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交涉

字數:3065   加入書籤

A+A-


    張良靜靜地聽著王猛慷慨陳詞,臉上沒有任何波瀾。
    “景略這番擇賢而立的高論,振聾發聵。然…子房隻想問一句。”
    “景略如此執著於安王殿下,究竟是真心為國選賢…還是因為,在霍貴妃倒台之後,依舊不甘心嫡長繼位的結果,想借擇賢之名,行…擁立安王之實?”
    此言一出,如同驚雷!書房內瞬間一片死寂!
    王猛臉色驟然一變!他萬沒想到張良會問得如此直接,如此誅心!
    他眼中閃過一絲怒意,但更多的是一種被看穿的狼狽和倔強:“子房!你…你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夫王猛,一生行事,光明磊落!所言所行,皆是為大夏江山社稷千秋萬代計!絕無私心!”
    “老夫主張擇賢,是因其更符合當前帝國之需!與擁立何人無關!即便太子殿下有開拓之能,老夫亦會擁戴太子!”
    張良看著王猛激動的樣子,輕輕歎了口氣,語氣帶著一絲疲憊和深沉的憂慮:“景略,你我的歲數都不小了,曆盡滄桑。”
    “這朝堂之上,權力之巔,‘為國謀’與‘為己謀’,往往隻有一線之隔,甚至…渾然一體,難以分辨。你說你無私心,我信。”
    “但你的‘擇賢’之論,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漩渦!它給了所有野心家、投機者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霍小玉、司馬懿之流,正是利用此論,興風作浪,差點動搖國本!前車之鑒,猶在眼前啊!”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
    “立嫡立長,固然有其弊端,然它最大的好處,是穩定!是減少爭端!是明確傳承!它像一根定海神針,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皇子相殘、朝臣黨爭、國家動蕩!”
    “大夏新立,根基未固,經不起再一次的奪嫡風波了!太子殿下或許在開拓上稍遜,但他仁厚寬和,能容人,能納諫,有張居正、李泌等能臣輔佐,有嶽飛、楊再興等忠將拱衛,隻要穩步發展,積蓄國力,待其成熟,或待其子嗣成長,開疆拓土,未必不能!”
    “景略…你…真的想看到大夏再陷入內耗的深淵嗎?”
    王猛也猛地站起身,臉色鐵青。張良的話,他無法完全反駁,但他心中的理念,同樣根深蒂固!
    “子房!你太過保守!太過因循守舊!為求一時之穩,而舍國家長遠之利,此乃庸人之見!老夫言盡於此!道不同,不相為謀!告辭!”
    說完,王猛一甩袍袖,頭也不回地大步離去,留下張良一人,在昏暗的燈光下,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發出一聲悠長而沉重的歎息。
    理念之爭,如同鴻溝,難以逾越。這場關於帝國未來的根本分歧,並未因霍小玉的倒台而消失,反而在王猛的堅持下,變得更加尖銳。
    翌日,大朝會結束。寧晨並未如常讓眾臣散去,而是沉聲道:“張良、王猛、張居正、嶽飛、楊再興…留下。隨朕到禦書房議事。”
    被點名的幾人心中一凜,知道必有要事。楊再興更是急不可耐,他兒子楊麟被扣在雲溪,如同心頭剜肉,日夜難安。
    禦書房內,氣氛凝重。寧晨開門見山:“今日留下諸卿,隻議一事:楊麟!”
    他看向楊再興:“楊將軍,朕知你心急如焚。秦將軍秦良玉)更是思子心切。雲溪朱家,扣留稚子,其心可誅!但是投鼠忌器,強行動武,恐害了麟兒性命。諸卿…有何良策?”
    楊再興第一個跳出來,雙眼赤紅,拳頭捏得咯咯作響:“陛下!還議什麽議!朱標那小子,還有徐達、常遇春那些老混蛋,分明是拿俺兒子當人質!要挾俺們!”
    “俺老楊請旨!率江州兵馬,踏平雲溪!把俺兒子搶回來!再把朱標那小子抓來,給陛下磕頭認罪!”
    嶽飛眉頭緊鎖,立刻反對:“不可!再興!稍安勿躁!麟兒在他們手中,一旦開戰,他們狗急跳牆,麟兒性命危矣!且雲溪經營多年,城高池深,又有徐達、常遇春等宿將,急切難下!一旦戰事膠著,北疆金國餘孽趁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
    張居正此刻也顧不得低調了,他深知若處理不好此事,楊再興這頭暴怒的獅子能把天捅個窟窿。
    他出列道:“陛下,嶽元帥所言極是。此時動武,風險太大,非但救不了小公子,反會害了他。臣以為,當以外交斡旋為先。”
    “可派一得力重臣,持陛下嚴旨,前往雲溪交涉!曉以利害,陳明大義!若朱標識相,主動送回小公子,則兩家和好如初。若其執迷不悟…再動刀兵不遲!”
    王猛也開口道:“張丞相所言有理。然,所派之人,位份需重,言辭需厲!需讓朱標明白,扣留大夏重臣之子,形同宣戰!我大夏…絕非軟弱可欺!陛下天威,不容挑釁!”
    寧晨聽著眾人的意見,目光最終落在一直沉默的張良身上:“子房,你有何想法?”
    張良沉吟片刻,拱手道:“陛下,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動武乃下下之策,但交涉,亦不可軟弱!臣以為,當雙管齊下。”
    “其一,如張丞相、王太傅所言,派重臣嚴正交涉!此人需深諳權謀,言辭犀利,能洞察對方心思,更需有足夠分量,代表陛下天威!態度務必強硬!明確告知朱標:立刻無條件送還楊麟!否則,視為對大夏宣戰!一切後果,由其承擔!”
    “其二,軍事上,需做最壞打算!請嶽元帥坐鎮函穀關,嚴密監視北疆!楊將軍回江州,整軍備戰!秦將軍…可秘密調往與雲溪接壤之地,以作威懾!同時,命郭子儀元帥在鹹陽,薛仁貴將軍在大幽,提高戒備,以防不測!如此,以戰促和,方為上策!”
    寧晨聽著張良條理清晰的分析,微微頷首:“子房所慮周全。那麽,這出使雲溪的重任…”他目光掃過眾人。
    張良毫不猶豫,上前一步,深深一揖:“陛下!臣…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