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血沼歸星
字數:1694 加入書籤
血詔歸星
子時的更鼓震落簷上殘雪。宋義軍攥著血詔貼緊金匱,新帝腕間刺青滲出的黑血,在蟠龍柱上蜿蜒成"弑"字。殿外忽起騷動,戍衛的驚呼穿透窗紙:"七星墜於皇陵!"
新帝的蟒袍無風自鼓。他拔出發簪劃破掌心,鮮血浸透的鎏金匕首竟與郭儀鈴心口那柄一模一樣:"二十年前東宮大火,朕就該將你這孽種..."
宋義軍閃身躲過寒芒,匕首擦著耳際釘入《堪輿圖》。羊皮卷應聲撕裂,露出夾層中的星象圖——北鬥第七星的位置,正與宋氏祖墳冰池重合。麻姑的歎息忽在梁間回蕩,一縷青煙纏住新帝手腕,刺青處的潰爛瞬間蔓延至肘部。
"你當真以為換得了天命?"
嘶吼聲中,宋義軍扯開衣襟。左肩朱砂痣在月光下泛出血光,竟與星象圖中紫微星的位置重疊。戍衛們舉著的火把突然齊齊熄滅,皇史宬百年銅鏡同時映出郭儀鈴的殘影,她指尖正指龍椅下方。
新帝踉蹌撞翻香爐。爐灰裏滾出半枚玉玨,與郭府井底殘片拚合,赫然顯出"受命於天"四字。宋義軍趁機掀開龍椅暗格,塵封二十年的傳國玉璽裹在繈褓中,底部朱砂印與血詔嚴絲合縫。
"四更天!七星連珠!"
殿外欽天監的嘶喊撕破死寂。新帝突然暴起,腐壞的右臂抓向玉璽。宋義軍反手灑出藥囊中雄黃粉,粉塵觸及潰爛處騰起青煙,整條臂膀竟如蠟炬般消融。
"這一味化骨散,原是祖父為東宮準備的。"宋義軍舉起玉璽,"陛下可還記得天啟十七年清明,您親手倒進郭娘娘藥碗的..."
琉璃頂突然炸裂。七星輝光如銀練垂落,將玉璽照得通透。璽身浮現密麻血絲,竟是郭儀鈴用金針封入的百字遺書:"妾身泣血,吾兒若存..."
戍衛的刀劍接連墜地。老太監顫巍巍捧出先帝遺詔,泛黃絹帛上,嬰孩左肩朱砂痣的繪圖與宋義軍傷痕完全吻合。廊柱陰影裏,當年接生的嬤嬤跪地痛哭:"奴婢親眼見娘娘咬破手指..."
新帝的咆哮化作嗆血咳嗽。他蜷縮在龍椅殘骸中,腕間刺青已潰見白骨,每道骨節都刻著"弑父鴆兄"的蠅頭小楷——正是當年祖父用金針蘸著鴆毒刺就。
五更梆響時,宋義軍站在玄武門殘階上。懷中玉璽壓著郭儀鈴的素帕,帕角並蒂蓮浸透藥香。他望著祖墳方向的星輝,忽然想起冰池底那具水晶棺——棺中人的心口傷,原與這玉璽缺角分毫不差。
麻姑的虛影在晨霧中盈盈下拜。她脖頸白綾化作杏花枝,腕間銀鐲"叮"地斷裂,露出內壁刻著的"醫者仁心"。第一縷朝陽刺破雲層時,宋氏祖墳方向傳來地鳴,七棵百年柏樹同時開花,香氣漫過皇城九門。
藥童的墳塋靜靜立在杏林深處。宋義軍將染血的太醫腰牌埋入土中,轉身背起祖傳藥箱。箱底《幽冥脈案》悄然翻頁,祖父的批注在日光下顯現:"大醫醫國,懸壺濟世,莫不如是。"
春風卷起殘雪,城南舊醫館的銅鈴忽然齊鳴。求診的百姓發現門楣新換了匾額,其上"仁心堂"三字墨跡未幹,隱約透著淡淡的茉莉香。
本卷終)
喜歡陰陽鬼嫁請大家收藏:()陰陽鬼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