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棄船準備
字數:3135 加入書籤
一般的民用商船都會執行這些操作,更何況是軍用級別的艦艇或者是潛水艇。
船舶一旦失事發生海難,船長一旦發出棄船指令,那麽全船都會在第一時間內行動起來,兩分鍾之內穿好自己的隨身裝備和攜行裝備,到撤離點緊急集合。
船員的隨身裝備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就是救生衣和保溫救生服。
救生衣一般是橘紅色,在它的上麵還附帶著幾件小的裝備,比如哨子,比如自亮浮燈。這些都是在人員落水之後,便於搜救者發現的。哨子的作用在前麵已經提到過,那就是發出聲響引起注意。而自亮浮燈的話,它是由特殊電池構成的,隻要接觸到海水,自亮浮燈就會自動閃光。
救生衣上這個小小的燈泡在海水中能夠持續發亮,達八個小時。
關於另外一件裝備:保溫救生服,也被稱為浸水服,它其實就是一個不透水的保溫棉衣。
在泰坦尼克號這艘巨輪沉沒的時候,許多乘客和船員都掉進了冰冷裏的海水中,本來應該會有更多的人被救起,但是就是因為冰冷的海水導致了很多人被活活的凍死。
事實證明,在冬季冰冷的海水中,人類存活的時間不超過30分鍾,十分鍾左右就會陷入肢體麻木,繼而肌肉不受控製,人體會因為失溫,核心溫度降低等情況而導致死亡。
在保溫救生服的加持之下,人體處於冰冷的海水之中,可以將生命延長2到4個小時,為救援爭取寶貴的時間。
這件衣服十分的繁瑣和笨重,關鍵是人穿上之後活動自由度基本就會降到原來的50,有些笨手笨腳的人,穿上保溫救生服之後,再加載救生衣平素十分簡單的一些動作,這個時候可能基本就做不了了。
因此,就關於棄船的時候,是否必須穿在保溫救生服這件問題,我個人認為,如果情況不是十分緊急,在水溫不是特別低的情況下,最好是直接穿戴救生衣。當然,這麽做的前提是人員能夠順利的登上救生艇或救生筏,如果是跳海逃生的話,那麽無論如何一定要穿上保溫救生服,再套上救生衣。
那麽接下來再講一下攜行裝備,這一點每個人的分工都是不同的,每個職務都攜帶不一樣的裝備,比如三副需要攜帶的是通訊設備,某些高級水手需要攜帶的是望遠鏡旗子,有些水手攜帶的是拋繩器。而船上的大廚必須第一時間攜帶幹糧淡水,還有毛毯等等。
除了按規定每個人必須攜帶的裝備外,其實棄船逃生也有一個原則,那就是盡量的攜帶更多的裝備前往集合點,因為在接下來的逃生過程中,你根本就不知道在什麽時候會用到哪一種裝備。
還有一點逃生之前,手邊有食物的話,在逃走之前先往嘴裏猛塞,有水的話猛灌,盡量吃飽喝飽,把能吃能喝的全部帶走,因為在接下來的待救時間裏,有可能會遇到孤筏漂流的情況! 能帶走的衣服也盡量穿在身上,尤其身處寒冷的環境。
還有其它一些裝備。
比如繩索,手套,膠鞋甚至橡皮塞,膠帶等。
等到眾人到達集合點先報數。等全體人員全部到達之後,船長就會下令釋放救生艇或者救生閥。
救生艇很多船隻需要手動釋放,有的是設置在船尾的尾拋式救生艙。這種救生艙采用的是自由入水的方式,從軌道上滑下來,直接入海。
它有兩種啟動方式,一種是外部啟動,另一種是內部啟動。按照規定,每一個船員都必須掌握啟動這種逃生艙的能力。
聽到過許多傳聞傳說這種尾拋式救生艙,其實很危險,有很多船員在利用這種逃生艙逃生的時候被強大的衝擊力弄斷了腰椎或者是頸椎,造成了終身的殘疾。
還有一種搜救艇,但是必須要用船上的食品吊,或者是克令吊投放入海。
還有就是逃生的最後一道屏障救生閥,這種閥可以用吊釋放,緊急時刻也可以用人直接掀進海裏,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沒有來得及進行釋放,那麽等母船沉入海底,大約在水下四米左右的時候,救生筏上的靜水壓力釋放器,會感知海水的壓力會自動爆開,這個時候救生筏會在海底炸開之後浮上海麵。
等到艇筏釋放完畢之後,船上開始釋放登乘梯。登乘梯的要求是盡量接近救生閥,如果長度不夠,在接近救生閥的四米之內也是可以的,那麽,剩下的距離船員就必須跳進救生筏裏,。
至於緊急情況下在水麵炸開的救生筏,因為沒辦法和母船建立聯係,此時人員就必須跳海,然後手動遊至救生筏的跟前再攀爬上去。整個救生筏的一圈全部都是可以用來攀登的,這個隻要人員遊到救生筏的跟前,借助這些攀爬繩基本上可以爬到救生筏裏麵。
當然,如果逃生人員穿戴保溫救生服和救生衣的情況下,這些簡單的動作如果體力較差的人可能真的是完不成的,做不到的。
在這一點上,本人是深有體會的,因為本人在通過考試的時候,先是穿著救生衣,從五米的高台跳下來,然後僅僅遊了幾十米,遊到救生筏的跟前,這還沒有穿保溫救生服的情況下,等我到達救生閥旁邊的時候,體力基本上已已經耗盡了,在用盡了各種方法之後,別說翻筏了,連救生筏都沒有爬上去。
還有就是有一次穿著保溫救生服去參加漁網切割的工作,結果發現,穿上這玩意兒之後,在水裏幾乎是一動不動的,隻能隨波逐流。
等到一切準備就緒,那麽就要脫離母船了,遇到海難時,船員們脫離母船,一般隻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救援到達現場,如果有救援直升機的話,那麽就會被直升機吊走。
正常情況下,人員較少的時候,直升飛機會用吊帶,但是人數較多的時候,直升飛機會釋放吊籃。
空中撤離為第一種,還有一種就是登乘梯登上救生艇,那麽第三種就是選擇直接跳海了。
無論是哪一種方式,船上的在職人員都必須按照順序撤離,不能一窩蜂的爭先恐後。全世界的海船員都統一執行撤離的順序,按照職務的大小進行撤離,職務越低,工資拿的越少,那麽則優先撤離。
喜歡我的航海請大家收藏:()我的航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