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討人嫌的權貴
字數:2495 加入書籤
田主想要少交佃農的人頭稅,其實也很簡單,隻需要把佃農的戶數減少,每個人租到的田畝增加就可以了。但當初為了少交稅賦,把田地賣給寺廟的佃農當中,就會有一部分人徹底離開祖輩耕作的土地,從此再無立錐之地。事實上,少林、武當、青城,都有過驅逐部分佃戶的舉動。他們人多勢眾,又是武林大派,更何況還“占理”——你自己要把田賣給寺裏的,賣田的文書上又沒規定寺裏必須要把田地租還給你?至於這地寺裏是多少錢買的,那都是之前談好的嘛,你自己也答應了……平日談禪問道,慈眉善目的寺觀們,在關係到實際利益的時刻,紛紛露出了獠牙。像少林、武當這樣的大派,寺裏勉強還需要些雜工,還肯留一部分人,給他們一口苦飯吃,老百姓被分化了,沒鬧出什麽大症候來,但青城派三十五年前,就曾被退佃的佃戶鬧到山門跟前,要求購還自己的土地。
這樣的訴求若放在別人手裏,自然是沒法滿足的。既不占理,也沒勢力的佃戶隻能絕望地接受自己的命運……但三十五年前,成都府的主官是齊修,也就是紈素的祖父。他偏袒了那些佃戶,要求青城派以當初收入土地原價一倍半的金額將土地賣還原主,並把這件事寫成了一本洋洋灑灑的《抑擴寺田疏》,呈遞朝廷,終於止住了各地寺觀驅逐佃農,將農地租給更少的人耕種來省去稅賦的風氣。而數年後,當齊修離開成都,升入中樞主政之後,又針對自耕農“獻田”做寺廟佃戶的舉動,要求重新丈量現有的寺田,規定以後寺田若再有在這一基礎上增加的,就需要正常繳納田稅了。
佛慧派都是尼姑,本身人丁不旺,幾代掌門人也都沒有什麽太強的物欲。在三十五年前,變法規定寺田也要交佃農人頭稅之時,便依著規矩補了稅,並無驅逐佃農等事。待《抑擴寺田疏》橫空出世之後,當時的掌門緣慈師太依樣畫葫蘆,在庵外山口處租用了一處佃農的房屋,派了四五個俗家弟子在內,專門負責接待願意購回土地的佃農,肯以原價將田畝售還給眾佃農,且查驗極嚴,堅決杜絕了大地主趁機兼並田畝的事情發生。此事經當時的濟南府知府上報,先帝大為感動,賜了佛慧庵親題牌匾“慈惠萬民”,如今還掛在佛慧庵正殿之中。
但是從那以後,佛慧庵就算是上了“台麵”,成了官麵人物所需要的絕佳點綴了……緣慈師太圓寂之前,將掌門之位傳給了她一幹弟子中武功最差的明嚴師太,原因無他,明嚴師太口舌便給,容貌慈藹,於講經談禪最通。佛慧庵的女尼自此常出沒在達官貴人後院之中,入世極深,武學上卻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到十五年前,新一代佛慧派弟子四十人中,竟有十五人拎不動帶鐵環的四尺長刀。明嚴師太倒也不甚在意。她尋了巧匠,為這些弟子重做了兵刃,鑄了單側開刃,尖端也開刃的薄劍,又將不開刃一側本應有的十八鐵環簡化為九環,供這些氣力不繼的年輕弟子使用。她還讓自己的同輩師姐妹們修訂了祖師所傳的舞風刀譜,在其基礎上簡化和修改出了一本《舞風劍譜》,傳與先天氣力不足以舞刀的弟子。
此刻台上的年輕女尼,法號普韻的,手提的就是這樣一把三尺半長,不太像刀也不太像劍的兵刃。她的動作仍是用刀的動作,重劈砍而非戳刺,正好與溫家的槍法都是偏於戰陣的本事,正鬥得你來我往,旗鼓相當。
在這之前一場,普韻的師姐普靈是使原版舞風刀的。但那場之中,溫家上場的是掌門續弦帶來的女兒溫筠。她用一對纖巧的峨眉刺,又兼輕功了得,擊敗普靈,奪下了屬於溫家的首勝。因此,普韻這一場難免心境有些急躁,覺得若是自己輸了,本派這次鳳鳴大會便止步於此了。
她心裏更有些歎息,為什麽紀家孤女偏在這個時候帶著上千畝的田土來投,以至於讓本派幾個俗家弟子都隻能忙著接洽官府,登記田畝,接收佃農?若說佛慧派適齡弟子當中,武學上造詣最深的,當屬未出家的小師姐牟思屏。
普韻有些走神。她不服氣地想著,若是牟師姐能跟著來,前一場由她上場,一定不會輸給那個“隻會飛來飛去的花架子”溫筠。她心裏想著牟師姐在舞風“劍”上獨創出的那些精巧變招,想著師姐教她說“既然用刀改為了用劍,劈砍自然也可以隨時變招為戳刺……”她手上不自覺地招式也跟著思緒變化,一時竟空門大開,防禦失了準。等對麵溫家弟子的槍尖直愣愣向著她腹部空門戳過來了,才反應過來。
普韻心下念著牟師姐所說的那些話,情急之下,也不知哪來的氣力,倒退半步,提縱起身,足尖直接踏在溫家那男弟子溫洛城遞來的槍杆上,在空中一躍。溫洛城立即變招,槍尖如蛇頭一般追隨著她的身影而去。她在空中無法再變方向,索性把心一橫,直衝著對手挑高的槍尖迎去,舞風劍出手,這次卻不是劈砍的動作,而是直指對方喉嚨的一記戳刺。
眼見著雙方鬥到此節,普韻在空中難再變招,若這麽下去,兩人都會受傷,台下的看客皆來了精神,有人驚呼,有人鼓噪。電光石火之間,溫洛城卻突然收了招。他將長槍交左手虛握著,使個鐵板橋,身子後仰,險險避過普韻這一擊,右手卻向普韻左足足踝上一握,使力一帶,兩人皆重心失了穩,在比武台上跌做一團,半晌才勉強分開,各自拍衣服上的灰土,又撿起兵刃來,兩人暫時罷鬥,想起方才打得上頭,忘了比武規矩,都有些尷尬之意。
此刻台下看客,皆鬆了口氣。但在此刻,一號看台之上,卻傳來一聲不合時宜的高聲大笑。一個青年男子的嗓音在嘈雜聲中越眾而出,說的竟是“好個憐香惜玉的男兒,小尼姑這下要思凡了!”
喜歡業火狂瀾請大家收藏:()業火狂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