被困守在涼州。可以說,現在正是結束這亂世的絕佳時機。”
張固的話音剛落,郭嘉的眼中便閃過一道精光,他率先站起身來,拱手說道:“主公,嘉有一計,或可一舉殲滅曹操。”
說罷,郭嘉快步走到地圖前,伸出手指,點向了地圖上的常山地區。他解釋道:“第一路,可派遣張遼將軍率領五萬精兵,從鄴城出發,一路北上,攻打常山和趙國。這樣一來,便可牽製住曹操的長子曹昂,使其無法分兵救援其他地方。”
接著,郭嘉的手指又移向了清河郡,繼續說道:“第二路,主公您可親自率領十萬主力部隊,突破清河郡的防線,長驅直入,直取渤海郡,那裏可是曹操的老巢所在。”
最後,郭嘉將手指指向了右北平,朗聲道:“第三路,命令周瑜和甘寧兩位將軍率領五萬水師,從海上發動突襲,攻打右北平。如此一來,便可切斷曹操向北逃竄的道路,讓他插翅難逃。”
廳內一時寂靜。諸葛亮輕搖羽扇,若有所思;周瑜盯著地圖,手指無意識地在案幾上敲擊;魯肅眉頭微皺;賈詡則閉目養神,仿佛在推演什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計甚妙,但風險不小。"諸葛亮終於開口,"三路大軍需配合無間,若有一路受阻,曹操便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周瑜接話道:"我倒是覺得水路可再加強。除了我和甘寧攻右北平,還可派一軍從黃河逆流而上,威脅曹操側翼。"
魯肅提出異議:"曹操經營河北多年,根基深厚。強攻恐傷亡過大。不如先派細作散布謠言,離間其君臣,待其內亂再出兵不遲。"
賈詡此時睜開眼,聲音沙啞:"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忽略了一點——曹操必已料到我會進攻,定有防備,曹仁在右北平就是明證。我軍需先弄清其防禦部署,再定方略。"
爭論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張固始終沉默傾聽,目光在地圖上來回巡視。正午時分,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奉孝的三路出擊確是良策,但需完善。"張固站起身,手指重重按在渤海位置,"關鍵在於不讓曹操逃脫。此人用兵如神,若讓其退入幽州或並州,戰事又將拖延。"
他轉向諸葛亮:"孔明,你負責與文遠匯合西路大軍,務必牽製住曹昂。"
又對周瑜道,"公瑾加強水師,不僅要攻右北平,還要封鎖渤海沿岸。"
張固最後看向魯肅和賈詡,"子敬負責離間計,文和掌管情報,務必摸清曹操的一舉一動。"
郭嘉眼中閃過興奮之色:"主公明鑒!如此三管齊下,曹操插翅難飛!"
"還有一事。"張固沉聲道,"劉備雖隻剩涼州,但不可不防。令趙雲率洛陽兵馬監視其動向,徐庶攻擊陽平關!若其敢出兵援曹,立即擊之。"
五大謀士齊聲應諾。會議結束後,張固獨留郭嘉。
"奉孝,此戰關係天下歸屬,你還有何未盡之言?"張固直視郭嘉雙眼。
郭嘉沉吟片刻,低聲道:"主公,曹操必會殊死一搏。渤海一役恐異常慘烈。嘉建議...不妨留一條生路。"
"哦?"張固挑眉。
"圍師必闕。"郭嘉解釋道,"若將曹操逼入絕境,其軍必死戰。不如故意露出破綻,引其向特定方向突圍,然後..."
張固會意,拍了拍郭嘉肩膀:"奉孝深諳人心。此事你與文和秘密安排。"
三日後,濮陽城外旌旗蔽空。二十萬大軍整裝待發,刀槍如林,甲胄映日。張固身著金甲,立於高台之上。
"將士們!"他的聲音在曠野中回蕩,"十四年征戰,天下歸一就在眼前!此戰之後,爾等皆可解甲歸田,與家人共享太平!"
"萬歲!萬歲!"山呼海嘯般的呐喊震天動地。
張遼率領的西路軍率先開拔,鐵騎如洪流般向北湧去;甘寧的水師戰船在黃河上連綿數裏,帆影遮天;張固親率的中軍則如移動的鋼鐵森林,緩緩向清河方向推進。
與此同時,曹操在渤海城內也收到了探報。他站在城樓上,白發蒼蒼。這幾年,曹操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更顯老態。
曹操望著南方揚起的塵土,對身旁的荀彧歎道:"張固終於來了。這一戰,將決定天下歸屬。"
荀彧拱手:"主公,我軍已做好萬全準備。常山、清河防線固若金湯,右北平也有重兵把守。"
曹操卻搖頭:"張固用兵,從不按常理。傳令下去,全軍戒備,尤其注意...海上動靜。上次青州大戰,咱們就吃過一次虧了!"
就在此時,一名傳信的斥候急匆匆奔上城牆,來到曹操麵前。曹操接過密信,展開一看,麵色驟變:"果然!甘寧水師已離港,目標正是右北平!"
渤海與常山大戰的序幕,就此拉開。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