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天下大亂,群雄逐鹿
字數:3043 加入書籤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江都宮中那一場驚心動魄的兵變,徹底改寫了天下的格局。隋煬帝楊廣,這位曾經意氣風發,妄圖以雄圖霸業名垂千古的帝王,在禁衛軍的嘩變中,於慌亂與絕望裏結束了他波瀾壯闊卻又飽受爭議的一生。一條黃綢帶,結束了他的性命,也宣告了隋朝的名存實亡,一個時代就此落幕,而天下,也自此陷入了更加洶湧的亂世洪流之中。
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千層浪,飛速傳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各方勢力皆是又驚又喜,他們心中清楚,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是一場殘酷至極的挑戰,誰能在這亂世中脫穎而出,誰就能成為這片土地上新的主宰。
此時,李淵已經在長安經營多時,實力不容小覷。當初,李淵起兵之時,為了師出有名,遙尊楊廣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帝,自己則掌控著實際大權。如今楊廣一死,他再也無需遮遮掩掩。在裴寂等一眾心腹的極力勸說下,以及小皇帝楊侑“熱情”的禪讓之下,李淵假惺惺地推辭幾次後,便欣然接受了帝位。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二十日,長安的太極殿上,李淵身著龍袍,頭戴冕旒,在眾人的朝拜中,正式登基稱帝,建國號為“唐”,改年號為“武德” 。那一刻,太極殿內鍾鼓齊鳴,香煙嫋嫋,李淵俯瞰著腳下的文武百官,心中滿是壯誌豪情。他追封已去世的愛妻竇氏為皇後,此後一生都未曾再立皇後,可見對竇氏的深情。同時,李淵開始著手建立新王朝的官僚機構,封李世民為尚書令,裴寂為尚書右仆射,劉文靜為納言,蕭瑀、竇威為內史令;立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廢除隋朝的《大業律令》,頒布新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大唐王朝,就這樣在亂世中拉開了序幕。
而在東都洛陽,楊廣的死訊傳來後,留守的元文都等人悲痛萬分。但國不可一日無君,他們擁立了楊廣的孫子楊侗為帝,國號依舊是隋,年號改為皇泰,楊侗即曆史上所稱的皇泰主。皇泰主楊侗年僅十五歲,生得眉目如畫,溫厚仁愛,隻是年紀尚小,朝政被段達、王世充、元文都等七位大臣把持,這七人被洛陽百姓稱為“七貴” 。其中,除了王世充和段達,其餘五人皆是隋朝的忠臣,他們擁立楊侗,隻為延續隋王朝的香火。然而,在這亂世之中,洛陽朝廷的形勢岌岌可危,周圍起義軍勢力如林,想要生存下去,談何容易。
再說那宇文化及,弑殺楊廣後,自認為掌控了天下,便率領著十萬驍果軍,大搖大擺地往關中方向行進。這驍果軍乃是隋軍的精銳,一路上燒殺搶掠,所過之處民不聊生。當他們行軍到彭城時,洛陽的新朝廷震動不已。元文都等人深知,宇文化及若是繼續西進,必然會對洛陽構成巨大威脅。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想出了一條自以為絕妙的計策——招安李密,讓李密與宇文化及相互爭鬥,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
此時的李密,正率領著瓦崗軍在洛陽附近苦苦鏖戰。他已經圍攻洛陽近兩年之久,卻始終未能攻克這座堅城。雖然瓦崗軍地盤廣闊、兵力眾多,但一直沒有一個穩固的中心城市,這讓李密的內心十分不安。如今,洛陽朝廷拋出了招安的橄欖枝,還許以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台行軍元帥、魏國公等高位,甚至暗示隻要他打敗宇文化及,就會招他入朝輔政,授予全部軍事大權。李密權衡再三,覺得這是一個和平解決洛陽問題的好機會,而且他也有阻擊宇文化及的需求,於是便欣然接受了招安。
李密接受招安後,立刻寫了一道奏表,向洛陽朝廷表達了自己的忠誠,還把此前俘虜的幾個宇文化及的同黨送到了洛陽。隨後,他便率領瓦崗軍與宇文化及的驍果軍在淇水兩岸擺開了戰場。這一戰,打得昏天黑地,雙方都拚盡了全力。
李密深知宇文化及軍糧將盡,便使出計謀,假意與宇文化及和談,並許諾借糧給他。宇文化及信以為真,大喜過望,允許部隊放開吃喝。然而,李密的計劃卻因部下的叛變而泄露。宇文化及得知真相後,惱羞成怒,他知道軍糧已無法支持,索性孤注一擲,全軍向李密發起進攻。
七月,雙方在童山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大戰。歸心似箭的驍果軍與英勇善戰的瓦崗軍從清晨戰至黃昏,殺得難解難分。戰場上,喊殺聲震天,鮮血染紅了大地,雙方士兵的屍體堆積如山。瓦崗軍幾乎抵擋不住驍果軍的瘋狂進攻,李密本人也在戰鬥中中流矢受傷,若不是秦叔寶拚死保護,他險些被宇文軍生擒。李密拚盡全力,才勉強擊退了宇文化及的這次進攻。
雖然童山之戰最終以李密的勝利而告終,但瓦崗軍和驍果軍都遭受了重創。驍果軍因為沒有了軍糧,無法再與瓦崗軍相持,不久後便自行崩潰,將領陳智略、樊文超、張童兒等紛紛投降李密,宇文化及隻剩下兩萬人,狼狽地逃奔魏縣而去。而瓦崗軍也是損失慘重,勁卒良馬死傷無數,元氣大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河北地區,竇建德與劉黑闥領導的義軍勢力日益壯大。竇建德為人豪爽,仗義疏財,在河北一帶頗得民心。他的軍隊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們紛紛擁護。劉黑闥則是一員猛將,作戰勇猛,足智多謀,是竇建德的得力助手。他們趁著天下大亂的時機,不斷攻城略地,擴充勢力範圍,意圖在這亂世中建立一番霸業。
山東地區,同樣義軍蜂起。這些義軍雖然各自為戰,但都有著反抗隋朝暴政的共同目標。他們在各地打擊隋朝的殘餘勢力,為百姓們爭取生存的空間。他們的存在,讓隋朝在山東的統治搖搖欲墜。
而在江南,杜伏威、輔公祏、牛大鵬、李子通等人也割據一方。杜伏威勇猛過人,他領導的軍隊戰鬥力極強;輔公祏足智多謀,是杜伏威的智囊;牛大鵬和李子通也都有著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們相互爭鬥又相互聯合,使得江南地區的局勢錯綜複雜。
在這些勢力紛爭的同時,還有一個人在默默地崛起,他就是蘇定方。蘇定方自幼便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他弓馬嫻熟,智勇雙全。此時的他,還在尋找著真正能夠施展自己才華的明主。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隻有跟隨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為天下百姓帶來太平。
天下已然大亂,各方勢力如同餓狼一般,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相互爭奪、廝殺。究竟誰能在這場殘酷的角逐中脫穎而出,結束這亂世,建立一個新的太平盛世?是李淵的大唐,還是李密的瓦崗軍,亦或是竇建德、劉黑闥等人?而蘇定方又將在這亂世中何去何從,他的命運又將與誰緊密相連?一切都還是未知數,而這亂世的風雲,才剛剛開始……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