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下一個
字數:3131 加入書籤
“哦,此事鵬舉公無需掛懷。”寧遠仿佛才想起來,輕描淡寫地重新拿起一份奏折,一邊看一邊隨口說道,“孤已傳令函穀,軍務暫由王彥章將軍負責。王將軍忠勇可嘉,想必能勝任。”
王彥章!果然是王彥章!嶽飛腦中轟的一聲,陛下在函穀關的話瞬間清晰無比!下一個,就是他嶽飛!而接手的,正是這位以悍勇著稱、卻未必能真正掌控全局的王彥章!
一股巨大的悲涼和無力感瞬間攫住了嶽飛。他看著眼前這位年輕太子平靜無波的臉,那溫和笑容下隱藏的冰冷算計,讓他遍體生寒。他想質問,想反駁,但君命如山,更重要的是…陛下似乎早有預料,且並無阻止之意。
最終,所有的情緒隻化作一句沉重的:“末將…遵命。” 他深深一躬,轉身,沉重的甲葉撞擊聲在空曠的書房內回蕩,一步步退了出去。
寧遠這才抬起頭,看著嶽飛消失在門口的高大背影,眼神幽深難測。
他拿起另一份早已擬好的詔書,上麵正是任命王彥章為函穀關代元帥的旨意。他拿起朱筆,在末尾端端正正地批下一個字:“可”。
大幽,行轅別苑。
初春的風還帶著料峭寒意,但園中幾株早梅已綻開點點粉白。寧晨裹著裘衣,坐在亭子裏,看著許褚笨手笨腳地試圖給虞姬剛折下的梅枝插瓶。
一個不起眼的內侍悄無聲息地走近,將一張卷成細筒的紙條塞進許褚手中,又迅速退下。
許褚展開紙條,掃了一眼,濃眉一挑,走到寧晨身邊,低聲道:“陛下,長安消息。嶽元帥…回京了。太子殿下讓他…操練新兵。函穀關…給了王彥章。”
寧晨正饒有興致地看著虞姬擺弄梅花,聞言,嘴角竟緩緩勾起一絲笑意。他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石桌:“嗬…王彥章…也好。”
“也好?”許褚銅鈴眼瞪得老大,甕聲甕氣地問,“陛下,這…有啥好的?王彥章那小子,打架是一把好手,可管那麽大個函穀關…” 他撓了撓頭,顯然覺得這安排不咋地。
“你懂什麽。”寧晨笑了笑,沒解釋,目光轉向亭外,“至少…夠直,夠忠,夠猛。孤用他守門,放心。”
這時,虞姬捧著一個插好梅枝的素白瓷瓶走了過來,梅香清冽。她見寧晨臉上帶著笑,許褚卻一臉糾結,不由好奇地問:“陛下,許將軍,你們說什麽呢?這麽高興?”
寧晨臉上的笑容瞬間變得無比自然溫和,伸手接過瓷瓶,湊近嗅了嗅:“沒什麽,許褚這憨貨又在犯愁他那點餉銀不夠喝酒呢。這梅花插得真好,有你在身邊,這北地的風都帶著香了。” 他巧妙地岔開了話題。
虞姬被他說得臉微微一紅,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注意力果然被引開,開始細說起這梅花的品種和插花的技巧。
寧晨含笑聽著,目光落在嬌豔的梅花上,心思卻已飄遠。他不想讓虞姬知道朝堂上這些冰冷的算計,尤其是針對他們兒子的。那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知道了,心會痛。
‘遠兒…’寧晨心中默念,眼底深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寒芒,調離寧安,召回韓信,架空嶽飛…步步為營,手段老辣,環環相扣。這…絕非你一人之力能謀劃至此。
他端起茶杯,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溫熱的杯壁。
‘張良?不,子房雖智,但為人方正,更重平衡,不會主動教遠兒如此急切地收權…那會是誰?’ 一個名字清晰地浮現在他腦海。
“難道是景略?”寧晨的眼神陡然一凝。那個一貫主張擇賢而立,對太子寧遠推崇備至。眼中時常閃爍著激進光芒的老臣!
隻有他,既有足夠的智謀和影響力,又有足夠的動機——為了他心中那個賢明的新君,為了徹底掃清舊日勳貴的障礙!也隻有他,能如此精準地把握時機,在皇帝離京的空檔,推動太子行此雷霆手段!
“但是...王猛應該不會有如此大的動作。”
寧晨此刻也有些迷茫了,他想到了張良,說不定張良,此刻已經猜到了是誰。
“陛下!”許褚看著寧晨優哉遊哉地翻看著一本地方風物誌,終於忍不住了,甕聲甕氣地問,“長安那邊,太子殿下把韓元帥、嶽元帥都…都弄回來了,薛元帥那邊估摸著也快了!咱們真不回去看看?萬一…萬一太子殿下步子邁得太大…”
寧晨眼皮都沒抬,慢悠悠地又翻過一頁:“急什麽?天塌不下來。好不容易出來一趟,看看這大夏的山川風物,不比回去看那些糟心事兒強?”
他合上書,伸了個懶腰,“走吧,許憨貨,收拾收拾,下一站,楚城!找老薛喝酒去!”
“去楚城?”許褚眼睛一亮,“找薛老哥?好!那地方暖和!末將這就去準備車駕!”他轉身就要往外衝。
“等等!”寧晨叫住他,“記住,這一路,給朕低調點。到了楚城,你親自去找老薛,讓他一個人,悄悄來見朕。別驚動旁人。”
許褚一拍胸脯:“陛下放心!包在俺老許身上!保管神不知鬼不覺!”
數日後,楚城,一家不起眼的後街客棧。
二樓最僻靜的客房內,寧晨換了一身尋常富商的綢緞袍子,正靠著窗邊嗑瓜子。
房門被輕輕叩響三下,隨即推開一條縫,一個身材高大、麵容剛毅、穿著便服卻難掩軍人氣質的漢子閃身進來,正是大幽都督薛仁貴。
“陛下!”薛仁貴看清窗邊之人,立刻就要單膝下跪。
“行了行了,老薛,出門在外,哪來那麽多規矩!”寧晨趕緊擺手,指了指旁邊的凳子,“坐坐坐,許褚,倒茶!老薛啊,快坐,跟朕說說,這楚城被你經營得不錯啊,比朕上次來熱鬧多了。”
薛仁貴依言坐下,臉上帶著見到老上司的由衷笑意:“托陛下的福,這些年還算太平。就是北邊那些金國餘孽,偶爾衛城還有些小動作,不過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