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三月期滿別樓蘭,醫緣未盡續新篇
字數:5046 加入書籤
樓蘭的春天來得猝不及防,黑風口的積雪消融,匯成小溪順著新修的渠道流淌,滋潤著兩岸初萌的綠芽。阿依慕站在“同源醫館”的藥圃裏,看著耐旱族的年輕人木合正在給剛種下的金銀花澆水,動作雖生澀,卻透著認真。
“木合,這花喜陰,別澆太多水,”阿依慕遞給他一個陶罐,“用這個量,早晚各一次,過些日子就能開花了。”
木合撓了撓頭,黝黑的臉上露出靦腆的笑:“謝公主,要不是您教我們認草藥,我還不知道沙子裏能種出這麽好看的花。”他指著藥圃另一角,“烏蘭首領說,等這些草藥長大了,就建個烘幹房,把藥草存起來,冬天也能給人治病。”
阿依慕點頭,眼中滿是欣慰。三個月來,“同源醫館”已經接診了上千名患者,耐旱族的醫者不僅學會了用蒸餾器取水、用銀針退燒,還能將樓蘭的草藥與瑞國的藥方結合,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打井技術也已傳授完畢,張強帶著水工們在樓蘭各地指導,新打出的水井已有二十餘口,綠洲的麵積正一點點擴大。
“公主,王宮來人了,說國王陛下請您過去,”阿依莎從醫館外走進來,手裏捧著一個包裹,“還有,瑞國的信使到了,說陛下派了馬車來接您。”
阿依慕心中一動,知道離別的時刻終於到了。她最後看了一眼藥圃裏的草藥,對木合說:“我教你們的‘急救手冊’要多背,遇到不懂的就看譯好的醫書,實在解決不了,就派信使去瑞國找雙邦醫館的陳爺爺。”
木合用力點頭,眼眶有些發紅:“公主放心,我們一定把醫館守好,不讓您失望。”
來到王宮,羅布正坐在議事廳裏,麵前放著一個精致的木盒。見阿依慕進來,他連忙起身,將木盒推到她麵前:“女兒,這是樓蘭的‘鎮國之寶’——‘水紋琉璃鏡’,能映出水源的位置,你帶上它,回瑞國後若是想找哪裏的水,一看便知。”
阿依慕打開木盒,裏麵的琉璃鏡通體透明,鏡麵上雕刻著細密的水波紋路,在陽光下流轉著七彩的光。“父王,這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必須收,”羅布握住她的手,眼中滿是不舍,“這不僅是鏡子,是樓蘭的心意。瑞國幫我們渡過難關,我們無以為報,隻能用這祖傳的寶物,祝願兩國永遠像這鏡麵一樣,清澈通透,情誼長存。”他頓了頓,聲音有些哽咽,“到了瑞國,要好好照顧自己,常給父王寫信……”
阿依慕鼻子一酸,用力點頭:“父王也要保重身體,等明年春天,我再來看您,看樓蘭的新綠洲。”
離別的隊伍在城門口集結,耐旱族的人幾乎都來了,捧著他們精心準備的禮物——烏蘭送了一把用駝骨雕刻的匕首,說是能驅邪避災;巫醫送了一包曬幹的“沙蓯蓉”,說這是樓蘭最補的草藥;木合和年輕人們則送了一幅畫,畫的是黑風口的水井和“同源醫館”,旁邊用樓蘭文寫著“永不相忘”。
“公主,一定要回來啊!”一個曾被她救過的老婆婆拉著她的手,將一個裝著葡萄幹的布袋塞進她手裏,“這是用新井水澆的葡萄曬的,比以前甜多了。”
阿依慕含淚與眾人告別,直到馬車駛遠,還能看到他們站在城門口揮手。趙老卒趕著馬車,笑著說:“公主,您這趟樓蘭行,可比戲文裏的女俠還厲害,不僅救了人,還讓兩國成了好兄弟。”
“是大家心齊,”阿依慕看著窗外飛逝的沙丘,“若不是父王信任,烏蘭首領放下執念,水工們盡心盡責,我一個人也做不成什麽。”她從包袱裏取出林羽的回信,信上隻有短短幾句話:“盼卿歸,雙邦醫館新辟‘西域藥圃’,待卿主持。”
想到即將回到瑞國,回到那個既熟悉又充滿挑戰的後宮,阿依慕心中雖有忐忑,更多的卻是期待。她不再是初入宮時那個連中原衣裳都穿不好的西域公主,三個月的曆練讓她明白,無論是後宮的爭鬥,還是異國的風沙,隻要心懷仁心,手握本領,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車隊行至黑風口時,遇到了正要去瑞國的巴圖丞相。他帶來了樓蘭的特產——焰靈根、沙蓯蓉等幾十種草藥,還有耐旱族醫者整理的《樓蘭草藥圖譜》。
“公主,這些草藥都標了藥性和用法,”巴圖將圖譜遞給她,“國王陛下說,讓它們在瑞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也算樓蘭對瑞國的一點回報。”
阿依慕接過圖譜,隻見上麵的字跡工整,繪圖精細,忍不住讚歎:“丞相有心了,有了這圖譜,雙邦醫館定能研製出更多合璧藥方。”
巴圖笑著說:“陛下還說,等公主在瑞國的‘西域藥圃’建好了,就派木合他們去學習,把瑞國的醫術學透了,再回來教更多的人。”
“這是好事,”阿依慕點頭,“醫道本就該互相學習,這樣才能惠及更多百姓。”
離開黑風口後,路況漸漸平坦。阿依慕在馬車上整理帶回的醫書和草藥,阿依莎則在一旁縫補她的中原襦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公主,回到瑞國,咱們是不是就能見到蘇賢妃娘娘了?”阿依莎好奇地問,“我還想謝謝她送的銀針呢,要不是那些銀針,在黑風寨可就危險了。”
“會見到的,”阿依慕笑著說,“蘇賢妃懂醫術,肯定也對樓蘭的草藥感興趣。還有陳爺爺和李院判,他們要是看到‘沙蓯蓉’,說不定能研究出治療風濕的新藥方。”
她拿起那麵水紋琉璃鏡,對著陽光照了照,鏡中映出自己的身影,比初入宮時堅定了許多。她知道,回到後宮,或許還會遇到像淑妃那樣的算計,或許還會卷入朝堂的紛爭,但她不再害怕。她有醫書作盾,有草藥為刃,更有在樓蘭曆練出的智慧和勇氣。
車隊進入瑞國地界的那天,遇到了前來迎接的李德全。老太監看到阿依慕,臉上露出慈和的笑:“公主可算回來了,陛下念叨好幾回了。”
“有勞李公公特意來接,”阿依慕行禮道,“樓蘭一切安好,打井二十餘口,醫館也已走上正軌,這是帶回的草藥和圖譜,還請公公轉交雙邦醫館。”
李德全接過圖譜,翻看了幾頁,連連讚歎:“公主真是好本事!陛下說了,您回來後,就搬到‘聽竹軒’住,那裏挨著雙邦醫館的藥圃,方便您打理‘西域藥圃’。”
阿依慕心中一暖,林羽的安排顯然是為了讓她能繼續鑽研醫術,遠離後宮的是非。
回到都城時,已是傍晚。夕陽下的宮殿巍峨依舊,禦花園的桃花開得正豔。阿依慕站在聽竹軒的窗前,看著不遠處雙邦醫館的輪廓,心中充滿了期待。
“公主,您看誰來了?”阿依莎忽然喊道。
阿依慕回頭,隻見蘇婉清提著一個食盒走進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聽說你回來了,特意給你帶了些雲羅的點心,嚐嚐看,還是不是你喜歡的味道。”
“蘇賢妃娘娘!”阿依慕迎上去,心中湧起暖意。
蘇婉清拉著她的手,上下打量著她:“瘦了些,但精神好了不少,看來在樓蘭沒少曆練。”她指著桌上的琉璃鏡,“這就是水紋琉璃鏡?果然名不虛傳,對著它看,連我的藥圃都能映出幾分綠意。”
“娘娘喜歡,就送給您吧,”阿依慕笑著說,“我在樓蘭學會了看地形辨水源,這鏡子對我來說,不如娘娘用著合適。”
蘇婉清笑著搖頭:“這是樓蘭的心意,我可不能搶。對了,陳神醫和李院判聽說你帶回了‘沙蓯蓉’,急著要研究,說明天就來拜訪你。”
“太好了,”阿依慕眼中閃著光,“我正想向他們請教,怎麽把這草藥和中原的藥方結合呢。”
兩人正說著,李德全匆匆走來,笑著說:“陛下在禦花園設了宴,特意請公主過去,說要聽聽樓蘭的趣事。”
阿依慕跟著蘇婉清來到禦花園,林羽正坐在水榭裏,麵前擺著西域的葡萄和瑞國的糕點。見她進來,他放下酒杯,眼中帶著讚許:“阿依慕,歡迎回來。”
“謝陛下,”阿依慕屈膝行禮,“托陛下洪福,樓蘭已尋得水源,百姓安康。”
林羽示意她坐下,親自為她倒了杯酒:“朕都聽說了,你在樓蘭建了醫館,教百姓打井,做得很好。”他看向蘇婉清,“朕說過,這丫頭是塊璞玉,稍加打磨就能發光。”
蘇婉清笑著點頭:“陛下慧眼識珠,阿依慕帶回的草藥和圖譜,能讓雙邦醫館更上一層樓。”
阿依慕捧著酒杯,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在樓蘭的日日夜夜,想起那些喝上幹淨水的笑臉,想起“同源醫館”裏的藥香,忽然明白,林羽讓她學醫術,讓她去樓蘭,或許不僅僅是為了製衡後宮或安撫西域,更是為了讓她找到真正的價值。
“陛下,臣女有個請求,”阿依慕站起身,目光堅定,“臣女想在雙邦醫館開設‘西域醫班’,教瑞國的醫者認識樓蘭草藥,也讓將來從樓蘭來的醫者能在這裏學習,讓兩國的醫道真正同源,永不間斷。”
林羽眼中閃過一絲笑意,點頭道:“準了。所需的藥材、人手,都由國庫支給。朕還要下旨,讓西域與瑞國互通藥材,凡醫者往來,關卡不得阻攔。”
阿依慕深深鞠躬:“謝陛下!”
夜色漸深,禦花園的燈火璀璨,映照著眾人的笑臉。阿依莎在一旁與李德全說著樓蘭的趣事,蘇婉清和林羽討論著“西域藥圃”的規劃,阿依慕則望著窗外的星空,天狼星依舊明亮,仿佛在見證著這跨越兩國的情誼。
屬於林羽與三千嬪妃的故事,在這場充滿藥香的重逢中,翻開了新的篇章。阿依慕的回歸,帶回的不僅是樓蘭的草藥和故事,更是一種跨越地域與偏見的信念——醫道無界,人心相通。後宮的爭鬥或許還會繼續,朝堂的風雲或許仍將變幻,但在雙邦醫館的藥圃裏,在“同源醫館”的油燈下,一種新的力量正在悄然生長,那是仁心,是智慧,是兩國百姓對和平與安康的共同期盼。而阿依慕知道,她的使命,才剛剛開始。
喜歡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請大家收藏:()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