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暗流湧動的科技競賽

字數:2013   加入書籤

A+A-


    1991年深秋,滬市的梧桐葉開始泛黃,而天宇電子總部的會議室裏卻彌漫著劍拔弩張的氣氛。陳宇將一份剛收到的國際科技動態簡報甩在會議桌上,紙張展開,刺眼的標題映入眾人眼簾——《歐美啟動"星火計劃2.0":誓奪人工智能與新能源主導權》。
    "他們要在六個月內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性能宣稱是我們"太極芯片"的三倍。"陳宇的手指重重敲在簡報上,"同時,在新能源領域,他們計劃聯合中東國家,重新製定全球石油新能源混合能源標準。"
    技術總監推了推眼鏡,神色凝重:"陳總,我們的量子計算機"啟明"雖然取得突破,但距離商業化應用還有差距。而且,歐美企業正在瘋狂收購全球人工智能初創公司,試圖壟斷技術人才。"
    市場總監緊接著補充:"更糟糕的是,東南亞幾個國家突然宣布重啟與歐美企業的新能源合作談判,我們在當地的市場份額正在流失。"
    會議室陷入短暫的沉默。陳宇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圖前,目光掃過那些代表合作項目的紅點。突然,他轉身說道:"敵人越是瘋狂,越說明我們走對了路。這次,我們要主動出擊,打一場科技閃電戰。"
    在人工智能領域,陳宇決定加快"太極智能"生態的全球化布局。他親自飛往矽穀,在斯坦福大學發表演講:"真正的人工智能不該是少數企業的玩具,而應該成為全人類的工具。"演講結束後,他宣布成立"太極全球創新基金",每年投入十億美元,用於扶持全球範圍內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這一舉措迅速吸引了眾多頂尖科研團隊,就連歐美企業的核心工程師也開始私下接觸天宇電子。
    與此同時,在新能源戰場,陳宇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他避開歐美企業的核心市場,轉而深耕非洲和南美。在南非,天宇電子投資建設了非洲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基地;在智利,與當地政府合作開發全球最大的鋰礦資源。這些項目不僅保障了原材料供應,更讓"赤電標準"在南半球落地生根。
    然而,歐美企業的反擊來得比預想中更猛烈。他們利用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影響力,切斷了天宇電子在海外項目的融資渠道;同時,在全球範圍內發起專利訴訟,聲稱"太極智能"和"赤電標準"侵犯了他們的技術專利。更致命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網絡攻擊,導致天宇電子在全球的數據中心陷入癱瘓,大量研發數據麵臨泄露風險。
    "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攻擊。"技術主管盯著不斷閃爍的警報,"攻擊代碼中包含了隻有歐美軍方才掌握的加密技術。"
    陳宇卻異常冷靜。他立刻啟動了早已準備好的應急預案:所有核心數據自動切換至備用服務器,同時向國際刑警組織和中國網安部門報案。更關鍵的是,他決定將這場危機轉化為反擊的契機。在全球媒體麵前,他公開了部分攻擊代碼和追蹤證據,直言:"某些勢力以為通過下作手段就能阻止中國科技的進步,這是癡人說夢。"
    這場輿論戰讓歐美企業陷入被動。與此同時,天宇電子的技術團隊經過三天三夜的奮戰,不僅修複了係統漏洞,還開發出一套更強大的量子加密防護係統。當這套係統成功抵禦住第二輪攻擊時,全球科技界為之震動。
    在資本層麵,陳宇也展開了淩厲的反擊。他聯合國內大型企業和主權基金,成立了"華夏科技投資集團",專門針對歐美科技企業進行反向收購。當中國資本突然出手,收購了美國一家頂尖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時,華爾街一片嘩然。
    1992年初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陳宇作為中國科技企業代表發表演講:"科技競爭不該是零和博弈,而是共同進步。但如果有人非要將技術作為武器,那麽我們也絕不退縮。"他的發言贏得了全場掌聲,更讓歐美企業感受到了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
    回到滬市,陳宇立刻召開高層會議,部署新的戰略。在白板上,他用紅筆寫下幾個大字:"技術創新、生態構建、資本反製"。窗外,春雨淅淅瀝瀝,卻澆不滅天宇電子員工眼中的鬥誌。這場沒有硝煙的科技戰爭,遠未結束,但陳宇和他的團隊,已經做好了迎接更大挑戰的準備。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