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第9章誕皇三女

字數:1461   加入書籤

A+A-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寅時,嘉親王府東暖閣的銅漏滴在冰鑒上,碎成六瓣水花。劉佳氏攥著錦被的指節泛白,產婆們穿梭時帶起的風掠過廊下冰棱,將簷角懸掛的《梅氏籌算》木牌撞得簌簌作響——木牌背麵暗刻著朱珪密信的火漆印,此刻正映著產房燭火,在窗紙上投下交錯如窗欞的算籌陰影。
    永琰並未守在產房外。西跨院抱廈的冰窖夾牆間,他正用狼毫在桑皮紙上畫著「方錐垛積圖」,筆尖懸在圓明園工程處的黃冊上方:「聖祖命梅文鼎重修《律曆淵源》時,特將『量石法』編入《數理精蘊》,正是要讓我等明白——」他忽然按住案頭文淵閣修繕的谘文,「李煌,你這月借調圓明園協查物料,可知『方錐自乘垛』與石舫基座的關聯?」
    少年袖口露出半幅朱珪手劄,青布棉袍下藏著圓明園管理處的火票文書。他叩響腕間竹製算籌筒——筒底暗格藏著朱珪密諭「以算為器,勿涉匠銀」——隨即將算籌按「商功術」排列:「回爺的話,若按《少廣拾遺》推演,石舫基座若用方錐垛分層計算,每層遞加基數恰合『開方作法本源圖』。」話音未落,窗外嬰兒啼哭驟起,接生嬤嬤的喜報穿透雪幕:「恭喜爺!格格誕下公主!」
    永琰的筆鋒在紙上洇開墨團,恰似去年朱珪信裏「湖石損耗如星布」的朱砂批注。他想起三日前劉佳氏撫著腹部時,腕間金鑲玉算盤鐲磕在紫檀案上的脆響:「爺教臣妾算算公主份例?」當時他正用朱珪送來的徽州墨校勘《石作算例》,頭也不抬地指向簷下冰棱:「去看那冰柱如何結出『冰裂紋』的紋樣。」此刻嬰兒啼聲裏,他分明聽見算籌筒機關彈開的輕響——李煌已將九枚算珠按「九獅基座圖」排妥。
    「爺該去東暖閣了。」李煌將桑皮紙卷成紙撚插入炭盆,火苗僅騰起星點餘光。永琰卻抓起《數理精蘊》翻至「商功卷」:「圓明園送來的『石舫基座清冊』每頁鈐著工程處印,你且用沙盤算出『每丈基石二十方』的虛耗數。」他起身時袍角掃落《梅氏叢書輯要》,扉頁乾隆禦筆「算學乃治世之基」下,朱珪前日密書的「婦人習算亂閨訓,然築石持籌可省料」墨跡尚未幹透。
    東暖閣內,劉佳氏指尖觸到枕邊硬物——是喜塔臘氏遣人送來的《列女傳》,書縫夾著內務府份例文書:「公主月例二十兩,另加算學教具銀五錢。」她望著錦被上金線繡的「璿璣圖」,忽然想起三日前永琰教她辨認的算籌紋路——那些被稱作「閨閣智巧」的圖案,原來每道弧線都對應著石舫基座的砌縫角度。
    西跨院炭盆爆起微火星,照亮沙盤上圓明園石舫的剖麵圖。永琰握著李煌的手,用炭筆在冰殼上劃出曲線:「朱大人說『勾股術可破湖石賬』,你且看這『方錐垛』如何對應第三層基座。」少年指尖在冰上劃出裂痕,突然叩響算籌筒第三枚珠子:「若按朱大人密示的『方錐還原法』,這石舫基座的湖石虛耗恐超三百方——」話音未落,簷角冰棱突然斷裂,砸在抱廈銅鈴上發出刺耳銳響。永琰猛地捂住李煌的嘴,隨即取過茶盞遞去:「嚐嚐新貢的蒙頂雪芽。」沙盤邊緣九枚算珠轟然倒塌,在雪地上砸出的痕跡,恰與朱珪密信中「九獅基座暗記」的圖譜完全重合。
    喜歡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家收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