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天牢危機,千裏奔襲
字數:4752 加入書籤
南楚皇帝震怒,下旨將沈清辭打入天牢,聽候發落。沈從淵跪在朝堂,磕得頭破血流:“陛下明鑒!小女絕無叛國之心,定是遭人陷害!”
可證據確鑿,皇帝不為所動,隻道:“三日之後,若查無冤情,便將沈清辭問斬,以儆效尤!”
消息傳到北境,淩策如遭雷擊。他不顧副將阻攔,連夜求見淩戰:“爹,清辭是被冤枉的!求您上書大曜皇帝,與南楚議和,救救她!”
“胡鬧!”淩戰拍案而起,“南楚之事與我大曜何幹?她是南楚罪人,死有餘辜!你若再為她求情,休怪我軍法處置!”
淩策跪在地上,不肯起身:“爹,清辭曾在瘟疫中救過您的命,她送布防圖是為了減少傷亡,並非叛國!兒子願以性命擔保,求您救救她!”
淩戰看著兒子倔強的背影,想起沈清辭在榻前照料的身影,心中微動,卻依舊冷聲道:“軍國大事,豈容私情?你若敢擅自行動,我便廢了你先鋒之職!”
淩策知道求父親無用,深夜召集心腹,低聲道:“我要去南楚天牢救人,你們願不願意跟我去?”
心腹皆是他一手提拔的親信,對視一眼,齊聲道:“願隨小將軍赴湯蹈火!”
淩策握緊手中的同心佩,眼中閃過決絕。他知道此去九死一生,可他不能眼睜睜看著清辭送死。那個在獵場扔給他金瘡藥、在瘟疫中不顧安危救他爹、在桃花樹下對他笑的姑娘,他不能讓她死在自己人的刀下。
“備馬,帶足幹糧和傷藥,我們今夜就走。”淩策翻身上馬,玄色披風在夜色中展開,“此去若能回來,我淩策此生不忘各位恩情;若回不來……”他頓了頓,聲音堅定,“便請各位轉告我爹,兒子不孝,但若重來一次,我還是會去。”
千裏劫獄,生死相依……
淩策帶著心腹,喬裝成南楚商人,晝伏夜出,曆經艱險,終於在行刑前一日抵達南楚都城金陵。金陵守衛森嚴,天牢更是戒備重重,他們在城外一處破廟商議對策,卻被南楚巡邏隊發現,雙方展開激戰。
“小將軍快走!我們掩護你!”心腹拚死抵抗,卻寡不敵眾,一個個倒在血泊中。淩策目眥欲裂,揮劍斬殺數名士兵,卻被更多人圍住,肩上中了一箭,鮮血染紅了玄色衣衫。
就在他以為必死無疑時,一道銀白身影從天而降,劍光如練,瞬間斬殺數名士兵。“淩策,我來幫你!”沈清辭的聲音響起,她竟從天牢逃了出來——原來沈從淵早已安排心腹暗中劫獄,隻是沒想到淩策會親自前來。
“你怎麽出來了?”淩策又驚又喜,不顧傷勢上前與她並肩作戰。
“我爹的人救了我,正要出城,就看到你被圍了。”清辭一邊殺敵一邊道,“快走,城門口有接應!”
兩人背靠背作戰,淩策的破風短劍淩厲霸道,清辭的驚鴻劍法靈動刁鑽,配合默契,竟殺出一條血路。衝出重圍時,兩人都已傷痕累累,清辭的手臂被箭劃傷,淩策的肩頭血流不止,卻緊緊握著彼此的手,不敢鬆開。
城門口,沈從淵帶著親信等候,見兩人狼狽而來,眼眶泛紅:“快走,皇帝的追兵馬上就到!”
“爹!”清辭看著父親鬢角的白發,哽咽道,“女兒不孝,連累您了。”
沈從淵擺擺手:“傻孩子,爹隻有你一個女兒,豈能眼睜睜看著你送死?”他看向淩策,眼神複雜,“淩小將軍,多謝你冒險相救,這份恩情,沈家記下了。”
淩策拱手行禮:“伯父言重了,保護清辭,是我分內之事。”
四人翻身上馬,一路向南楚邊境逃去。追兵緊追不舍,箭矢如雨般射來。淩策將清辭護在身後,用身體為她擋箭,後背又中了一箭,劇痛讓他幾乎墜馬。
“淩策!你怎麽樣?”清辭扶住他,眼淚掉在他的傷口上。
“沒事……”淩策虛弱地笑了笑,“還能……帶你看梅花……”
清辭抱著他,淚水模糊了視線:“不準說胡話!你答應過要等我的,不準食言!”
他們逃到一處懸崖,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沈從淵看著追來的士兵,對兩人道:“你們跳下去,下麵有河流,或許能活!我和親信攔住他們!”
“爹!”清辭泣不成聲。
“快走!”沈從淵推了他們一把,轉身衝向追兵,“告訴陛下,沈家世代忠良,絕無叛國之心!”
淩策握緊清辭的手,看著沈從淵的身影被追兵淹沒,眼中含淚:“我們走!”
兩人相擁著跳下懸崖,風聲在耳邊呼嘯,他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活下去,為了彼此,也為了那些為他們犧牲的人。
隱居療傷,情意篤定……
淩策和沈清辭墜入河流,被衝到下遊的一處山穀。淩策傷勢過重,昏迷不醒,清辭拖著他爬上岸,在一處山洞安頓下來。她為他清理傷口,拔出箭頭,用隨身攜帶的草藥為他敷上,日夜守在他身邊,喂水喂藥。
三日後,淩策終於醒來,看到清辭眼下的烏青和幹裂的嘴唇,心疼道:“辛苦你了。”
清辭握住他的手,眼淚掉下來:“你終於醒了,我還以為……”
“我答應過你,不會食言。”淩策虛弱地笑了笑,指尖拂去她的眼淚,“你爹他……”
清辭哽咽道:“我爹不會有事的,他武功高強,一定能脫身。”可她心裏清楚,父親是為了給他們爭取時間,凶多吉少。
兩人在山穀中隱居療傷,日子清貧卻安寧。淩策教清辭大曜的劍法,清辭為淩策縫補衣衫;他去河裏捕魚,她在山洞外采藥;夜晚,他們坐在篝火旁,聽風吹過山穀的聲音,分享彼此的心事。
“等傷好了,你想去哪?”清辭靠在他肩上,看著篝火跳躍。
淩策握住她的手:“去一個沒有戰爭的地方,種幾畝田,養幾隻雞,帶你看梅花,看桃花,看遍四季的花。”
清辭笑了,眼眶卻泛紅:“可我們是世敵,兩國不會容我們的。”
“那就讓他們容。”淩策認真道,“我會去向兩國皇帝請罪,告訴他們,仇恨隻會帶來更多傷亡,愛才能讓兩國安寧。就算他們不答應,我也要帶著你,找一個沒人認識我們的地方,過一輩子。”
清辭看著他堅定的眼神,心中的不安漸漸消散。她知道前路艱難,可隻要能和他在一起,再難的路,她也願意走。她抬頭吻了吻他的臉頰,輕聲道:“好,我跟你走。”
篝火映著兩人相擁的身影,山穀的風帶著花草的清香,仿佛在為這段曆經生死的愛戀祝福。他們的情意,在烽火中淬煉,在生死間篤定,早已超越了家國的仇恨,成了彼此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兩國議和,塵埃落定——
淩策和沈清辭在山穀中療傷半月,傷勢漸愈。一日,他們在河邊打水時,遇到了前來尋找他們的淩戰心腹,得知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沈從淵雖戰死,但他在死前送出密信,揭露了鎮國將軍之子誣陷清辭、私通大曜細作的真相。南楚皇帝震怒,處死了鎮國將軍之子,為沈家平反,並下旨追查細作,整頓軍紀。
大曜皇帝得知淩策劫獄之事,本欲降罪,卻被淩戰以“念其救父有功,且沈清辭確有恩於大曜”為由勸阻。恰逢此時,兩國都因長期征戰元氣大傷,百姓怨聲載道,有大臣上書建議議和,兩國皇帝皆有此意。
“小將軍,淩將軍讓您即刻回去,說兩國議和之事,需要您出麵。”心腹道。
淩策和清辭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他們跟著心腹返回大曜北境,淩戰看到兒子平安歸來,雖有責備,眼中卻滿是欣慰。“陛下已同意議和,三日後在邊境榷場舉行會談,你和沈小姐……也一起去吧。”
三日後,邊境榷場張燈結彩,一改往日的肅殺。大曜和南楚的使者坐在談判桌前,氣氛雖仍有緊張,卻已無劍拔弩張之勢。淩策和沈清辭站在各自父親的身後,目光在半空交匯,帶著不易察覺的溫柔。
談判進行得很順利,兩國達成共識:劃定邊境,互通貿易,永不再戰。當兩國使者在和約上簽字時,榷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淩戰和南楚新任將軍相視一笑,舉杯共飲,多年的仇恨,終於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淩將軍,”南楚將軍看著淩策和清辭,笑道,“你我兩家,是不是該結個親,讓這份和平更穩固些?”
淩戰哈哈大笑:“正有此意!我兒子淩策,對沈小姐愛慕已久,不知沈將軍是否願意成全?”
清辭的臉頰瞬間紅透,低頭絞著衣角。淩策走到她身邊,握住她的手,對南楚將軍道:“晚輩淩策,懇請將軍將清辭許配給我,我此生定當對她不離不棄,用生命守護這份和平,守護她。”
南楚將軍看著兩人緊握的手,想起沈從淵的囑托,笑道:“有情人終成眷屬,我當然願意!”
榷場的桃花再次盛開,風吹過,花瓣落在兩人交握的手上。多年的烽煙、仇恨、生死考驗,終於在這一刻塵埃落定,迎來了最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