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皇帝南巡三

字數:5952   加入書籤

A+A-


    在崇禎四年的五月底,南京城經曆了一場百年難遇的盛事——
    當今皇帝朱由檢親臨。
    龍舟停靠在下關碼頭時,南京的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多時。
    "臣等恭迎陛下聖駕!萬歲萬歲萬萬歲!"
    去年被派往南京的守備太監曹化淳和魏國公徐弘基帶領眾官跪伏在地,聲音在初夏的空氣中微微發顫。
    崇禎皇帝穿著明黃龍袍,緩步走下龍舟。
    禦極四年,崇禎已不再年輕,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沉穩與銳利。
    "眾卿平身。"
    崇禎抬手示意,聲音雖不大卻充滿威嚴,
    "魏國公,曹化淳,南京近況如何?"
    曹化淳急忙上前:
    "托陛下洪福,南京百姓安居樂業,市井繁榮。隻是..."
    他欲言又止。
    "但說無妨。"
    崇禎目光如炬。
    "近來有些士紳議論新政,老奴擔心其蠱惑民心..."
    崇禎嘴角微揚:
    "朕此次南巡,正是要親自聽聽這些"高見"。"
    周皇後在宮女攙扶下走來,輕聲道:
    "陛下,連日舟車勞頓,不如先安頓歇息?"
    崇禎點頭:
    "皇後所言極是。曹化淳,安排入住舊宮吧。明日辰時,召集南京六部官員及當地士紳代表,朕要親自接見。"
    "老奴遵旨。"
    當晚,南京舊宮武英殿內燈火通明。
    崇禎召集隨行大臣議事。
    國安部部長閻應元正在匯報江南局勢。
    "陛下,據國安部密報,江南士紳對新政抵觸情緒甚重。特別是"攤丁入畝"和科舉改革,已有多人聯名上書反對。"
    閻應元聲音低沉。
    張福臻皺眉道:
    "江南士紳樹大根深,與朝中官員多有勾連。陛下需謹慎行事。"
    "謹慎?"
    王在晉冷笑,
    "目前全國形勢一片大好,若不趁勢推行新政,更待何時?南京有勇衛軍一萬精銳,還怕這些士紳造反不成?"
    “江南已經推行新政一段時間了,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不死心,幹擾新政!”
    “他們敢於明目張膽的阻撓新政,那就再殺一遍。”
    崇禎抬手製止爭論:
    "諸位愛卿不必爭執。朕意已決,新政必須推行。明日接見,朕會宣布幾項重要決定。"
    次日清晨,南京皇宮奉天殿外,百官和士紳代表已列隊等候。
    人群中,南京禮部侍郎王良飛正與幾位士紳低聲交談。
    "牧民先生,聽聞皇上要在南京辦什麽"大學",還要改革科舉,這可如何是好?"
    一位須發花白的老士紳憂心忡忡。
    王良飛撫須冷笑道:
    "不過少年天子一時興起罷了。科舉乃祖宗成法,豈是說改就能改的?"
    另一位富商模樣的男子湊近:
    "聽說還要開關,鄭芝龍那海盜頭子還被任命為什麽海軍院長..."
    正說話間,殿內傳來王承恩尖細的嗓音:
    "陛下駕到——"
    眾人連忙噤聲,整理衣冠入殿。
    崇禎高坐龍椅之上,目光掃過殿內眾人:
    "朕此次南巡,一為體察民情,二為推行新政。今日有幾項重要決定宣布。"
    他稍作停頓,繼續道:
    "其一,在南京組建"南京大學",廣納天下英才,教授經史子集之外,增設算學、農學、工學等實用學科。"
    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王良飛忍不住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
    "愛卿請講。"
    崇禎麵色平靜。
    王良飛深吸一口氣:
    "科舉取士乃祖宗成法,今增設雜學,恐敗壞士子心術,偏離聖人之道啊!"
    崇禎不慌不忙:
    "王愛卿所言不無道理。然朕問卿,如今朝廷急需治水能臣,可精通算學水利者有幾人?邊關需要火器專家,可通曉西學奧妙者又有幾人?"
    "這..."
    王良飛一時語塞。
    崇禎乘勝追擊說道:
    "朕非廢科舉,而是擴其內容。熟讀經書固然重要,但若隻知死讀書,不通實務,於國何益?"
    南京國子監祭酒周延儒出列幫腔:
    "陛下聖明!然變革太驟,恐士子難以適應..."
    "所以先在南京試行。"
    崇禎打斷道,
    "朕已命徐光啟負責籌建南京大學,擇日開課。有誌新學者可自願入學,不強求。"
    見皇帝心意已決,反對聲漸弱。崇禎繼續宣布:
    "其二,組建"南京海軍軍事學院",任命鄭芝龍為院長,培養海軍將才。"
    這一決定如同巨石入水,激起更大波瀾。
    魏國公徐弘基忍不住高聲道:
    "陛下!鄭芝龍乃海盜出身,豈能擔此重任?有辱朝廷體統啊!"
    崇禎早有準備:
    "徐卿此言差矣。鄭卿雖出身海商,然歸順朝廷後屢立戰功,熟知海事。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才。難道要找個隻知四書五經的翰林去指揮海戰不成?"
    “此前一官率兵攻占遼東,今又領兵征服菲律賓全境,戰功卓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到現在魏國公還說鎮海侯是海盜,於情於理也不該如此!”
    一陣低笑在殿內響起。
    魏國公徐弘基麵紅耳赤,退了下去。
    "其三,"
    崇禎提高聲音,
    "江南地區全麵推行"攤丁入畝"政策已經多時,士紳仍有怪話連篇。這是朕所不能接受的。同時開關海貿,按照商稅同等比例征收關稅。"
    這一下,殿內徹底炸開了鍋。
    士紳們再也顧不得禮儀,紛紛議論起來。
    鬆江富商沈廷揚大聲道:
    "陛下!江南商賈本就稅負沉重,再加商稅,恐難以為繼啊!"
    "沈員外過慮了。咱家查過去十年蘇州織造賬冊,商稅實征不足定額三成。十稅一,已是陛下格外開恩。若再偷逃,嚴懲不貸!"
    魏忠賢及時站了出來,開口說道:
    沈廷揚臉色大變,隨即閉口不言。
    王良飛硬著頭皮再次出列:
    "陛下,江南士紳世代忠君愛國,今新政接二連三,恐傷士子之心啊!"
    崇禎目光一冷,看向王良飛:
    "王愛卿此言,是在威脅朕嗎?"
    王良飛慌忙跪倒:
    "臣不敢!臣隻是..."
    "夠了!"
    崇禎拍案而起,
    "陝西民變,餓殍遍野,根源何在?就在土地兼並,賦稅不均!今朕推行新政,正是為解民倒懸。爾等身為朝廷命官、地方賢達,不思為國分憂,反倒百般阻撓,是何道理?"
    殿內鴉雀無聲。崇禎環視眾人,語氣稍緩:
    "當然,朕也知道新政推行不易。故決定在上海設立海關,重啟海外貿易。凡守法商人,皆可參與,利潤豐厚。所有欠稅或者對抗新政者,一律取消海貿的資格!"
    這一打一拉,讓士紳們麵麵相覷。
    反對聲漸漸平息,但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複雜的情緒。
    接見結束後,崇禎回到後宮,長舒一口氣。
    周皇後為他遞上熱茶:
    "陛下今日恩威並施,想必能收到奇效。"
    崇禎搖頭苦笑:
    "表麵妥協罷了。閻應元。"
    "臣在。"
    "派人盯緊王良飛、徐弘基等人。朕料想他們不會善罷甘休。"
    "臣已安排妥當。另據密報,蘇州織造太監李實與徐弘基過從甚密,恐有勾連。"
    崇禎冷笑:
    "果然如此。過幾日朕要去視察蘇州織造,正好會會這位李公公。"
    崇禎皇帝在南京的舉措,不僅在朝堂上引起了震動,也迅速傳遍了江南各地。
    喜歡愛情江山朕都要請大家收藏:()愛情江山朕都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