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第11章托古校勘

字數:1289   加入書籤

A+A-


    乾隆四十七年春分次日,清晨的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欞,輕柔地灑落在西跨院的書房之中。永琰身著一襲素色長袍,正襟危坐在桌案前,專注地校勘著《梅氏籌算》的刻本。周圍的一切都靜謐無聲,唯有偶爾傳來的幾聲鳥鳴,更增添了幾分寧靜的氛圍。
    永琰修長的手指輕輕翻動著書頁,眼神中透露出對知識的執著與嚴謹。當他翻至“商功卷”,目光落在石舫基座圖上時,敏銳的他瞬間察覺到了異樣。“方錐”竟誤刻為“圓錐”,他微微皺眉,拿起墨筆,在錯誤處仔細地圈改。就在筆尖觸碰到紙張的那一刻,他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憂慮,腦海中忽然浮現出未來《四庫全書》館臣篡改算學典籍的慣例。這一聯想,讓他更加意識到嚴謹治學、守護知識純粹性的重要性。
    片刻思索後,永琰放下手中的墨筆,轉頭對一旁侍奉的李煌說道:“李煌,去把圓明園‘活畫舫’的修繕圖取來。”李煌恭敬地應了一聲“是”,便匆匆離去。不多時,李煌抱著厚重的修繕圖返回書房。永琰接過圖,緩緩展開,攤放在桌案上。他神情專注,從一旁取來算籌,依照修繕圖上的描繪,認真地擺出基座的截麵。
    永琰指著圖上的九獅抱鼓石,語氣沉穩而嚴肅地對李煌說道:“你看這九獅抱鼓石,若是按照刻本上錯誤的‘圓錐’來計算,將會虛耗湖石三百方。這其中必有蹊蹺,想必是匠人勾結書吏,故意篡改圖紙以謀取私利。”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憤怒與無奈,深知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國家的利益,更可能影響到工程的質量與安全。
    就在永琰分析之時,東暖閣方向隱隱傳來劉佳氏的咳嗽聲。這聲音打破了書房的寧靜,也讓永琰的思緒暫時被打斷。他微微轉頭,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關切。
    此時的劉佳氏,正端坐在東暖閣的繡架前。她身著一件淡粉色的衣衫,神色專注地按照永琰教給她的“算珠計數繡法”,將五穀消耗量巧妙地繡入“璿璣圖”的紋樣之中。每一粒精心挑選的珊瑚珠,都被她小心翼翼地繡在恰當的位置,而每一粒珊瑚珠,都對應著倉米五鬥。這看似簡單的繡活,背後卻蘊含著對民生的細致考量。劉佳氏每繡下一粒珊瑚珠,心中便默默想著百姓們的溫飽問題,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讓永琰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民生的需求。
    永琰聽著那隱隱約約的咳嗽聲,心中明白劉佳氏為了幫自己分擔這份對民生的憂慮,不辭辛勞。他深知,無論是自己校勘典籍、洞察工程弊端,還是劉佳氏以繡法記錄民生數據,都是為了能更好地為百姓謀福祉。在這春分次日的潛邸之中,他們雖身處不同的空間,卻因著對天下蒼生的關懷,心意緊緊相連,共同為國家的未來、百姓的生活,默默努力著,思索著……
    喜歡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家收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