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第3章培養骨幹
字數:2105 加入書籤
乾隆四十五年臘月廿三,國子監算學館的銅漏剛滴完最後一格。李煌攥著被汗水浸透的《孫子算經》,指腹摩挲著"雞兔同籠"題下的朱砂批——他在算盤上排出的"抬腳法"比《九章算術》注疏快三成:上珠撥下代表兔足,下珠橫列象征雞頭,當紫檀算盤框上的赤珠沿檔滑落時,恰合"半其足,以頭除足"的古訓。
"李生留步。"太傅朱珪的雲紋靴停在青磚上,白眉下的目光掃過草紙背麵的炭筆網格——那是李煌偷學欽天監星圖時,用算盤珠間距模擬的坐標雛形。老人突然抽走草紙對光細看,發現網格交點處的朱砂點,竟與算盤"五升十進"的檔位暗合。
潛邸暖閣裏,永琰正打著鎏金算盤。三百顆象牙算珠在檀木框架滾成一團,突然停在"兔頭三,雞頭五"的檔位:上珠兩顆代表兔,下珠五顆代表雞,赤珠十二枚列於足位。朱珪領著李煌進門時,正見皇子用拇指勾動下珠:"此《孫子》卷下第三十一問,李生可會?"
"回殿下。"李煌盯著案頭玉算盤,發現算珠按"赤黃青白"分色——赤色主糧價,黃色記人口,青白算田畝。他屈指輕撥,上珠下珠在"兔三雞五"位壘成塔:"兔頭三則足十二,雞頭五則足十,半其足得十一,以頭八除足十一..."算盤珠沿橫梁起落,最終在"兔三雞五"位停穩,與永琰案頭的算珠陣列嚴絲合縫。
永琰突然將算盤倒扣,算珠聲在案麵炸開。"若頭百,足三百廿,幾何?"少年皇子的瞳孔在燭火下泛著冷光,袖中滑落的紫檀算盤露出"二元一次"刻痕——那是他昨夜用算珠壓印的現代術語。
李煌的心跳如鼓。他抓起一把青珠代表兔,白珠代表雞,在算盤上排出左右兩檔:左檔頭百,右檔足三百廿。拇指食指翻飛間,上珠下珠如星落雨驟:"上置頭百,下置足三百廿,半其足得一百六十,以頭百除足,得兔六十,雞四十。"算盤最後一聲脆響,右檔上珠恰在"兔六十"位歸零。
"好個"以頭除足"!"永琰擊掌而起,算珠在他掌心排成矩陣,"此非《孫子》舊法,李生從何學來?"
李煌跪地叩首,額頭觸到冰涼的青磚:"學生...觀星圖經緯,見天球坐標橫縱相交,忽悟以算盤檔位分置數理。"他不敢承認,自己是見欽天監用算盤核計星象軌跡,才琢磨出"檔位即坐標軸"的法子。
永琰的指尖劃過草紙上的炭筆網格,忽然從算袋裏掏出枚紫檀籌。籌身刻著"均值"二字,卻用算盤檔位符號寫成:"李生可知,直隸八府糧價需算"均價"?"
"均...均價?"李煌抬頭,撞見皇子眼中一閃而逝的異光。那目光不像皇家子弟,倒像琉璃廠老掌櫃在看失傳的算盤譜。
"正是。"永琰將紫檀籌拍在案上,算珠自動聚成八堆:"保定一兩四,真定一兩六,順天一兩八..."他屈指輕撥,八堆算珠在算盤上連成弧線,最終在"一兩五錢"位聚成塔,"八府均價若何?"
李煌深吸口氣,拇指壓下上珠,食指推起下珠。算盤珠沿檔滑動時發出清響,最終在"一兩五錢二分"位停穩,青珠壘成的塔尖恰好抵住橫梁。
永琰突然解下腰間算袋拋給少年。袋口滾出的象牙籌邊緣磨損,刻痕古舊,上以《九章》“衰分”術語題“均平離差”四字。李煌瞥見時心尖一顫——那字形竟暗合算盤“上二下五”的形製!
"從今日起,"永琰的聲音沉如寒玉,"你隨朱師傅來潛邸時,可為本王演算《九章》田賦例題。"他轉身時,玄色常服袖口露出滑落半頁朱珪手批的《均輸章》殘稿,稿邊蠅頭小楷寫著“理數相參”的師訓。
銅漏滴答聲裏,李煌攥著燙金算袋走出暖閣。臘月寒風卷起衣擺,卻吹不散掌心的餘溫——算袋裏除了象牙籌,還有枚刻著"數據染色法"的紫檀牌,牌麵用算盤檔位刻著"赤高黃中青白低"的糧價分級。他不知道,這個雪夜攥住的,不僅是皇子的信任,更是一架算盤丈量王朝的開端。
遠處更夫敲過三更,潛邸琉璃瓦覆著薄雪。永琰立在窗前,看著李煌的背影消失在風雪中,忽然摸出袖中殘卷——那是後世《統計學原理》的扉頁。當他在算袋裏埋下刻著"方差"的算珠時,算盤檔上的赤珠正與夜空中的星象共振,一顆算理的種子在紫禁城的算盤聲中悄然破土。
喜歡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家收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