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整頓德州官場
字數:6356 加入書籤
在成功處理了與漕運相關的事宜之後,皇帝的龍舟緩緩地開始了向著京城北京的旅程。
經過十日的航行,在傍晚時分,龍舟終於抵達了山東的德州。
禦舟“安濟號”在德州碼頭緩緩地停靠了下來。
在暮色的籠罩下,崇禎皇帝站在船首,目光投向岸邊那些燈火稀疏的糧倉,眉頭微微地皺了起來。
“陛下,德州知府孫茂才已經帶領著一眾官員在碼頭等候迎接您的到來。”
方正華躬身向崇禎稟報。
崇禎聽後冷笑一聲:
“不急。閻應元,你帶幾個兄弟,換上便裝先去城裏轉轉。”
“臣遵旨。”
閻應元領命而去,他的黑色飛魚服很快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秋日的德州城,夕陽將運河染成金色。
崇禎帝身著靛青棉布直裰,佩戴著一枚普通玉佩,在東方不敗的陪伴下,悄然融入了辛勤工作的漕工行列之中。
"龍少爺,需留意足下安全。"東方不敗低聲提示,同時以警惕的目光環顧四周。
作為禦前侍衛統領的東方不敗,今日以隨從身份出現,其粗布衣衫下隱藏著軟甲,右手始終緊握短刀,準備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在糧市的拐角處,傳來一陣爭執聲。
幾名衙役正在逼迫一位老農,嚴厲質問道:
"今年的"漕貼銀"還想拖欠嗎?"
"官差大人,請聽我陳述,"老農跪地叩頭,
"今年我的田地遭遇了蝗災......"
"少囉嗦!"衙役憤怒地一腳踢翻老農身邊的米袋,白花花的糧食散落一地,
"這難道不是糧食嗎?"
崇禎帝眯起雙眼,注意到米袋上赫然印有"常平倉"三個鮮紅大字。
方正化心領神會,上前假意攙扶老農:
"老先生,這些糧食......"
"真是令人痛心!"老農淚流滿麵,
"這是小民用祖傳玉佩換來的救命糧食,每石需三兩銀子......"
崇禎帝聽後心中一震。
常平倉的平糶糧定價應該是每石一兩二錢。
他俯身拾起幾粒米,突然冷笑——
這顯然是官倉的陳糧,摻雜了碎石子以次充好。
行至城隍廟前,一個衣衫破舊的孩童拉住了崇禎帝的衣角:
"老爺,求您行行好,賜幾個炊餅吧。"
孩童的手臂瘦弱如枯枝,手腕上卻佩戴著一隻精致的銀鐲。
"這鐲子......"
"俺娘說不能賣,"
孩子眨著大眼睛,
"是留著給爹交"班頭錢"的。"
方正化聞言臉色驟變。
所謂"班頭錢",是漕幫私設的苛捐。
崇禎從袖中摸出幾枚銀元,卻見孩子突然驚恐地跑開——
原來是稅吏提著鐵尺走來。
"看什麽看?"
稅吏惡狠狠地瞪著崇禎,
"外地來的?記得去衙門交"落腳稅"!"
暮色漸濃,崇禎站在運河邊,望著往來如梭的漕船。
一艘官船正往下卸貨,麻袋上"賑災"二字在火光中格外刺目。
突然麻袋破裂,雪白的官米傾瀉入漕船底艙,與黑黢黢的私鹽混作一處。
"東方不敗,"
崇禎聲音冷得像冰,
"記下那艘船的旗號。"
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德州城的夜市才剛剛開始。
青樓酒肆燈火通明,隱約可聞絲竹管弦之音。
一個醉醺醺的糧商撞到崇禎肩上,袖中掉出一張紙條。
崇禎拾起一看,竟是張"漕糧兌票",上麵赫然蓋著德州府的大印。
"爺,該回去了。"
東方不敗低聲提醒。
崇禎將紙條攥在手心,最後看了眼運河上如血的晚霞。
糧船、官印、饑民、銀鐲......這些碎片在他腦中漸漸拚成一幅完整的貪腐圖景。
回程路過一間藥鋪,隱約聽見裏麵有人哀求:
"......再寬限幾日,等賣了閨女,一定還上老爺的藥錢......"
崇禎的腳步頓了頓。藥鋪門楣上,"積善堂"三個鎏金大字在暮色中閃著詭異的光。
在德州城西的“豐裕倉”外,閻應元化裝成一個糧商,與守倉的老吏攀談起來。
“老丈,今年的新糧收成如何?是否充足?”
老吏左右張望,壓低聲音回答:
“客官若要買糧,須得先交‘看樣銀’五兩。”
“這是何道理?”
“這是知府大人的規矩。”
老吏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實不相瞞,倉中糧食十之三四都已黴變,但賬麵上......”
正說著,遠處傳來了馬蹄聲。
一隊衙役押著幾個衣衫襤褸的農民走來,為首的班頭厲聲喝道:
“抗稅刁民,統統收監!”
閻應元眼中寒光一閃,將這一幕牢牢地記在了心裏。
到了次日清晨,崇禎皇帝突然駕臨德州府衙。
“孫茂才,帶朕去看看常平倉。”
知府孫茂才額頭冒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連日舟車勞頓,不如先......”
“朕沒有那麽嬌氣,你前麵帶路!”
崇禎語氣平淡。
在常平倉內,堆放的麻袋看似整齊劃一。
崇禎隨手扯開一袋,發現發黴的穀物混雜著砂石簌簌落下。
“好一個‘常平倉’!”
崇禎怒極反笑,
“來人,把所有糧袋都打開!”
隨著檢查的深入,更多問題逐漸暴露:
賬冊上記載著存糧十萬石,而實際上不足六萬;量器底部暗藏夾層;倉牆新刷的石灰下,是蟲蛀的痕跡......
在府衙的大堂上,孫茂才還在試圖狡辯:
“陛下明鑒,近日陰雨連綿......”
“住口!”
崇禎拍案而起,
“閻應元,把昨晚的見聞說來!”
閻應元上前,將“看樣銀”、抓壯丁等事一一道來。
這時,國安部探員押著一個瑟瑟發抖的賬房先生進來。
“陛下,此人招供,孫茂才指使他做假賬,每石克扣銀二錢,三年共貪墨六萬八千兩。”
崇禎冷冷地看著孫茂才:
“你還有何話說?”
孫茂才癱軟在地:
“臣......臣......”
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龐大的貪腐網絡逐漸浮出水麵:
倉大使周德安:以黴充好,克扣軍糧
稅課司大使趙德全:私設“落地稅”“過路錢”
漕運千戶王彪:虛報漕船損耗,中飽私囊
更令人震驚的是,在孫茂才書房的暗格中,發現了與朝中多位大臣往來的密信。
三日後,德州城外人頭攢動。
崇禎親臨法場,宣布判決:
孫茂才:淩遲處死,家產充公
周德安等七人:斬立決
涉案吏員二十八人:流放遼東
臨刑前,孫茂才突然大喊:“陛下!朝中官員也......”
“堵上他的嘴!”
崇禎厲喝,
“朕自有分寸。”
肅貪之後,崇禎立即推行新政:
1. 開倉放糧,賑濟貧民
2. 廢除苛捐雜稅二十七項
3. 設立“禦使巡漕”,直接向皇帝負責
4. 重建常平倉,改用“雙鎖製”管理
離城那日,數萬百姓跪送禦駕。
一位白發老翁高舉“明鏡高懸”的匾額,老淚縱橫。
龍舟上,崇禎望著漸遠的德州城牆,對閻應元說:
“名單上那些人,給朕盯緊了。”
“陛下是說......”
“孫茂才沒說完的名字。”
崇禎冷笑,
“這潭水,比朕想的還要深。”
運河水流湍急,禦舟向著北京方向駛去。
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喜歡愛情江山朕都要請大家收藏:()愛情江山朕都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