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兄弟情義
字數:3226 加入書籤
“其麾下韓信、嶽飛、楊再興、薛仁貴等,皆是當世名將,能征慣戰!更有張良、王猛、張居正等能臣治理後方,國力蒸蒸日上!”
“我雲溪雖經殿下勵精圖治,有所恢複,然論國力、軍力,與夏國相比,仍有天壤之別!此時主動挑釁,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老臣以為,當務之急,仍是韜光養晦,積蓄實力,以待天時!”
徐達的分析如同一盆冷水,澆在了常遇春和朱棣發熱的頭上。
常遇春張了張嘴,想反駁,卻一時找不到更有力的理由,隻能煩躁地哼了一聲。朱棣年輕氣盛,臉上明顯帶著不甘。
朱標聽完徐達的話,微微頷首,顯然更傾向於徐達的穩健之策。他看向常遇春和朱棣:“常叔,徐大將軍所言,老成謀國,切中要害。此時開戰,確實…時機未至,風險太大。還是…”
“殿下!徐大將軍!諸位!”一個平和卻帶著奇異穿透力的聲音響起,打斷了朱標的話。正是那位一直閉目養神,仿佛置身事外的姚廣孝和尚。
他緩緩睜開眼,目光平靜地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朱標身上:“徐大將軍所慮,句句在理,老衲深以為然。此時與夏國正麵衝突,確非明智之舉。”
常遇春和朱棣聞言,臉上露出失望。
但姚廣孝話鋒一轉,
“常將軍與燕王殿下欲求進取之心,亦不可輕忽。坐等,非良策。老衲有三策,或可徐徐圖之,既不立刻觸怒夏國那頭猛虎,又可為我雲溪未來,埋下破局之機。”
“其一,秦良玉將軍。此乃關鍵人物,亦是我方最大之‘情義’優勢。殿下可親筆修書,言辭懇切,言明思念故人,更牽掛其幼子秦良玉與楊再興之子)。”
“可找借口懇請其攜子歸省探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若能將其母子接回雲溪…則不僅可解徐大將軍所慮之掣肘,更可得一強援,大增我方實力與聲望!此乃上策,若能成,事半功倍!”
徐達眉頭緊鎖,顯然覺得此計過於想當然。秦良玉豈是那麽容易動搖的?
“其二,北境金國。夏國雖強,然其北疆漫長,金國餘孽如同附骨之疽,難以根除。”
“殿下可秘密組織一支商隊,攜帶重金貨物,專走靠近金國活動區域的商路。再暗中聯絡一些…‘可靠’的馬匪,或者幹脆就是金國小股遊騎,讓他們‘襲擊’我商隊,造成人員傷亡,貨物被劫!”
“一次不成,便兩次,三次…次數多了,損失大了,民怨自然沸騰!屆時,殿下便可順應民意,高舉‘討伐金國餘孽,保護商路,為死難子民複仇’之大旗,名正言順地出兵北境!”
“夏國若質問,我們占著大義名分!夏國若想阻止,便是包庇金國餘孽,與民為敵!而我軍進入北境後…是專心剿滅金國,還是…順便‘收複’一些夏國控製薄弱、或者原本就搖擺不定的州郡,那便是相機行事了。此乃中策,借力打力,進退有據。”
此計一出,連徐達都倒吸一口涼氣!這和尚好毒的心腸!好深的算計!這是要主動製造事端,嫁禍於人,再打著正義旗號渾水摸魚!
“其三,便是徐大將軍所言,等!夏國看似鐵板一塊,實則隱患重重。”
“奪嫡之爭,便是其心腹大患!寧晨再強,終有老去之日。太子寧遠,性情寬仁,然失之柔弱,且母族不顯;安王寧安,銳氣逼人,頗有寧晨之風,然其母霍貴妃野心勃勃,已暗中結黨!”
“雙方勢力盤根錯節,衝突隻會愈演愈烈!一旦寧晨駕崩,新帝登基,無論誰勝出,都必將迎來一場慘烈的清算與動蕩!”
“屆時,夏國內亂,自顧不暇,便是我雲溪龍騰九天、逐鹿中原的最佳時機!此乃下策,亦是最穩妥之策,唯需…耐心!”
三條計策,條條毒辣,卻又都直指要害!上策釜底抽薪,中策借刀殺人,下策坐收漁利!將姚廣孝的陰鷙、狠毒與深謀遠慮展現得淋漓盡致!
朱標聽得心驚肉跳,臉色變幻不定。常遇春和朱棣則激動不已。
徐達沉默良久,最終長歎一聲:“大師…好計謀。然…行險用奇,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尤其是前兩策…望殿下慎之又慎!”
朱標看著眼前神色各異的臣子和弟弟,心中天人交戰。
姚廣孝的計策像魔鬼的誘惑,充滿了巨大的可能,卻也布滿了致命的荊棘。他緩緩閉上眼睛,良久,才吐出一句:“容我…再想想。”
長安,未央宮禦花園。
夏日的午後,蟬鳴陣陣。剛滿十八歲的太子寧遠,一身素雅的常服,正沿著太液池畔的柳蔭小徑緩緩散步,眉宇間帶著與其年齡不符的沉靜,似乎思索著什麽煩心事。
迎麵,撞上了正帶著兩名小太監、興衝衝要去校場看新到的西域寶馬的寧安。
十五歲的寧安,身量已接近成人,穿著一身利落的勁裝,臉上洋溢著少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氣,眼神銳利,像一頭初生的小豹子。
兄弟二人驟然相遇,腳步都是一頓。空氣瞬間變得有些尷尬。
數月前朝堂上那場關於太子之位的激烈爭吵,雖被父皇的雷霆之怒壓了下去,但無形的裂痕已然產生。
尤其是他們的母親各自所屬的陣營,更是讓這兄弟情誼蒙上了一層陰影。
寧遠看著弟弟英氣勃勃卻略顯局促的臉,心中輕輕一歎。他主動打破了沉默,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安弟,這是要去校場?”
寧安有些別扭地行了個禮:“參見太子殿下。嗯,聽說剛來了幾匹大宛良駒,想去看看。” 他語氣還算恭敬,但少了往日的親昵。
寧遠走上前,拍了拍寧安結實的肩膀,就像小時候那樣:“跟我還這麽生分?叫大哥就行。” 他拉著寧安走到池邊一處涼亭坐下,示意小太監們退遠些。
“安弟,”寧遠看著波光粼粼的池水,聲音溫和而真誠,“這段時間…朝堂上的風言風語,還有母妃那邊…大哥都知道。大哥想跟你說,不管外麵的人怎麽說,怎麽爭,你永遠是我的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