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恩科

字數:3660   加入書籤

A+A-


    盧象升“不過,臣以為,法治雖好,但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就比如法律規則具有僵化性,法律需保持穩定性和普遍性,難以完全適配複雜多樣的具體情況。”
    “嚴格按規則辦事,可能在個別案例中產生不合理結果,像某些法律規定下,雖當事人有合理理由未遵守程序,但仍需承擔不利後果。”
    “因此,臣以為,陛下推行法治,功在千秋,但不應一葉障目,忽視法治可能存在的缺陷。”
    陳平安聞言,不由哈哈一笑“盧愛卿所言有理,法治確實有不少的局限性。”
    “就比如盧愛卿所說的法律規則具有僵化性,這個朕也曾經想過。”
    “這個問題,朕也曾思考過其中的解決之道,就比如可以借助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思想,從道德層麵,來消除法律判決時的這種僵化性。”
    “當然,具體如何解決,還需要接下來在龍國大力推行法治的過程中,諸位愛卿不斷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
    “法律除了僵化性,朕還發現了法治的其他一些局限性,就比如法律的滯後性。”
    “法律的製定往往是基於過去經驗和現實情況,而社會發展迅速,會不斷出現各種的新問題,比如咱們現在正在建設的火車軌道網絡,電報等新興領域。”
    “隨著這些新興領域的出現必定伴隨著各種新的法律問題不斷湧現,現有的法律就會難以及時應對,可能出現無法可依的情況。”
    “這就需要再新事物出現時,新的法律法規應該及時跟進,及時製定各種新的法規。”
    “但新法規的製定,卻也不能過於嚴苛,不然就會阻礙新事物的創新和發展。”
    “朕不否認法治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點,但也不能否定法律的重要性,隻有通過不斷完善法律體係、提高執法司法水平等措施,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些不足。”
    “關於法治的改進,是需要諸位愛卿去不斷發現,不斷去幫朕改進完善的。”
    “盧愛卿就做的很好嘛,很敏銳的就發現了法律具有僵化性的問題。”
    “關於盧愛卿所提及的法律具有僵化性的問題,以及朕所說的法律具有的滯後性,退朝之後,諸位愛卿都可以好好考慮一下,給出一個解決方案,諸位愛卿都可以暢所欲言,上奏折給朕即可。”
    “當然,諸位愛卿要是還發現法律法規存在的其他問題,也都可以上奏折給朕,朕會拿出來跟諸位愛卿一起討論的。”
    “從今往後,如何在實踐中完善依法治國的理念,還需要借助諸位愛卿的才智。”
    “還有,關於科舉改革之事,就按照朕給出的方案來辦吧。”
    “三月之後,龍國第一次全國性質的科舉,也是最後一次無年齡限製的科舉,會正式在各縣舉行,所有學子均可報名參加。”
    “此次科舉為增強龍國基層官吏儲備所特開恩科,中第者可候缺全國縣基層官吏,從基層官吏做起,無升遷限製。”
    “朕將依據成績,選出大量龍國基層官員儲備人才,數量不低於10萬人。”
    “此次恩科之後,以後的科舉,將按照新的科舉製度執行,新的科舉製度,將從童生試開始,那些在三個月後的恩科科舉中,未能高中的人,以後就不需要再參加什麽科舉了。”
    “至於全國公辦學堂的建設問題,就由朕這個教育部尚書全權負責了。”
    “好了,今天的朝會就先到這裏吧。”
    說完,陳平安也不等眾人反應,便直接起身離開了太和殿。
    留下一眾朝堂大臣們在那麵麵相覷。
    好一會兒,朝堂諸公們才明白了過來,陛下改革科舉製度,壓根就沒想過讓大家插手。
    皇帝拿出新科舉製度的框架給內閣看,也不過是走個過場,通知一下大家而已。
    對於新科舉製度的改革,皇帝壓根就是打算親自下場的。
    連新成立的教育部尚書都是皇帝自己。
    這尼瑪,就很蛋疼。
    人家皇帝,壓根就沒打算帶他們玩啊!
    這是赤裸裸的無視,但那又如何?有辦法嗎?現在朝堂上的官員們,根本就沒有辦法。
    以前皇帝不帶他們玩,他們還敢用集體請辭來威脅皇帝。
    但現在,沒有一個人敢請辭的,誰要是腦子一熱說不幹了,皇帝肯定當場就批準。
    前內閣首輔餘大成就是前車之鑒。
    先不說文官集團內部,那些同窗們眼巴巴地盯著別人的位置,盼著有空缺好上位,就說皇帝這邊,手下就有著眾多的行政官員。
    請辭不幹這種事情,對於陳平安這個新帝而言,根本算不上威脅。
    甚至現在皇帝還巴不得有人請辭呢,官位空出之後,皇帝估計會立馬換上自己人。
    而且,龍國法律還規定了,沒在朝廷幹滿十年者,年齡不到50者,非因病無力工作請辭者,可是沒有退休金的。
    沒有人舍得自己的月俸以及以後看得見的退休金,龍國現在的月俸和退休金,可不是以前的大明能比的。
    神武六年1642 年)八月初三,大朝會後的第二天,《龍國日報》頭版頭條,開始大力宣傳新科舉製度的改革。
    《龍國日報》以醒目的大標題“科舉改革,龍國未來之光”刊載了一篇深度文章。
    文章開篇便點明,此次科舉改革是龍國發展曆程中的關鍵轉折點,意義深遠。
    文章詳細闡述了新科舉製度中製定齡限製的重大意義。指出過往科舉無年齡限製,導致許多人皓首窮經,耗費大量光陰在科舉之途,卻未必能為國家所用,極大浪費了時間。
    而且沒有年齡限製的科舉製度,會帶有極大的不公平性,30歲的人和十幾歲的孩童一起去考童生,這對年齡小的人太不公平了。
    而新製度規定童生考試年齡在11到12歲,後續各階段也有明確學製限製,這能讓年輕人才更容易嶄露頭角。
    年輕人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在年富力強時進入仕途,能以全新的視角和充沛的幹勁為國家發展注入活力,避免人才培養的拖遝與低效。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